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科技前沿     
<正>年轻血液可提高老年大脑功能实验发现,把年轻老鼠的血液注入到年老老鼠的体内后,后者的大脑神经细胞会出现增长,并且在迷宫实验中的导航能力也会增强。研究者介绍,大脑中的海马区对经验的感受是很强的,当你获得的信息越多,这一区域也会变得越大。不过,海马区会随衰老一同衰弱。年老的老鼠通过血浆注入,可以使其大脑中退化的海马区重获生  相似文献   

2.
陈桂芬  林龙年 《自然杂志》2003,25(3):156-161
海马脑区存在各种节律的放电模式。在形成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LTP)的过程中,诱导产生不同的。放电模式,直接影响LTP的形成。海马LTP不仅与记忆机制有关,而且可能与联合性学习的机制相关,也影响到恐惧条件反射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朱丽霞 《科学通报》1985,30(20):1585-1585
以往工作观察到电针双侧足三里穴区可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本文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在突触水平的作用机制。 王绍等曾报告服用“安定”加强突触前抑制可提高针刺镇痛效应,在动物实验也观察到应用安定可延长电针对三叉脊髓束核痛敏神经元放电的抑制时程,认为电针抑制效应主要是  相似文献   

4.
下丘脑外侧区(LHA)中的血糖敏感神经元在摄食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胃肠迷走神经可将胃肠道的摄食相关信息传入到下丘脑的多个区域. 利用细胞外记录方法观察大鼠胃迷走神经的传入是否可以影响LHA血糖敏感神经元的活动. 结果表明刺激胃迷走神经引起LHA神经元两类反应: 时相性反应(93/116, 80.2%)和放电模式的改变(23/116, 19.8%). 在对胃迷走神经传入发生时相性反应的93个神经元中, 67个(72.6%)产生抑制反应, 26个(27.4%)产生兴奋反应. 在放电模式改变的23个神经元中, 13个呈长时程放电频率升高或降低, 10个由单个锋电位发放转变为爆发式发放. 另外, 在101个反应神经元中, 73个(72.3%)被鉴定为血糖敏感神经元. 以上结果提示, 胃迷走神经传入可以到达LHA, 并主要是到达其中的血糖敏感神经元, 而胃迷走神经传入对LHA中血糖敏感神经元活动的调制可能在摄食的短时程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春龙 《科学通报》1994,39(10):943-943
早在60年代De Wied就报道了加压素对记忆巩固的易化作用,近年来我们又报道了加压素对学习过程的增强作用,但它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我们实验室的工作表明,AVP对学习过程的增强作用主要是通过它对海马、隔核和杏仁等边缘系统核团功能的调节来实现的.我们还报道了AVP对海马脑电节律和单位放电的影响.另有工作报道,AVP可直接兴奋隔核的神经元,对隔区脑片的LTP的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海马内可能起着递质的作用.为了探讨AVP增强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本工作在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研究了AVP对L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笛霓 《科学通报》1992,37(7):649-649
内侧视前区(MPO)与下丘脑腹内侧核(VMN)是脑内与性行为关系密切但作用相反的两个核团,它们均富含性激素受体。已知与下丘脑有直接纤维联系,并富含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胞体的蓝斑(LC)内也含有大量性激素受体。刺激发情期雌鼠MPO可激活LC中NE能神经元放电,而刺激非发情期雌鼠MPO则抑制其放电。推测VMN对LC中NE能神经元可能也存在调制性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性激素水平时中枢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活动规律,本工作以不同性周期雌鼠LC中NE能冲经元放电为指标,观察刺激MPO、VMN对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学信息     
·Trends in Neuroscience《神经科学进展》 Vol.11 No.6,1988年1.神经营养性学说的一般原理的脱颖而出关键词:神经营养性假设;BDNF蛋白质的生理重要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的特点比较;神经营养因子的实验研究动态。2.海马的表达:海马神经元如何编码? 关键词:海马组织中复杂的神经元编码以及部位;有关海马中神经活动的问题;对海马编码是否在其组织集合体中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石左虎 《世界科学》1999,(11):16-17
一项关于记忆的研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将遗传学运用于提高人的智力?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一只看上去很普通的老鼠进行了能力测试,结果发现这只受试啮齿动物很快作出一系列反映出其智力的动作:它有较快的学习能力,有较强的记忆力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它比普通的老鼠灵活得多。毫无疑问,受试者是一只超级老鼠。原来科学家对这只老鼠作了生物手术,即改变它的DNA,确切地说,就是改变它的祖先遗传给它的DNA,其方法是改变老鼠小小头颅深处神经原之间的对刺激的反应。实验的结果是造就比其分系聪明得多的新一族老鼠。…  相似文献   

9.
正虚拟化身技术挑战了我们对自己是谁和是什么的认知,请看《纽约客》编辑乔舒亚·罗思曼(Joshua Rothman)带来的报道。缘起托马斯·梅青格尔(ThomasMetzinger)19岁时,第一次有了"灵魂出窍体验"。那时,他在德国法兰克福自己家附近的韦斯特瓦尔德山区进行为期10个星期的禅修。经过漫长一天的瑜伽和冥想修炼后,他吃了一片蛋糕后入睡了。等他醒来时,感觉到后背发痒。他想挠痒却做不到,  相似文献   

10.
社交动物,从人类到猫咪,似乎都喜欢被温柔的抚摸,但这种感觉背后的神经回路一直是个谜。科学家对老鼠进行的最新研究或可能发现人类喜欢温柔抚摸的真正原因。这项研究发现了皮肤里对柔情抚爱有所回应的特殊感觉细胞。皮肤是人类最大的感觉器官,它能帮助人类区分温柔的接触,例如抚摸和消极的感觉,例如刺痛感和灼烧感。之前的研究显示,这些感觉是由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元传递给大脑,而这些感觉神经元末端位于皮肤。然而,目前只鉴别出非常少的神经元类型,而这些神经元大多数都可以感知痛苦等的刺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生物学家在小白鼠实验中鉴别出一种  相似文献   

11.
水蛭中枢感觉神经元对转位体表再支配的空间部位确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帆 《科学通报》1991,36(14):1102-1102
神经细胞再生时可以选择性地与其靶细胞相连接,对此Sperry于1963年提出了化学亲和性假说。验证该假说常用的方法就是改变神经元与靶的相对位置后,检查神经再生的情况。例如在爪蟾和蟋蟀上进行的改变神经元位置的实验结果表明,神经元仍选择性地寻找其原来的靶细胞。而在两栖类幼体上进行改变靶位置的实验中却得到不一致的结果,有的表现出特异性,有的则表现出可塑性。这可能是种属差异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幼体神经元尚  相似文献   

12.
1996年,克拉伦斯·库克·利特尔决定研究遗传学,并听从一位同事的意见开始利用老鼠进行实验。利特尔是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当时遗传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利特尔对它充满了兴趣。他将一个老鼠家族的后代相互交配繁衍后得出了一种近交鼠,这种老鼠被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基因变异,对遗传学研究意义重大。利特尔的工作受到科学界的肯定,他后来成了美国缅因州立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校长。1929年,利特尔转而利用他培育的老鼠研究癌症和哺乳动物的其他问题,然而不久金融市场出现危机,股票下跌,利特尔的研究经费面临枯竭。在万般无奈下,利特尔和他的同事…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我们人类的基因组合和鸡的基因组合有共同之处,而且这一共同之处比人和老鼠的共同之处还要明显。这一发现之所以令人惊奇,是由于我们以前只重视了用啮齿类动物(如鼠、兔等)来做实验。当我们探索人类基因的特性(如疾病的遗传)时,我们往往首先选择用鼠类来进行实验。如果治疗能在老鼠身上成功的话,那么此种疗法用在人身上往往也能成功。然而,英国罗斯林学院的大卫·伯特和他的同事们进行的研究表明: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把研究对象选错了。他们绘出了家鸡的基因组图(基因组是指大规模的基因组合结构),并将它与…  相似文献   

14.
雾青 《科学之友》2005,(3):69-69
爱是一种动物性的遗传。现在实验已发现,人格在受精的那一刹那已决定。在老鼠的实验上,神经科学家发现,母爱或母性本能,跟大脑催产素有关,一只从小经常受到母鼠舔舐的老鼠,长大后也会去舔她的小孩,成为好妈妈。如果剔除了催产素的基因,这只老鼠就会成为冷漠的母亲。这呼应了上面的话,也让我们看到为什么社会上会有愈来愈多的狠心父母。受虐儿长大后成为施虐者的比率,比一般人高出29%。  相似文献   

15.
刘觐龙 《科学通报》1966,11(5):232-232
林可胜等人曾经报导,延脑加压区下行纤维走在同侧脊髓內,減压区下行纤维在延脑有部分交叉。后来,Wang等指出,加压通路在延脑也有一些交叉。可是Alexander在实验中观察到,刺激一侧延脑加压区,可使两侧心下神经自发放电增強,但是只能使同侧颈交感神经干放电增強,对侧反而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已经能对许多自然现象进行预测。比如,明天会不会下雨,明年小行星会不会撞击地球.某地的活火山会不会在下个月爆发。但是,科学家却很难预测一个人在下一分钟想什么:他会产生一个积极的想法.还是会冒出一个罪恶的念头?科学家的共识是,自然界中最复杂、最难研究的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那就是人类的思维。科学家认为,如果能绘制出人脑活动图谱,就可以了解人脑的运行机理.从而可以监测人们的思维活动,也可以检测脑部疾病。  相似文献   

17.
张日辉  滕国玺 《科学通报》2000,45(9):907-912
应用细胞内记录及标记技术,从神经元水平探讨大脑皮层在伤害感受及其调制中的作用.强电脉冲刺激隐神经模拟躯体痛,观察了猫皮层体感I区 654个伤害感受神经元对刺激隐神经的诱发反应后,对30个(伤害及非伤害)神经元电泳Neurobiotin进行胞内标记,以显示神经元在皮层内的分布及形态特点.Neurobiotin标记细胞图象三维重建表明,电生理机能不同的伤害感受神经元与非伤害感受神经元在形态特征方面也存在差异(P<0.01).此结果在细胞水平为阐明皮层体感区在伤害感受性反应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资料,进一步从形态学方面为痛觉特异性学说提供了新的补充依据.  相似文献   

18.
自从人类基因组公布以后 ,科学界就在期待着老鼠基因组测序的研究结果。本周的这篇文章是老鼠基因排序科研组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布 ,其中的很多论述表明 ,老鼠基因组研究比人类基因组研究更有意义。为什么呢 ?实验用老鼠被认为是含有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关键因素。用老鼠作为实验模型 ,就允许我们对每一个基因进行操作 ,以判断它们的功能 ,这样也使我们能看到人类疾病产生的很多方面的细节 ,以作为人类生物学的研究基础。报告中用来研究排序的第 3 5Gb老鼠基因组来自第C5 7BL/6J基因链 ,揭示了大约 3 0 0 0 0个基因 ,其中99%和人类基因…  相似文献   

19.
雷暴中放电过程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张义军  言穆弘  刘欣生 《科学通报》1999,44(12):1322-1325
利用二维时变动力和电模式对雷暴的放电活动进行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雷暴的放电过程 主要发生在模拟雷暴云发展到30 ̄45min期间,对应于上气气流速度开始减弱阶段,放电的始发位置主要集中在4.4 ̄4.8和6.4 ̄6.8km高度上,其相应的环境温度约为-10和-25℃。在三极性电荷结构的模拟雷暴云中,大约有10%的闪电是在雷暴云中部负电荷区与上部正电荷区之间发生。90%的闪电则发生在雷暴云中部负电荷区与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通过对老鼠进行的实验发现,源于工厂或公路上的烟尘可以让老鼠基因受到破坏并遗传给后代。尽管目前还不清楚因污染受到破坏的DNA是否有损健康,但随着科学家对与哮喘、心脏病及其他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