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意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创意经济已成为创造财富与就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创意经济需要新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以考察影响创意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及其互动关系,进而指导其发展战略。基于国内外创意指数理论及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创意经济价值增值链系统模型,构建了创意城市竞争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创意经济的关键影响要素,并论述了创意指数的研究对创意城市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创意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纷纷展开对创意能力与竞争力关联性的研究,相关文献不断涌现。文章从创意概念性探讨、创意属性界定、创意竞争力研究现状三个维度梳理了国内外的主要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主要贡献和不足,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3.
依据城市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进行年度定性评价,是对城市日定性评价及年度达标评价的延伸。而采用正确评价方法是保障年度定性结果是否合理的关键。研究选用上海姚氏指数法对各监测项目质量指数进行几何平均,同时结合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HJ633-2012)和环境空气质量技术规范(试行)(HJ633-2013)要求,初步确定城市年度等较长时间段空气质量状况定性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相应姚氏指数取值范围,结果表明,所选用的评价方法基本满足了城市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等时间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定性评价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卫红 《广东科技》2010,19(11):35-39
创意产业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对GDP的贡献日益加大,对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提升竞争力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机制的合理性,发现创意产业是通过经济增长效应、产业集群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文化渗透效应对城市竞争力发生作用的。证实了创意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影响。最后,对发展创意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熵权TOPSIS法,从综合经济、科技创新、城市竞争、集聚带动、交通通达、信息交流和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构建起城市中心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苏北地区主要城市的中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2010~2014年各项指标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的城市中心性综合得分最高,城市中心性显著,其中心性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与交通通达两个方面.其他4个城市中心性的优劣势各有不同,城市间差距较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对推进区域创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熵权TOPSIS模型,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构建河南省城市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城市创新竞争力发展极度不均衡,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城市创新竞争力强劲,远超省内其他城...  相似文献   

7.
我国创意城市创意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已有的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文化创意能力、技术创意能力、产业创意能力、管理创意能力和城市创意支撑能力5个方面,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创意城市的创意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文化创意能力、技术创意能力、创意支撑能力、管理创意能力、产业创意能力5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这一种客观的评价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2个创意城市的创意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创意城市的创意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实力雄厚,创意人才聚集,属于创意能力强的城市;杭州、天津、武汉、大连、西安相对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科技创意能力不如一类城市,自主研发能力不足,属于创意能力较强的城市;青岛、宁波、济南、广州、重庆政府的引导、扶持力度不足,创意支撑能力较差,属于创意能力较弱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沈晓平 《科技智囊》2011,(10):66-74
随着近几年国内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各城市日益重视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各城市的创意产业均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随着国家扶持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不断明确,为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描绘了更加清晰的前景。在国家政策的示范带动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予以扶持,各地创意产业进入发展机遇期,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意城市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李文梅  陈舒 《海峡科学》2022,(12):85-89
以我国东部地区35个国家级创新型城市为例,选取2019年各城市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城市创新能力水平。结果表明,科创板上市企业数、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例、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是影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东部地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总体呈“南强北弱”特点;深圳、广州、杭州、南京、苏州贴近度位居前列,创新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指导和出发点,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确定并修正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实现对一个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较客观的评价。以合肥市循环经济评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合肥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动了循环经济发展,但影响较弱,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环境污染问题,这导致合肥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对城市运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的原理,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专家打分,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系统所占权重最大,对城市整体运行状况影响最大,因此应加强对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本文对城市运行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价准则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为城市运行能力评价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城市体育竞争力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最终确立城市体育竞争力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学习型城市评价的依据和尺度,直接关系到学习型城市建设质量以及发展的方向。本文首先对学习型城市评价的概念作了界定,然后就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构建原则、注意把握的问题,分别作了阐明;最后在上述基础上,对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作了架构。  相似文献   

14.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快速演进,创新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创新型城市成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随着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的深入,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城市的理论框架和战略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紧迫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综合运用了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符合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成都市进行实证分析,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和发展计划并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据文化创意的概念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提出了图书馆体现在文化创意中价值的新观点,即在传播科技、传承文化、能力塑造、休闲文化四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上体现创意文化。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而又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多方面的改革提升.鉴于目前资源型城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日益凸显,这项工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紧迫性.因此,开展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对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极落实新发展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创新能力、生态环境4个维度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ANP的低碳城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而作为经济社会中心的城市是碳排放的集中地。建设低碳城市对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国内外现有低碳城市研究进行梳理和对低碳城市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社会文明、低碳资源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城市低碳指标体系。引入ANP方法建立了可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模型,系统研究了指标体系内各种复杂的依存与反馈关系,并对江苏省2009年13个地级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作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基于熵权TOPSIS的服装企业节能环保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产业集群、政府或行业组织、企业、客户4个层面构建了服装企业节能环保的指标体系和基于熵权理论的TOPSIS(接近理想点法)评价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温州藤桥服装产业集群中的相关服装企业进行案例分析,运用熵权法赋予服装企业节能环保指标的权重,借助TOPSIS模型计算各服装企业与理想解、负理想解的距离,根据相对接近度由大到小对被调查企业进行环保节能排序,并分析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