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山西省花椒昆虫群落的结构和区系进行了研究,共调查了168种昆虫,其中害虫115种,占68%,分属于8目47科.重要的种类是天牛Cerambyeidae,蚜虫Aphididae,蚧壳虫Coccoidae和花椒桔啮跳甲Podugricomela shirahatai等主要害虫,天敌昆虫53种,占32%,分属于7目17科,其数量较多,能对害虫起控制作用的种类是瓢虫Coccinellidae,食蚜蝇Syrphidae,草蛉Chrysopidae和螳螂Mantidae,根据害虫为害部位和为害方式的不同,分为枝杆、花器芽叶及幼果、吸汁性、腐生性和地下害虫5个类群.依照山西省农业区划资料.将全省划分为滹沱河岩岸、太行山中段、晋南阶台地、吕梁晋中4个花椒栽培区.此外,还分析了各生态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和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群落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汉中农田常见食蚜蝇识别及其生物学习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汉中地区常见食蚜蝇科昆虫26种,其中5种为陕西省新记录种。汉中地区农田优势种为长尾管蚜蝇和黑带食蚜蝇。这些种类在当地均以成虫越冬,早春时分主要活动于小麦、油菜等农田及田埂杂草丛,对当地农作物害虫蚜虫的控制及油料作物的授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9—2007年对吉林松花湖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有食蚜蝇昆虫56种,隶属3亚科32属.其中,中国新记录1种(黄绿腹毛管蚜蝇),吉林省新记录8种.短腹管蚜蝇、长尾管蚜蝇和黑带食蚜蝇为优势种;松花湖食蚜蝇科成虫活动的时间动态是从5月—9月,6月和7月达到高峰;松花湖食蚜蝇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古北区成分为主,其成分来源主要以中国-喜马拉雅和欧洲-西伯利亚区系为主.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紫柏山区食蚜蝇科昆虫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紫柏山区食蚜蝇科昆虫系统调查,结合整理陕西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馆藏标本,记录了紫柏山地区食蚜蝇科昆虫53种,隶属于2亚科、12族,其中中国新记录4种,陕西省新记录5 种.  相似文献   

5.
于2017—2018年对贵州省4个荞麦主产区进行了地上节肢动物的种类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贵州荞麦地上节肢动物有2纲12目45科75种,其中害虫种类为2纲8目27科48种,天敌为2纲7目13科20种,访花昆虫为1纲6目14科20种;危害严重的害虫种类为黑唇十脉叶蜂、西花蓟马、桃蚜、红边黄小灰蝶、二斑叶螨;优势天敌种类为异色瓢虫、三突伊氏蛛、印度细腹食蚜蝇、尼氏真绥螨;访花昆虫较多的种类为印度细腹食蚜蝇和中华蜜蜂。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重庆市城口县双翅目(Diptera)食蚜蝇科(Syrphidae)昆虫的种类并进行区系分析。【方法】在城口县所辖全部25个乡(镇、街道)内用样线法、灯诱法、马来氏网法等系统地开展了食蚜蝇科昆虫调查;对所有标本开展了形态学鉴定和物种描述;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并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采集和检视了城口县食蚜蝇科的昆虫标本共400余头;经鉴定,它们分属2亚科、6族、10属、13种,其中3族、6属、9种为城口县新纪录族、属、种。城口县的食蚜蝇科昆虫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的成分,但以东洋界的成分占主体;而它们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具有9种不同的物种区系分布型,所有记述的种类都分布于东洋界的华中区和古北界的华北区。【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城口县食蚜蝇科昆虫的正确鉴定、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食蚜蝇科(Syrphidae)是双翅目中一个较大的类群,也是该目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一个类群。该科昆虫成虫大多数有访花习性,是仅次于蜜蜂的重要授粉昆虫;幼虫中约1/3种类为捕食性,是蚜虫的重要天敌;有些食蚜蝇还可以作为环境指示者。2010~2015年以来,笔者对兴义地区访花食蚜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目前已知访花食蚜蝇科昆虫计33种,分属2亚科23属。其中异巴蚜蝇属、宽扁蚜蝇属、异食蚜蝇属、直脉食蚜蝇属、斑翅食蚜蝇属、毛管蚜蝇属、平颜蚜蝇属、粗股蚜蝇属等8属为贵州新记录属,褐翅异巴蚜蝇、弧缘长角蚜蝇、短角宽扁蚜蝇、爪哇异食蚜蝇、卵腹直脉食蚜蝇、斑翅食蚜蝇、宽尾细腹食蚜蝇、绿色细腹食蚜蝇、金黄斑食蚜蝇、黄跗斑眼蚜蝇、东方毛管蚜蝇、闪光平颜蚜蝇、东方粗股蚜蝇、黄盾蜂蚜蝇等14种为贵州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
随着食蚜蝇科昆虫系统学研究的深入,单纯的形态学特征分类方法已显得不足,DNA条形码技术已为食蚜蝇科系统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并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国内外学者利用线粒体COI、18S rRNA和28S rRNA基因序列,以及ITS序列等在食蚜蝇科系统发育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对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分析。经鉴定该区本次调查发现食蚜蝇科昆虫3亚科11族47属107种,其中管蚜蝇亚科6族16属37种,巢穴蚜蝇亚科1族1属1种,食蚜蝇亚科4族30属69种,其中毛斑胸蚜蝇Spilomyia manicata(Rondani,1865)首次在中国记录,山西省新记录种64种,未定种7种。通过本次调查,使山西省食蚜蝇科昆虫的种类记录达到159种。基于100种已知种类和47属的资料分析,发现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种类成分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要成分,单纯的古北区成分略优于单纯的东洋区成分;从属的分布看,多区属比例高达70.21%,单区属成分所占比例较低。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天敌昆虫是害虫生物防治措施的主要内容.从天敌昆虫的资源、发生规律以及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等方面,对我国苹果害虫的天敌昆虫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天敌昆虫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入侵中国华南地区的薇甘菊的传粉昆虫及其访花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的访花昆虫有30种,隶属于6目19科,以膜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为主.稳定的和访花频率较高的传粉者主要为蜜蜂、丽蝇和食蚜蝇,其中以丽蝇的访花频率为最高.蜜蜂的每日访花频率的高峰出现在9:00-10:00和15:00-16:00,而丽蝇和食蚜蝇则为11:...  相似文献   

12.
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重要毒杂草黄帚橐吾与箭叶橐吾两个同域近缘种的访花昆虫种类及其活动规律.对不同时段的访花昆虫和传粉昆虫种类调查,捕获并鉴定.两种橐吾的访花昆虫多样,共有分属膜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11科昆虫访花,蜜蜂科、熊蜂科、眼蝶科和食蚜蝇科的昆虫为两种橐吾的主要传粉者,其中蜜蜂科昆虫的访花频率明显高于其它访花昆虫,其平均访花频率达3.13±2.13次·株~(-1)·h~(-1);两种橐吾的传粉昆虫基本一致,其中蜜蜂科与食蚜蝇科昆虫的访花频率在两种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熊蜂科与眼蝶科昆虫对黄帚橐吾与箭叶橐吾的访花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与两种橐吾花期先后有关;一天内不同时间段访花昆虫对橐吾的访花频率不同,访花频率最高的蜜蜂科昆虫的访花高峰期为11:30~12:30,气温、光照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访花昆虫的活动.黄帚橐吾与箭叶橐吾访花昆虫种类多样且泛化,是两种橐吾适应高原环境下的繁殖对策.  相似文献   

13.
蝽总科昆虫是异翅亚目中的一个较大类群,据肖采瑜(1979)资料,我国约300余种,其大多数为植食性,是农、林、牧(草原)的主要害虫,但也有不少种类是捕食性天敌。对蝽总科昆虫的研究,不仅对昆虫分类区系、生态地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害虫的治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烟田食蚜蝇科昆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据笔者 1996~ 1997年福建省主要烟区的烟田调查与采集 ,经整理鉴定得知计有食蚜蝇 2亚科、13属、16种。本文初次报导福建省烟田食蚜蝇科昆虫种类 ,且对其中的优势种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5.
本论述了吉林省农林天敌昆虫双翅目的8科,即食虫虻科、蜂虻科、食蚜蝇科,眼蝇科、长足蝇科、突颜寄蝇科、麻蝇科、寄蝇科,共258种。对这些种类的分布及其食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半翅目昆虫是昆虫纲中一个较大的类群,包括农业上一些重要害虫,关于我省分布的种类作者曾先后进行过有关蝽科Pentatomidae、土蝽科Cydnidae、龟蝽科Plataspidae、缘蝽科Coreidae、盲蝽科Miridae,长蝽科Lygaidae、猎蝽科Reduviidae、等七科昆虫的报道,并继续进行有关我省半翅目昆虫的研究。本文是作者关于分布于我省的同蝽科Acanthosomatidae、异(?)科Urostyidae、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采自中国吉林省的食蚜蝇科Syrphidae中国一新纪录种,即迷蚜蝇亚科Milesiinae毛管蚜蝇属Mallota的黄绿腹毛管蚜蝇Mallota ambigua(Shiraki,1968),标本保存在北华大学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森林昆虫是指生活在森林中与森林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昆虫,它们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长期以来,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森林昆虫几乎都被列入害虫之列,人们往往只重视森林害虫的防治,而忽视森林昆虫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事实上,在极为丰富的森林昆虫资源中,很多森林昆虫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不仅可为我们提供工业原料、人畜食料及观赏艺术品等,而且其中许多种类具有药用价值,是我国中药材宝库中的重要成员.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昆虫开发利用热潮,森林昆虫药用价值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药用昆虫研究应用的历史与现状我国利用昆虫作为传统的中药材来治疗疾病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诗经》述及蟋蟀利尿退肿,是最早记载药用昆虫的例子.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所载的365种中药中,有关昆虫的就有22条.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有关药用的昆虫达74条.建国以后,《中国药用动物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年版)、《中医辞典》、《中国森林昆虫》(第2版)、《中国中药资源》等辞书和专著,记载我国已知可供药用且疗效显著的昆虫有14目63科1000余种,其中大部分为森林昆虫,如蚱蝉、冬虫夏草、五倍蚜、蚂蚁、胡蜂  相似文献   

19.
国外昆虫聚集信息素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国外已对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和蜚蠊目 6个目、12科昆虫的聚集信息素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部分是森林害虫。本文对聚集信息素在自然界的作用、产生和释放、感受机制及昆虫的趋向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蟋蟀总科的初步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蟋蟀总科(Gryloidea)是普遍的农林害虫,也是中医药重要成份和娱乐昆虫。本文记载陕西省蟋蟀总科4科16属37种,其中有1新属,3新种,27陕西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