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电制冷是作为环保的制冷方式.介绍了热电制冷在空调(制冷、制热)中的两种工作模式.忽略热电制冷的汤姆逊效应,建立了热电制冷臂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值仿真,分析在不同电流工况下,热、冷换热系数的影响.基于第一类边界条件,详细分析了工作电流对热电制冷性能的影响.在空调制冷模式,确定了工作电流的工作区间.工作电流进行优化.对热电制冷技术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R134a螺杆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研究螺杆制冷压缩机内部的微观工作过程,建立了描述R134a螺杆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全面考虑了螺杆制冷压缩机的5个泄漏通道损失、油气混合物热交换、喷油和部分负荷对压缩机工作过程的影响.为了验证数学模型,录取了表征螺杆制冷压缩机工作过程的p-V指示图及测试了压缩机宏观性能参数.通过比较表明,理论计算结果符合实验测试结果(误差小于4%),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双螺杆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特性及其宏观性能特征,为螺杆制冷压缩机的设计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探讨影响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因素为主线,对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性能进行了优化探讨.分析了太阳能半导体的应用前景和工作原理.对影响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性能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半导体制冷热端散热方式、半导体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半导体制冷电臂的结构以及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制冷保温容器制冷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制一种主要用于血液保存的半导体制冷保温容器的制冷系统.通过对其不同工作电压、环境温度及外部散热等条件制冷性能的研究,找出了影响半导体制冷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该制冷保温容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最佳工作电压为12 V、最佳工作电流为4.5~4.8 A.并认定存在最佳热端散热强度等.另外,通过实验得出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工作在最佳工作参数条件时制冷器内部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一种蒸发冷却与半导体制冷相结合的空调系统.按照测量冷热端进出水温度,推导公式计算的方法,得出了其不同工况下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制冷系数、制冷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半导体制冷片的最佳工作电流为3至4A,此时制冷系数最高可达4.2,得出了串联工况下略优于并联工况,水流量大略优于水流量小的结论.四组该半导体制冷装置与蒸发冷却设备相结合即可满足20m2空调区域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半导体制冷又称“热电制冷”、“温差电制冷”,是一种采用半导体制冷元件,利用热电制冷效应的特殊制冷方式.因为其没有运动部件,也没有磨损、震动和噪声,工作可靠且不受重力影响,向小型化发展不受限制,改变电流方向可以从制冷转换到加热工况,因此,可用于电器和仪表的微型冷却或恒温装置,特别适宜于要求消除振动和噪声的工作环境,不能使用常规制冷系统的高压和水下环境,以及失重或移动的环境.尽管半导体制冷的效率较低,它已在实验技术、医疗技术、宇航、海洋和国防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能达到140K低温和产生35.2KW空调制冷量,并在微型制冷装置中处于不可缺少的地位.最近,由于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半导体制冷由于不使用制冷剂,将作为取代传统的制冷剂——氟里昂的一种新型材料,其产品在民用领域的应用日显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设计并搭建了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研究实验台,选取水作为制冷剂进行喷射制冷实验.主要研究工况条件(工作蒸汽温度、蒸发温度、冷凝压力)、喷射器结构(等截面积段长度和喷嘴出口与喷嘴喉部的面积比)对系统COP的影响.研究结果可进一步了解喷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为改进和提高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Visual LISP在制冷工程智能化绘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内嵌于AutoCAD 2004内的Visual LISP语言作为制冷工程智能化绘图软件的开发工具,采用模块化编程的思路,完成了多种制冷循环系统及多台制冷设备下系统透视图及平面图绘制软件的开发工作.提高了设计、绘制效率.  相似文献   

9.
G-M 低温制冷机是利用放气制冷原理来实现制冷过程的.对于理想气体可以采用V(p_h-p_l)来计算理论制冷量.然而,当制冷机处在15K 以下深低温工作时,由于氦气性质已远离理想气体,上述公式不再适用.本文从变质量热力学理论和实际气体性质出发,导出了G-M 制冷机制冷量的一般计算式,它可适用于各种工质以及放气过程的各种物理模型.进而利用氦气的p-v-T 关系,计算了在不同制冷温度下获取最大制冷量和最大制冷系数的最佳工作压力区域,并与理想气体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在G-M 机上常用的工作压力对深低温G-M机不再合宜,而应采用较低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热电制冷技术教学和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研制了风冷式热电制冷教学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热电制冷器组件、电源模块、保温箱、测控系统等组成,可以满足热电制冷器的热工、电力参数测量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可通过调节热电制冷器的输入电压、改变热电制冷器的工作片数、调节冷却介质流量,达到调节热电制冷装置的工作参数和性能指标的目...  相似文献   

11.
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具有节能化、环保化、智能化的明显特点 ,而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制冷空调技术与相关技术的融合与交叉 .针对这些特点 ,本书介绍了目前应用在制冷空调领域内的一些新技术 ,包括CFCs和HCFCs制冷剂的替代、智能控制、蓄冷技术、二氧化碳汽车空调和流体测量技术 ,不仅阐明了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背景及基本理论 ,而且叙述了这些新技术在制冷空调中的应用实例 ,还指出了这些新技术在制冷空调中应用的研究方向 .本书可作为制冷空调专业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和专题讲座教材 .从事制冷空调工作的研发人员与设计人员可…  相似文献   

12.
多级热电制冷器可提供更大的制冷温差,但制冷经济性能随级数增大而迅速降低.综合考虑热电材料各种内部效应与外部传热不可逆性,建立了空冷式多级热电制冷器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给出了制冷量和制冷系数的计算方法.为全面描述和分析多级热电制冷器性能,引入热力学完善度指标,并提出协调性能系数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制冷器工作电流、热电臂横截面积与制冷温差对制冷量、制冷系数、热力学完善度和协调性能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冷温差为87℃时,电流分别为2.55 A和1.30 A时,热电臂横截面积分别为2.2 mm2和3.0 mm2时,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分别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制冷能力与经济性,当电流为1.75 A时,可获得制冷量、耗功与制冷系数的最佳协调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导体制冷和风冷混合制冷的方式对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恒温工作控制.通过实验研究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温度保持在45℃以内,控温精度在±0.1℃的状态下稳定工作,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达到15.28W.  相似文献   

14.
小型水冷半导体制冷箱的初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半导体制冷原理,在半导体热电堆的最优工况下,选择最佳散热方式水冷散热,对小型半导体制冷箱进行设计.使其在最优工况下工作,即可获得较大的制冷量,又可消耗较小的功率,从而降低其功率及成本,使综合效益达到最优状态,从而提高了半导体制冷箱的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核电厂换料水池高温区域的视频检查中,摄像头机芯放热和外界热传导可能导致机芯因工作环境温度过高而停机.为解决此问题,就半导体制冷片在高温(55±3)℃水环境下对摄像头的制冷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试验得到了制冷片工作电压对制冷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散热器的降温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半导体制冷片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55±3)℃水环境下摄像头工作环境温度,从而解决了核电厂换料水池高温区域视频检查摄像头的停机问题,为核电厂高温水下视频检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制冷装置的冷凝系统是依据压缩机的负荷、使用条件及使用环境确定的.冷凝系统的选择直接影响制冷装置的能耗指标.合理的选配制冷装置的冷凝系统,对耗电量和耗水量的节省至关重要.通过对相同负荷冷库进行不同形式的冷凝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分析了各形式冷凝系统的能耗及其相应的制冷装置的产冷量.结果表明蒸发式冷凝器工作时间水量少,但耗水量多.因此水源充足,湿球温度较低的地区使用蒸发式冷凝器可以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效比.  相似文献   

17.
综合考虑包括汤姆孙效应在内的热电材料内部效应,建立工作在绝热表面空间内和非绝热表面空间内的串联式两级热电制冷器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冷热端温度、级间温差等参数的瞬态变化对两级热电制冷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制冷空间温度、制冷量、制冷系数等性能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分别改变输入电流、热电偶数量和热电偶分配比,对比分析了2种模型的最低制冷温度、降至稳定温度耗时、制冷量和制冷系数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的单级热电制冷器相比,两级热电制冷器降温所需时间较长但可达到更低的制冷温度;适当增大电流可以有效减少制冷耗时,且存在最佳电流、最佳热电偶数量和最佳热电偶分配比,分别使制冷空间温度最低,制冷器制冷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一种MEMS热电制冷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微型热电制冷器.采用薄膜热电材料减小器件的尺寸,采用微机械加工工艺形成的硅杯结构降低衬底的热泄漏.器件在材料和工艺上都与微电子工艺兼容,易于与电子器件集成.分别讨论了热电臂长度、厚度及绝缘膜厚度等结构参数对器件最大制冷温差、制冷系数、制冷功率等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优的设计参数.分析中考虑了绝缘层热泄漏,制冷区的热对流和热辐射,以及接触电阻等非理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器件工作时达到的最大温差为40 K;冷端温度为290 K时,制冷功率为3 mW.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法对两级制冷压缩系统进行了热经济性分析,得出了两级制冷压缩系统内可逆循环热经济性的目标方程,以及目标方程取最小值情况下系统的性能参数、设计参数.同时研究了系统两循环的工作温度、系统的工作年数与热经济性目标方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孝刚 《江西科学》2021,39(4):698-700,744
制冷设备快速维修阀门无需割开压缩机工艺管口就可以建立起制冷系统和外界的连接,保证在制冷剂不泄露的情况下对制冷剂进行回收,对制冷设备进行捡漏、抽真空、充氟、回收制冷剂等维修工作,有效控制了制冷设备中制冷剂的随意排放,缩短了维修时间,做到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