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煤的热解研究 Ⅳ.官能团热解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煤的热解视为煤中官能团的断裂反应,从而建立FG官能团热解模型。模型认为:热解生成物焦油和甲烷中脂纺-CH裂解生成,而CO2、CO和H2O由煤中相对应官能团裂解生成,反应的活化能呈Gaussian分布。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热解生物与煤中官能团的相应关系,完整地描述了煤的热解生成物生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将煤的热解视为煤中官能团的断裂反应,从而建立FG官能团热解模型。模型认为热解生成物焦油和甲烷由煤中脂肪-CH裂解生成,而CO2、CO和H  相似文献   

3.
适用于裂解制造乙烯的气体动力学加热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乙烷裂解制造乙烯的非平均过程进行了分析,为了获得高的乙烯产率,需准确控制裂解停留时间并提高裂解反应温度,探讨了目前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管式裂解炉的特性及局限,这种管式裂解炉的性能虽已接近完善,但仍不能满足裂解工艺需求,对几种利用激波控制加热方式生产乙烯的发明及其不足进行了评述,提出新颖的反向超声速射流混合加热方法,该方法能满足裂解制造乙烯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煤结构的不均匀性及煤液化中包含大量串联和并联反应的事实,提出了一模拟煤液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把液化过程处理为两组不可逆反应的串联(即煤裂解生成沥青烯和前沥青烯;沥青烯和前沥青烯生成油),其中每组都包含一系列不同组分的平行反应,从理论上可认为这些反应的活化能服从高斯分布。这一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同一煤中各组分液化难易程度的不同,也合理地解释了煤液化中表现反应活化能随转化率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由此得到的理论值不仅和实验数据一致,也和文献值较好符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发生在内部过程的理论分析,讨论了煤在非平衡等离子体内热解制乙炔的机理,提出了这种复杂的多相反应不象一般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反应主要由活性粒子参与,而是通过等离子体中粒子的平动能将煤粒加热,使煤的挥发释放,挥发分进一步与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发生作用,最后裂解形成乙炔。活性粒子直接与煤粒作用难以发生煤的直接裂解。  相似文献   

6.
基于煤与木屑以及高分子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结构的不均匀性及煤与木屑中包含大量的顺序和平行反应的事实,提出一个模拟煤与木屑共液化的反应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认为煤与木屑共液化经历了以下过程;煤与木屑裂解生成沥青烯、前沥青烯和小分子的气态产物;沥青烯与前沥青烯进一步转化生成油,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59.8KJ/mol、43.7KJ/mol和84.0KJ/mol。其中,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煤与木屑以及沥青烯与前沥青烯均分为两部分;即可反应部分和不可反应部分,由此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能够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7.
残渣油热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恒温盐浴法测定了辽河和管输减压渣油热裂解反应的转化性能,用简单的热裂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并求取了该模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热裂解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很好吻合。  相似文献   

8.
针对不同的热载体C,Al2O3以及上述载体添加催化活性组份Ni时在微波加热与普通电炉加热的条件下对焦油模型化合物甲苯进行裂解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加热方式、催化活性组份与不同热载体对甲苯裂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加热与普通加热相比,对甲苯的裂解无明显影响,但对积C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甲苯的进料浓度为4.86~5.80 g/Nm3,空时为0.124~0.125 s,对不同床料微波加热时裂解率为26.24%~55%,而对于普通加热时,在650℃下,与微波相同的床料下普通加热的裂解率为66.02%~100%;催化活性中心体Ni对其载体有明显催化选择性;甲苯在裂解的同时,有少部分甲苯向芳香族程度增加方向进行了转化。  相似文献   

9.
在一般溶剂抽提试验基础上,,用石油裂解副产品-O型溶剂在温和条件下对兖州烟煤进行了详细的抽提试验研究,对影响提产率的温度、时间和煤比,对添加剂、抽提预处理煤的溶剂和抽提煤的二次抽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用石油裂解副产品是一种高效煤溶剂抽提物质;(2)适宜抽提条件为:150℃,抽提时间1h,溶煤比为2:1;(3)添加适量的盐酸和硝酸可提高溶剂抽提率;(4)用稀酸硝酸预处理煤可大大提高煤的抽提率;(5)二次抽提可提高煤的总抽提率。本研究对于煤液化和纯煤制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钾催化气化煤的等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KCl作为催化剂,CO2作为气化剂,对3种不同的煤进行了等温常压催化气化动力学研究,发现KCl对这几种煤的气化有着明显的催化作用。根据反应动力学结果,认为此催化气化反应过程本身为一级反应,但受到催化剂的影响,在反应后期会表现为按二级反应进行。针对该情况引入一个描述催化剂影响因素的参数——催化因子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最大误差不超过5.4%。  相似文献   

11.
为了找出低着色力氧化锑最佳的工业生产工艺条件,对氧化锑工业生产中反应温度、抽风负压及结晶器等控制因素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晶器口径尺寸大小对低着色力氧化锑平均粒度的影响最大,抽风负压影响次之。低着色力氧化锑生产工艺条件要求结晶器口径Φ1 000 mm,高度6 000 mm,抽风负压400 Pa,反应温度1 100~1 150℃为佳。  相似文献   

12.
论述美拉德反应的机理以及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 :氨基酸、还原糖和反应条件 (如时间、温度、压力等 ) ,通过控制上述因素 ,生成不同的肉味香精 .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固体超强酸(SO42-/TiO2)、杂多酸(H3PW12O40)、阳离子交换树脂(D001cc)、HZSM-5沸石等为催化剂,合成出了二丙烯酸乙二醇酯(EGDA)。比较了这4种催化剂在丙烯酸与乙二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催化剂用量、重复使用次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该酯化反应结果的影响。对4种催化剂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对比分析,并得出了较适宜于该酯化反应的温度、压力等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氯苯甲醛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对氯甲苯制备对氯苯甲醛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氧化剂、物料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及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影响。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污染小、成本低,是一种很有工业化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To find the influence of rotor clearance on internal mixer's capacity,3D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models were built and pressure field,viscosity field,velocity field,and temperature field were simulated.In addition,the experiment was also conducted on the X(S)M-1.7L laboratory mixer.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rotor clearance brings some effect on internal mixer's capacity such as the pressure,temperature,viscosity,velocity,and shear stress,etc.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rotor clearance affected ...  相似文献   

16.
To find the influence of rotor clearance on internal mixer's capacity,3D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models were built and pressure field,viscosity field,velocity field,and temperature field were simulated.In addition,the experiment was also conducted on the X(S)M-1.7L laboratory mixer.The simulation shows that rotor clearance brings some effect on internal mixer's capacity such as the pressure,temperature,viscosity,velocity,and shear stress,etc.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rotor clearance affected the maximum power,consumption of unit energy,production capability,mixing time,and dumping temperature and so on.  相似文献   

17.
异氰酸酯与醇、水反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氰酸酯分别与醇和水的反应是异氰酸酯对木材胶接固化反应的核心基础反应。详细研究了室温下醇浓度、异氰酸酯基浓度、摩尔比、酸碱、溶剂等对异氰酸酯分别与醇和水的反应规律的影响;提出了异氰酸酯与醇反应的醇缔合作用机理;实验证明室温下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可以使用准二级方程描述。  相似文献   

18.
以三己内酰胺基磷(TCP)为扩链剂,在减压条件下,对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进行熔融扩链。研究了扩链温度、扩链剂用量、预聚体的结构和制备方法等对扩链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A/TCP的摩尔比为3,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h时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经扩链反应后,预聚体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由5459增加到9627,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由11730增加到72255。由此可获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脂肪族聚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以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基础材料制备一次性卫生用品用中低温热熔压敏胶的方法,讨论了其它原材料如增粘剂、软化剂、抗氧剂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空气中的氧对热熔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以SIS热塑性弹性体为主体材料,以松香酯和石油树脂为增粘剂,以高压加氢环烷基橡胶油为软化剂,使用复合抗氧剂提高制品的耐热性能,通过将线性SIS和星型SIS复配的方法,提高中低温热熔压敏胶的综合性能,制备了适合在一次性卫生用品上使用的中低温热熔压敏胶。  相似文献   

20.
研究硫酸-甲苯法制备聚合松香过程中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气体环境等因素对松香聚合过程中反应体系色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松香聚合过程中,引起副反应(氧化反应)的主要来源是催化剂浓硫酸,其很强的氧化性促进氧化反应,使聚合松香产品色泽加深,并且随着浓硫酸的浓度增大,反应时间加长和反应温度升高,松香聚合过程中反应体系的颜色变得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