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简易程序是一种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较简便易行的审判程序,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没有设立简易程序,行政诉讼法施行后的近二十年间,行政诉讼制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当初排斥适用行政简易程序的客观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非常必要。本文从立法和司法实践等六个方面对设置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可行性进行了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的审理对象决定了行政诉讼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即使适用简易程序,其运行的结果也并非一定有效率。另外,从长远来看,经过“穷尽行政救济原则”的过滤也没有必要适用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设置和适用,能有效协调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平衡,符合中国行政诉讼的实践,其功能和价值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立法和实践所证实,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即决判决是英美法系国家民事与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主要的功能是在审理前过滤无争议案件,加快诉讼进程,节约当事人时间、费用以及国家司法资源。我国行政诉讼也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即决判决制度,以加快诉讼进程,节约当事人时间、费用以及国家司法资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0个行政诉讼案例的实证分析,可以观察到我国行政诉讼对优势证据规则适用的大致状况。在行政诉讼中,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主要应适用在适用简易程序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行政裁决案件、行政机关采取临时保全措施的案件以及行政机关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强制措施的案件。  相似文献   

6.
《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必须以严谨的程序设计为依托,任何一项民事程序都有其运行规则和内在逻辑。由于民事法律事实的变化,可能会出现民事程序转换的情形。具体包括审判程序中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之间的转换以及非讼程序转换为诉讼程序两大类,而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之间的转化具体分为普通程序转化为简易程序和简易程序转化为普通程序两种,简易程序中的小额程序转化为一般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也是一种民事程序转化的形式。而在每一项程序制度设计的背后,其可行性、可操作性都是司法实践中无法避免的问题,程序之间如何转换,转换的空间和可能到底有多少,这些都是学界和实务界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刑事简易程序的增设,是新的刑事诉讼法的一大贡献。广泛地适用简易程序,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简易程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需要适当扩大其适用范围,从而有效地提高诉讼效率,充分体现其设立的经济意义,完善简易程序具有现实必要性。而各地法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已取得相当的成效,显示出改革简易程序的可行性。通过立法,适当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并赋予刑事被告人以程序选择权,完善相应制衡措施,简易程序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处分权是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享有的一种利益和自由,是启动诉讼、推进诉讼、放弃诉讼、获得公正裁判等权利的抽象概括。它以诉之利益、程序主体性、行政诉权、接近正义等理论为其正当性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权立法,行政诉讼法应当确立处分原则,构建当事人处分权保护之法律机制,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法院审判行为与当事人诉讼行为的良性运行模式。构建当事人处分权保护之法律机制,应当是修订、完善行政诉讼法的一种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魏琨 《晋中学院学报》2013,(1):53-56,85
刑事简易程序是相对普通程序而言的,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快速处理刑事案件,提高审判效率的特别程序都可以称为刑事简易程序;而从狭义上分析,只有基层人民法院在审判刑事案件时所采用的简化处理的第一审程序才算真正的刑事简易程序。新《刑诉法》对刑事简易程序作出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对刑事简易程序进行规范经济分析即对其进行定性研究,明确其在宏观上如何达成公正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刑事简易程序的增设,是新的刑事诉讼法的一大贡献。广泛地适用简易程序,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简易程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需要适当扩大其适用范围,从而有效地提高诉讼效率,充分体现其设立的经济意义,完善简易程序具有现实必要性。而各地法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已取得相当的成效,显示出改革简易程序的可行性,通过立法,适当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并赋予刑事被告人以程序选择权,完善相应制衡措施,简易程序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对审前准备程序及其程序价值进行分析厘定,认为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立法容易导致法官预断,职权色彩过重,缺乏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未赋予审前准备活动程序上的效力。指出目前对于审前准备程序的规定存在四方面问题:对证据交换内容的规定过于原则化;当事人收集证据的保障措施不完善;审前准备程序适用范围过窄;缺乏对答辩失权的规定。提出我国构建审前准备程序应遵循的原则及措施,通过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设置答辩失权制度、完善现有证据制度、建立准备法官制度、完善调解及和解制度等途径,健全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  相似文献   

12.
社会法制化的进程离不开对程序的完善,但是我们又是一个有着重实体、轻程序理念的国家。在我们对司法程序进行完善的过程中不应当忽略对诉讼监督工作程序的完善,而对诉讼监督工作的程序进行考核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程序性评价的理念对监督工作进行梳理和完善,可以推进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模式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和新形势对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的新要求与新挑战。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自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学说产生至今一直存在一定的争论。新诉讼法律关系理论借用法律状态说提出的"诉讼负担"概念,与"诉讼义务"概念相区别。以此为基础,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理论来认识诉讼现象,运用诉讼义务、诉讼负担等概念来解读整个民事诉讼甚至相关的民事诉讼法理论和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将死刑核准权收归了最高人民法院,并颁布了相关司法解释对死刑复核程序的运行进行规范但是,现行的死刑复核程序在性质上还具有浓厚的行政审批色彩,是一种诉讼程序与行政审批程序相结合的综合体。根据正当法律程序,我国应对控、辩、审三方主体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合理调整,把死刑复核程序改造成为诉讼化程序。  相似文献   

15.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问题是我国刑法确立了单位犯罪主体之后所产生的一个程序问题。但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 ,这一问题的研究就是要解决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单位犯罪诉讼程序上与刑法的失衡问题。就单位犯罪诉讼程序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单位犯罪诉讼程序所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纲式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了累计记分制度,提出了交警扣分行为的性质问题。扣分行为是中间行政行为抑或行政处罚行为?文章经分析后认为,扣分并不产生直接法律后果,从行为的过程性来看,扣分行为应当是一种程序行政行为。因此也决定了司法实践中对扣分行为的起诉时机需要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17.
占有是主体对物控制支配的事实,并非民事权利。占有诉讼是作为占有核心法律效果的占有保护请求权行使的诉讼表现,其重于事实秩序维护,要求迅速进行并与本权诉讼不竞合。占有诉讼的提起不能按照实体条件要求,搞先审后立。在实体法完善占有制度的同时,占有诉讼也需要进行程序规范。借助解释论将占有案件纳入简易程序审理可作为权宜之计,诉讼法完善时应将占有保护案件明确列为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类型。长远看,可考虑将占有诉讼程序问题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相对独立的制度,以体现占有保护这类事实争议与普通权利争议处理上的不同,丰富民事诉讼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任何程序技术、活动规则和法律制度都是在一定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创制的,证据保全也不例外。一般认为,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是司法程序最主要的两个价值目标。因此,证据保全也必须有利于诉讼公正和效率价值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家事诉讼是包括人事诉讼程序在内的,隶属于家事裁判制度的一种构建于家庭成员身份关系基础之上的诉讼程序。家事案件所具有的公益性及当事人之间的家庭亲情等特性,决定了家事诉讼目的不只是为了家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是希望通过单独的家事诉讼程序来达到妥善解决家庭纠纷、确保家庭和睦的目标;决定了国家检察机关也应参与家事诉讼程序;决定了家事诉讼应采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对此诉讼模式的采用不仅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利于法官能够较为适宜地控制家事诉讼的进程,且更能确保家事诉讼对实体公正价值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具有对物诉讼、不以被追诉人在案和定罪判决为前提、书面审理和开庭审理相结合等特点。该程序的创设在诉讼理念、诉讼程序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但是,我国还应当扩大该程序的适用范围,明确没收的对象范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明确相应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