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绿豆品种苗期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两个不同绿豆品种在不同的水分胁迫条件下对其苗期进行抗旱性进行分析〔1〕.结果表明 :不同绿豆品种的电解质外渗率、伤害率、株高下降率、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有显著差异 .大明绿的抗旱性显著优于鹦歌绿的抗旱性 ,通过试验还发现 ,用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来分析绿豆幼苗的抗旱性有一定的可行性〔2〕. 相似文献
2.
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叶面积,根重,保水力,水势等10项农艺性状指标和生理化指标对6个玉米品种苗斯抗旱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用模糊隶属法对其抗旱性做了综合评价,以平均抗旱隶属值对品种抗旱性强弱进行了排序,鉴定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3.
RE包衣剂对玉米生长及苗期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成膜剂携带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酶活性物质包衣玉米种子,干后播种,结果表明适当深度的RE包衣处理提高玉米苗叶绿素含量,抑制地上生长,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经士旱处理,玉米苗保护酶(SOD、CAT)活性上升,而P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下降,Pro含量上升,RE包衣处理表现了壮苗、抗旱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树杂交无性系品种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V技术,以P-V曲线水分参数为基础,对8个杨树杂交无性系品种的抗早性进行了排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无性系品种的抗早性均大于对照品种。8个新品种及对照品种可以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为4号、7号、2号、8号、5号和6号,抗旱性强。第二类群为1号和3号。抗旱性较弱;对照品种为第三类群,抗旱性明显较弱。结合其它性状,很有希望从第一类群中选择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杨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6.
席云亮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1):168-170
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干旱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系电导率的变化以及酶活性的鉴定,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对于不同大豆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外渗电解质数量是不同的。不同品系抗旱性是有差异的,受旱后,它们体内酶活性的变化和膜伤害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干旱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和品质,是制约甘蔗产业发展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中蔗系列品种具备较好的综合农艺性状和育种应用潜力,但其抗旱性及具体生理响应尚缺乏系统分析。研究以中蔗系列品种(系)中蔗1号(ZZ1)、中蔗2号(ZZ2)、中蔗5号(ZZ5)、中蔗6号(ZZ6)、中蔗9号(ZZ9)、中蔗13号(ZZ13)为对象,以新台糖22(ROC22)为参照材料,对幼苗进行土壤自然干旱处理后,系统分析了生长、根系活力、叶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氧化产物、渗透调节物质、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24项指标的抗旱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加权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联合分析,结果显示:ZZ9、ZZ5抗旱能力最强,ZZ6与ZZ13次之,ZZ2、ZZ1与ROC22抗旱能力相似。关联分析表明,根系活力、生长情况、叶片相对含水量、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与甘蔗苗期抗旱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甘蔗苗期抗旱评价的优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杨玉萍 《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52-55
测试了小麦苗期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测定时期、某些指标适应的作物不同等原因造成不同指标反应的抗旱性结果不同;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荧光强度、过氧化氢(物)酶活性、束缚水含量与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得到的抗旱性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PEG溶液渗透胁迫下春小麦幼苗的NR活性及含氮物质的变化,并对NR活性作为评定春小麦品种抗旱性的指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无胁迫时NR活性一般较低,在胁迫时,酶活下降幅度较小,SI亦较小;抗旱性弱的品种具有相反的特征。说明春小麦幼苗NR活性与品种的抗旱性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干旱和遮雨塑料棚控制灌水量的盆栽试验条件下,测定了10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的产量,以及苗期和生育中期(大喇叭口期)的相对电导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等生理指标.通过与抗旱系数的相关分析得出中期蒸腾速率是综合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最重要的指标,生育中期的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叶片光合速率、气孔阻力是综合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有效指标.提出大喇叭口期是有效鉴定玉米抗旱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为燕麦种质的鉴定以及高寒地区裸燕麦的推广、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理论依据,利用根尖压片法对青引3号莜麦(Avena nuda L.cv.Qingyin No.3)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引3号莜麦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其中包括11对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和10对近中部着丝点区染色体,其核型公式为2n=6x=42=22 m+20 sm(4SAT),其中第14、第16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带有随体。青引3号莜麦染色体的核型属于2B型,这是一种较高级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具有月尺度的径流系列资料和同期的月或年尺度的供需水系列资料,或仅具有水资源规划中不同保证率(如50%、75%、90%、95%或97%等)的供需水资料2种常见的资料条件,给出抗旱能力定量计算的简化方法,并根据抗旱能力水平指数来水频率(保证率)关系曲线确定抗旱能力大小;提供了计算示例,可供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幼苗期夏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封顶现象,为探究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对封顶现象的破除作用,以1年生夏橡播种苗木为研究对象,在夏橡封顶时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IAA.通过对夏橡生长特性、光合特性的测定,运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及沃勒-邓肯对比分析在喷施不同质量浓度IAA后幼苗期夏橡生长特性与叶片光合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喷施IAA提高了夏橡光合特性日变化指标Gs、Tr及Ci,进而提高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低质量浓度IAA处理下幼苗期夏橡Pn下午峰值提前,高质量浓度处理后光合“午休”现象消失;IAA处理对于延缓Pn下降有一定作用,质量浓度为60 mg/L的IAA处理时Pn最大;IAA处理前期主要受气孔限制,后期以非气孔限制为主.得出结论:IAA的喷施会提高夏橡幼苗的Pn,延缓Pn的下降,此外IAA质量浓度为100~120 mg/L时,破除幼苗期夏橡封顶现象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利用Li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分别测定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和心叶椴(T.cordata)2年生苗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等指标的日变化,对两树种光合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月中旬天气晴朗时,两种椴树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双峰曲线,胞间CO2浓度变化呈单谷曲线;两树种的光补偿点分别为36.2 μmol/(m2·s)和22.8 μmol/(m2·s),光饱和点分别为1 384.8 μmol/(m2·s)和1 216.5 μmol/(m2·s),CO2补偿点分别为76.4 μmol/mol和80.9 μmol/mol,CO2饱和点则分别为1 872.5 μmol/mol和1 655 μmol/mol。基于对这两个树种净光合作用的分析,笔者发现南京椴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于心叶椴。 相似文献
18.
植物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植被减少和草地退化等现象。通过微观角度,阐述了形态指标、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其他酶类与抗旱机制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对植物抗旱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酸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研究了水杨酸(SA)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水杨酸能够提高SOD、POD的活性,减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降低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因而提高了幼苗的抗冷能力.水杨酸浓度为2mmol/L是预防黄瓜低温危害的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20.
郭培国 Michael Baum 李荣华 Stefania Grando Andreas Graner Jan Valkoun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5):32-36,F0003
耐旱性是干旱地区稳定和增加大麦产量的一个关键因素。鉴定出与耐旱性相关的功能基因,一方面可了解大麦的耐旱机理,同时还可以促进利用生物技术来改良大麦的耐旱性。在研究中,2个在耐旱性上具有明显差异的大麦品种Tadmor(耐旱)和WI2291(干旱敏感)被选作材料,采用22000个ESTs(基因表达序列标签)的Affymetrix大麦基因芯片Barley1来分析生殖生长期干旱胁迫下2个大麦材料的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2个大麦材料中有77个共调节基因,其中部分基因已被报道过可能与抗旱性相关。这些基因中已有功能注释的基因按其生物学功能被分为14组,猜测它们是干旱胁迫的响应基因,在抗旱性上可能不起重要作用,或者是必需的但单独不足以提高大麦的抗旱性。进一步比较2个材料差异表达的基因,发现二材料之间有372个受干旱调节基因的差异。这些基因中有功能注释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中可分为15组,其中一些已被认为与抗旱性相关;而对那些未知功能的基因,推测可能亦在大麦的抗旱性上扮演一定的角色。研究所得结果可为阐述生殖生长期大麦的耐旱性机理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