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纳米氧化锌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为模型体系,研究了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物的粒度对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反应物粒径的减小,速率常数增大,反应级数增大,表观活化能减小,指前因子减小,并且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物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六维量子含时波包方法研究了OD+CHD_2→O+CHD_3反应在全维势能面上,反应物分子的振转态对反应散射截面的影响.计算表明,对于这个"中心"(略微早期)势垒反应,反应物OD的振动激发态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然而反应物CHD_2的振动激发态阻碍反应的发生.计算同样表明,反应物OD和CHD_2的转动激发对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在同一份总能量下,反应物OD的第一激发态和基态散射截面的比率显示:在大部分的能量下,在翻越能垒的能量有效性上,反应物OD的振动能比平动能更有效.我们同样比较了OD+CHD_2反应和OH+CH_3反应的基态下散射截面的不同,并对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甲醛与斐林试剂反应,其相关条件,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等有关文中对此实验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浓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反应物介电常数对流动态微波酯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反应物介电常数是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并且向介电常数较小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与反应无关的介电常数较大的物质时,能加快其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MNDO方法全参数优化了反应物、产物和反应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对反应途径进行了计算,从理论上论证了反应物和产物间异构化反应的机理,得到了最终产物为顺式产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许多有机反应都存在副反应,在同一反应物可能得到两个以上的平行产物。 BAC 产物 反应物 产物 (低温下)(高温下)滋举几个反应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固定催化剂晶胞结构参数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全参数模拟优化了喹啉分子在具有不同硫原子缺陷的硫钼镍催化剂晶体表面的吸附过程 ,得到了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晶体表面的最稳定吸附态 ,有效地判断了不同晶格催化剂对反应物吸附强弱及对反应物的活化程度。以氢、碳原子间距离为横坐标 ,其对应的能量值为纵坐标 ,建立了氢原子进攻喹啉分子的加氢坐标系及加氢反应模型 ,求出了反应活化能 ,从而判断不同催化剂晶体表面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晶体上硫原子缺陷越多 ,反应物分子越易与活性中心镍原子相结合 ,越容易使反应物分子活化 ,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就越小。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反应物物料的混合水平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且推导了在不同型式反应器中不同混合水平的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纳米二氧化锰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低温、常压条件下,以KMnO4和HCl为原料,在液相环境中制备纳米二氧化锰的新工艺,研究了反应温度、盐酸浓度、反应物摩尔配比以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结构及粒径的影响,探讨了反应生长机理,并指出制备纳米δ-MnO2的最佳方案为:反应物盐酸浓度2mol/L,反应物摩尔配比KM...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UHF/6-31G(d)水平上,优化了Si2H4 →Si2H2 H2小分子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及其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同时用高斯计算程序,得到了该反应的内禀反应坐标(IRC),从而确定了反应的具体路径,并得到了该反应的活化能;最后运用对Mulliken电荷分布的方法确定了反应物和产物中的电荷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1.
恒温恒压下反应物转化率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化学平衡原理,在恒温恒压且始态只有反应物而无产物的反应条件下,分析理想气体反应物初始物质的量变化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反应物初始物质的量维持系数比同时变化时。转化率不变;其余反应物的初始物质的量恒定,某种反应物的初始物质的量变化时,其转化率并不总是其初始物质的量的减函数。  相似文献   

12.
反应组分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并不是一定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对于合成氨反应已过量,时,再增加N2,平衡向左移动,NH3浓度减少.对于一般反应当△v≥0或者,增加反应物A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产物量增多;当△v<0,并且时,增加反应物A的浓度,平衡向左移动,产物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构象最小改变原理分析讨论pincol重排反应,指出基团的迁移不是由基团迁移能力来控制,而是由反应物的立体构象控制。反应物总是处在最稳定的构象中,离去基团和迁移基团总是处在反式共平面的位置。整个反应都遵循构象最小改变原理。  相似文献   

14.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由于有机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往往导致多向反应的发生,即反应物经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途经得到多种产物。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当反应未到达平衡之前,主要产物来自于活化自由能(△G)较小的途径,而不管反应物和产物的自由能之差(△G)的大小,这种反应称为速度控制反应。然而,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当反应到  相似文献   

15.
连续法合成二氧化硫脲的管式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工业上水溶剂法合成二氧化硫脲的间歇釜式反应工艺改变为连续管式反应工艺,实验研究了原料流量、反应物浓度、助剂加入量等对二氧化硫脲合成过程的影响规律。实验研究发现,在适宜的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条件下,二氧化硫脲粗品收率均达80%以上,二氧化硫脲质量分数高于99%。  相似文献   

16.
本法要点是从反应产物逆推,把复杂反应分解成几个易于用目测法配平的简单反应;如果简单反应的反应物或产物是属于总反应的中间产物的,要进一步逆推,至已知的反应物反应.然后将简单反应式配平.再将已配平的简单反应式乘以适当系数,然后将它们相加,消去中间产物,即得到配平的反应方程式.此法简易、有效,能较真实地反映反应机理,特别是能加深对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避免对反应方程式的死记硬背,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7.
侯前进  张闻鹤 《科技资讯》2012,(16):196-196
现行部分教科书使用平衡移动后系统内物质浓度变化作为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依据,根据反应商和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经演算,发现当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肯定向右反应方向移动,且平衡移动后,反应物浓度、产物浓度肯定比原平衡要增大;如按照反应物浓度变化结果,结论是平衡左移,而按照产物浓度变化结果,结论是平衡右移;如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肯定左移,且平衡移动后,反应物浓度、产物浓度肯定比原平衡要减小;如按照反应物浓度变化结果,结论是平衡右移,而按照产物浓度变化结果,结论是平衡左移;同样,如果改变产物浓度,也会出现以上矛盾的结论,因此,采用平衡移动后系统内物质浓度的变化作为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依据是不科学的、不可靠的。利用比较反应商和平衡常数或者利用平衡移动时,正逆反应速度的相对关系,可以正确判定平衡移动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分别介绍用亚硫酸钠与氯乙酸乙酯合成磺酸乙酸钠和亚硫酸钠与氯乙酸合成磺酸乙酸钠。根据影响磺酸乙酸钠合成因素,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对磺酸乙酸钠合成的影响。用亚硫酸钠与氯乙酸合成磺酸乙酸钠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5℃,Na2SO3与ClCH2COOH的摩尔比:1.1∶1,反应物浓度:ClCH2COOH:1 mol/L产品产率:85%。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污染小,是一种很有工业化前途的方法。证明了该反应合成磺酸乙酸钠是可行的,为更大规模实验提供了设计和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固定催化剂晶胞结构参数,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全参数模拟优化了喹啉分子在具有不同硫原子缺陷的硫一钼一镍催化剂晶体表面的吸附过程,得到了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晶体表面的最稳定吸附态,有效地判断了不同晶格催化剂对反应物吸附强弱及对反应物的活化程度。以氢、碳原子间距离为横坐标,其对应的能量值为纵坐标,建立了氢原子进攻喹啉分子的加氢坐标系及加氢反应模型,求出了反应活化能,从而判断不同催化剂晶体表面结构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晶体上硫原子缺陷越多,反应物分子越易与活性中心镍原子相结合,越容易使反应物分子活化,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就越小。  相似文献   

20.
关于对SN1反应立体化学特征的描述,大多数教材[1,2]都是列举具有光活性的反应物在SN1反应中得到外消旋化产物(或部分消旋化产物)予以说明;有的教材[3]则以叔丁基溴为例,叙述其水解产物按理是外消旋体,无旋光性。于是得出结论,按SN1历程进行的反应,无论是光活性反应物,还是非光活性反应物,立体化学特征是外消旋的,得到外消旋化或部分消旋加构型转化产物。然而SN1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究竟如何呢?SN1反应中是否都发生外消旋化(或部分消旋化)呢?下面予以详细地讨论。1构型转化和构型保持过程反应物的反应速度与亲核试剂(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