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孙树門 《科学通报》1959,4(3):100-100
1958年9月25日到27日在苏联列宁格勒城召开了全苏有机硅化合物化学及其实际应用会議。該会系由苏联科学院化学学部矽酸鹽研究所、全苏門捷列夫化学学会、苏联部長会議国家化学委員会,以及列宁格勒区国民经济委員会等四方面負責主持。参加会議的除苏联科学院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人員、高等学校教授、工厂工程师外,尚有德、捷、匈以及中国等外国来宾参加,总計將及800人。  相似文献   

2.
陆学善 《科学通报》1957,2(14):444-444
苏联第二届晶体化学会議于1957年3月25—28日在莫斯科的普通及無机化学研究所举行。参加会議的有苏联科学院各有关研究所及各有关高等学校的科学工作者,波兰、捷克、民主德国和保加利亚的代表,本文作者之一陆学善接受了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秘书长托普切夫院士的邀請,与本文另一作者章綜一道参加了这次会議。会議是用大会宣讀論文及分組宣讀論文两种方式进行的。在全体大会上共宣讀了17篇科学論文,其中  相似文献   

3.
何家泌 《科学通报》1956,1(1):93-93
農業部召開的全國農業科学研究工作会議11月15日起在北京举行,歷時23天,巳於12月8日勝利結束。参加会議的有各地區、各自治區農業科学研究所、各專業研究所、各省農林廳和省的綜合試驗站、中國科学院各有關研究所的負責幹部、技術專家、  相似文献   

4.
朱荣昭 《科学通报》1957,2(1):25-25
1956年10月1—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苏联第四次电化学会議。除中国科学院派我去参加了这次会議以外,应邀出席的还有美国、保加利亞、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匈牙利和波蘭的科学家。会議是苏联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主持的,会議的主要的組織者是A.H.弗魯姆金院士。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1959,4(3):97-97
1958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光譜学会議,来自全国各地参加这次会議的同志共有280人左右,其中半数来自各产業部门,科学院各研究所的代表佔四分之一强,高等学校佔四分之一弱。苏联著名的光譜学家福里斯通訊院士与馬利舍夫博士專程来我国出席这次会議,还有在我国工作的苏联光譜分析专家季米多夫与克列斯基揚尼諾夫也参加了会議。在这次会議中,  相似文献   

6.
汪尔康 《科学通报》1957,2(16):512-512
1957年6月4—6日在德累斯頓举行了民主德国極譜学会議。会議由德累斯顿工業大学电化学物理化学研究所主持,主要組織者是該所所长K.Schwabe教授。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匈牙利、西德、澳大利亚、意大利的学者也参加了这次  相似文献   

7.
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所的分析化学委員会,于1956年11月27—30日在莫斯科召集了有机試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的第一次全苏会議。参加会議的大約有250个科学研究所、高等学校和許多城市的研究室的750位代表;还有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馬尼亚的学者。在会上报告并討論了54篇报告。  相似文献   

8.
庄育智 《科学通报》1957,2(13):412-412
苏联科学院冶金研究所于今年5月17—21日,在莫斯科召开全苏首次研究合金平衡圖会議。参加会議的科学家約二百多人,除苏联科学家外,应邀参加的有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南斯拉夫及中国的代表。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巴尔金院士首先介紹了会議的內容及任务,接着便由苏联科学家及分別作了专題报告。  相似文献   

9.
尤芳湖 《科学通报》1955,(12):62-62
農業部、林業部、水利部和中國科学院在今年10月10日到10月18日联合召開了全國水土保持工作会議。参加这次会議的有中央農、林、水利和科学研究部門及地方的代表共180人。水利部長傅作义、林業部長梁希、中國科学院副院長竺可楨和黃河水利委員会主任王化雲都在会上作了報告。各地區代表分别介紹了不同地區水土保持工作的典型經驗。会議还就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不同地區的不同措施原則、今後的方针任务以及与水土保持有關的幾个重要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相似文献   

10.
匡原 《科学通报》1958,3(9):285-285
为了交流和推广几年来地質部门实驗室工作中的经验,提高实驗室工作水平,以便使这方面的工作更好地适应地質事業大躍进的需要,4月7日—16日,地質部召开了第一届实验室工作会議。参加会議的除地質部各中心实驗室、省局实驗室以及勘探队实驗組的代表外,还有37个地質部以外的其他单位的代表。苏联地質和矿藏保护部应邀派遣了以全苏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舍馬年柯夫为首的代表团来参加这次会議。大会由何长工副部长致开幕詞。他指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領导下,由于苏联的大力帮助以及全体实驗室工作人員的辛勤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林業土壤研究所学术委員会成立大会于10月11——14日在沈陽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全国林業、土壤、微生物方面的科学家、以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副院長斯大欽柯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以及各方面人士共260多人。大会在中国科学院竺可楨副院長的主持下进行。林業土壤研究所朱济藩所長在会上做了“林業土壤研究所長远計划草案”的报告。他說,針对东北地区的自然情况、生产需要,以及研究所的  相似文献   

12.
严济慈 《科学通报》1957,2(13):385-385
中国科学院根据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議,于1956年年底派遣了赴苏考察团。考察团包括钛冶金、半导体、自动化、电子学、电工、机械、动力等七个組。38个团員中有科学院的研究人員、产業部門的工程师和高等学校的教授。考察的目的是要求通过这次考察,比較深入地了解与学習苏联关于钛冶金、半导体、自动化、电子学、电工、机械、动力七方面的研究工作的情况与經驗,以便有助于这几方面研究所的筹建和最近具体研究工  相似文献   

13.
刘翔声 《科学通报》1958,3(21):669-669
中国科学院在10月16日—19日召开了冶会工作会議。出席这次会議有院內的有关研究所、各省(市)分院代表共百余人。被邀請参加这次会議的还有国家技术委員会、冶金工業部、北京有关工厂、高等学校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松毛虫是我國林業上殲滅性大害虫之一,嚴重地威脅松樹生產。自1951年以來,又大發生於各地,範圍逐漸擴大,迫切需要徹底解决。中國科学院接受林業部林業科學研究所的建議,在2月7—10日召開了全國性的关於防治松毛蟲的技术座談會。目的在於交流各方面有關松毛蟲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光锐 《科学通报》1957,2(17):541-541
中国农業科学院于8月1—9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肥料研究工作会議,总結了解放8年来各項肥料試驗工作的成績,交流了研究方法,对生产实踐提供了建議,制定了1958年肥料研究工作計划,初步作出了建立全国肥料試驗网的設計。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与会科学工作者們一致明确認識了肥料問題是当前提高  相似文献   

16.
顾震潮 《科学通报》1957,2(15):480-480
今年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系(現又称国际气象研究所,有联合国文教委会支持)召开天气数值預报研究方面的会議,邀請了我国科学院派科学家参加。这次会議出席的人是历来最多的。我国和苏联都是第一次参加。苏联有等  相似文献   

17.
何电源 《科学通报》1963,8(2):70-70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于1962年12月10—15日在南京召开微量元素研究工作会議,参加会議的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土壤研究所、林业土壤研究所和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以外,还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士壤肥料研究所和江苏分院,以及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单位的代表。会議主要的内容分如下三个方面。 (一)通过文献綜述的报告,了解国际間有关微量元素研究工作的进展和动向。 (二)論文和工作报告的討論。会議收到論文和工作报告共18篇,其中属于土壤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的有四篇。林业土壤研究所的“东北及内蒙  相似文献   

18.
沈汉镛 《科学通报》1959,4(7):244-244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于3月6日到8日在北京召开了病毒研究工作座谈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業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南京农学院等單位的代表也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議。会议首先就国际上病毒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国內病毒研究工作情况交换了意见,一致認为病毒研究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1959,4(3):98-98
1月5日到8日,中国科学院在青岛召开了海洋工作会議。出席这次会議的有国家科学技术委員会,中国科学院院部、山东分院、广州分院、有关研究所,全国海洋普查办公室、中央气象局、黄海水产研究所、塘沽新港港务局等产業部門,海洋大学、厦門大学等高等学校的代表,以及海洋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共三百余人。  相似文献   

20.
林耀華 《科学通报》1956,1(8):72-72
一全苏民族学学術会議每5年召开一次,由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主持,这次会議是繼1951年会議以后召开的。会上总結了過去5年來苏联民族学工作的成果,并且討論了今后5年的研究計划。会議地点在列寧格勒。参加会議的人数共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