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薄壳山核桃为父本,山核桃为母本,进行种间杂交,对F1代果实及苗木主要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杂交F1代果实与果核(种子)的大小、质量以及苗木的高、径生长与对照之间都存在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水平的差异。其中单果质量、果高、果径分别比对照高291 %、72 %、110 %;单核质量、核高、核径分别比对照高309 %、813 %、124 %;3年生苗木平均高和地径比对照分别高181 %和197 %;造林2 a后苗木平均高和平均地径比对照分别高292 %和3281 %。另外,杂交F1代双胚苗所占比率为10 %,是对照的5倍。研究表明,种间杂交对增大山核桃果体、改良山核桃性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孟好军 《甘肃科技》2003,19(11):139-140
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新疆杨应用活性动力土造林后的成活率调查,着重分析了采用不同型号、剂量的活性动力土处理后,各处理措施对新疆杨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动力土对苗木处理后,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1^#动力土每株加施100g,在无灌溉条件下,较对照可提高造林成活率26%。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尾巨桉DH3229组培苗木施用原料来源不同的腐殖酸肥料,对比分析不施肥方式(施常规复合肥、桉专用肥、桉专用肥+泥炭腐殖酸、桉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殖酸肥)下桉树苗木生长及抗性生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尾巨桉DH3229苗木苗高、地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其中,施桉专用肥+泥炭腐殖酸对苗高的促生效果比施桉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殖酸高2.03%,但二者均低于施桉专用肥处理;施肥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尾巨桉地径生长,地径及其增长量均为对照的2倍以上,但添加腐殖酸与否对桉树地径生长的促进效果无明显差异;腐殖酸极大地促进了根的生物量累积,桉专用肥中添加泥炭和风化褐煤腐殖酸后,根生物量分别提高了8.5%和40.92%;施肥能明显提高或降低尾巨桉苗木叶片酶的活性,其中,施桉专用肥+泥炭腐殖酸对提高植株叶片的抗性生理能力比施桉专用肥+风化褐煤腐殖酸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数量化理论I的模型分析了新疆杨地膜覆盖育苗试验中土壤含水率与地温对苗木高生长的效益。在这两个因素中,增加土壤含水率对新疆杨杆插育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要比增加地温的大些。  相似文献   

5.
在对新疆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提高了新疆杨扦插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指数施肥与常规施肥在覆膜滴灌形式下对1年生多倍体青杨(Populus cathayana)扦插苗生长、根系形态、生物量积累和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出更适合其生长规律的滴肥方式,旨在提高多倍体青杨扦插苗质量的条件下缩短苗木生长周期,为不同倍性青杨扦插苗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倍体、3倍体和4倍体1年生青杨扦插苗为对象,设置覆膜滴灌下指数施肥(8.01 g/株, EF)、常规施肥 (7.98 g/株, CF) 和不施肥 (CK) 3种处理。每次施肥前测定青杨扦插苗苗高和地径,绘制生长曲线。在生长旺盛期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最终收获苗木后,分离根系对其进行扫描,获得根系形态指标。最后烘干苗木根、茎、叶测定各器官生物量。【结果】 生长结束时与指数滴肥处理相比,常规滴肥处理更显著地促进青杨扦插苗生长,苗高和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27.80%和13.81%(P<0.05),多倍体(3倍体、4倍体)苗木各营养器官生物量显著增加,4倍体青杨插条根系生物量最高为25.73 g。主要表现在多倍体苗木根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量分别显著高出对照182.60%、32.97%、122.02%、119.48%和178.25%(P<0.05),且各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3倍体>4倍体>2倍体植株的。常规滴肥下多倍体叶片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高出14.66%,苗木单株光合产量较对照显著高出38.79%,且各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4倍体>3倍体>2倍体。覆膜常规滴肥苗木气孔导度低于指数滴肥,但却保持着较高的胞间CO2浓度,其中多倍体植株气孔导度大于2倍体植株的。【结论】 覆膜滴肥情况下,常规滴肥更有助于促进多倍体青杨扦插苗生长,3倍体和4倍体植株生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许平华 《科技信息》2012,(19):453-454
通过对高海拔山区引进秃杉进行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山区引进栽培秃杉成活率高,生长快,9年生的秃杉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达到8.9cm、8.7cm、0.0296m3,比马尾松分别提高了1.53倍、1.32倍、2.69倍,比柳杉提高了1.05倍、1.04倍、1.14倍,比杉木提高1.14倍、1.07倍、1.35倍。秃杉在高海拔山区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抗寒抗旱性强,无病虫害发生,完全适应在高海拔山区栽培,是马尾松、柳杉、杉木的理想替代树种。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青杨苗木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青杨苗木进行人工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弯丝球囊霉(G.sinuosa)、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都与盆栽大青杨苗木形成菌根复合体。菌根化苗木的主根长、地径、侧根数、根生物量均与对照苗木差异显著。苗木生物量的累积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证明大青杨为菌根依赖性树种。G.mosseae和G.intraradices侵染率分别是64.4%和67.4%,侵染效果最好。菌根真菌使苗木根系体积增大、总吸收面积增加,特别是使苗木根系的活跃吸收面积显著增加,其中接种G.mosseae的苗木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是对照处理的1.64倍。根系中活跃吸收面积比与磷、钾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苗木生长的盛期和末期,菌根化苗木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在生长后期却显著低于对照(P<0.05)。由于受菌根真菌的影响,苗木根系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苗木生长盛期酶活性最强,不同菌种接种的苗木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刘俊正 《甘肃科技》2005,21(11):252-252,220
新疆杨是西北地区城乡绿化,营造防护林和用材林的优良树种.为提高育苗成活率、苗木质量和单位面积出苗量,本试验采用不同含量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ABT6号对新疆杨插穗进行浸泡处理后扦插育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于果实生长发育期喷施膨大增甜王浓度为300/L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剂。其结果应用膨大增甜王浓度为1.67 mg/L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品,其红地球葡萄纵径生长比对照分别提高19.4%,横径生长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9.9%、;果实单重比对照提高67.8%;固形物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44.24%;果粒生长硬度比对照分别提高0.03%。同时膨大增甜王对提高果实品质及生长速率,光合作用与对照均有一定差异。因此,该药剂对红地球葡萄果粒增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花曲柳速生丰产造林技术及生长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条件下对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进行速生丰产造林试验,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花曲柳幼林期,2种造林密度1m×1m和1m×1.5m对花曲柳生长影响差异不大;花曲柳幼林在阴坡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应选择阳光充足的立地造林;通过适当断根处理的花曲柳苗木,地径、树高的生长速度分别是同等条件下未切根苗木地径、树高生长速度的1.13倍和1.19倍.因此,可采用切根法营造速生丰产林,但要求有相应的技术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实验法,在苗圃地用稀土微肥喷施和浸根,观察稀土微肥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1)通过喷施稀土,提高了苗木保存率和成苗率,落叶松移植苗平均增产9.4%,增收苗木近17万株,成苗率提高8.4%,增收成苗3万株;落叶松新播保苗率5%,增收苗木16万株,增值1.5万元.(2)植苗前用0.05%的稀土浸根,苗木高、径生长提高,成活率提高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湘南高液限粘土路用填料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湘南高液限粘土进行路用填料改良研究,分别对其进行了石灰、粉煤灰、水泥、石灰加粉煤灰以及砂砾的改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液限粘土采用4%、5%的石灰改良后,CBR值分别提高了12.5,14.3,14.7和16.1,15.6,16.0倍;经粉煤灰改良后的高液限粘土CBR强度改善不明显;采用3%、4%的水泥改良后,高液限粘土CBR值分别提高了9.0,9.0,9.2和12.3,12.8,13.8倍;石灰和粉煤灰联合改良后,高液限粘土CBR值分别提高了6.5,7.1,8.1和15.0,15.8,16.8倍;采用砂砾改良后,高液限粘土CBR值分别提高了4.4,4.4,4.7和6.0,6.0,8.4倍,同时,还可改善其开裂特性.表6,参8.  相似文献   

14.
用肥勇复合肥0.75、0.5、0.25gk.L-1处理9次,可有利于提高早酥红梨根径生长、树高生长、新稍生长生长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0.34%、27.67%、24.22%;加施500gk.L-1根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新稍生长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7.26%、23.38%、15.28;加施250gk.L-1根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新稍生长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72%、2.39%、新稍生长不明显;加施肥勇复合肥+作物营养平衡剂施肥量0.75+0.2gk.L-1根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新稍生长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4.7%、28.87%、15.28%;且处理效果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应用螯合态多元复合微肥(块根鳞茎型)对不同海拔、不同气候特征的三七开展试验,结果显示:施用该肥后能够提高三七的存苗率,并能够明显提高三七一、二级种苗的比例,600倍液时一、二级种苗比例比对照相应种苗比例提高8.65%,在同一浓度条件下随着海拔的增加,施用效果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施药的鲜三七产量都比对照高,最高的浪桥点的600倍液处理比对照增产了1.025 kg,同一试验点内小区的产量随着使用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一种新造林模式——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在滨海泥质盐碱地的应用效果,本文对试验地穴状衬膜基盘造林模式(New)、对照Ⅰ造林模式(ConⅠ)和对照Ⅱ造林模式(ConⅡ)造林穴内外土壤电导率值、含水量及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盐碱地台田整地,试验地盐分含量逐年降低;试验地的水分和盐分含量关系密切且变化趋势相反;New模式造林穴内土壤水分较ConⅠ和ConⅡ模式分别提高16%和4%;使用衬膜技术的New模式和ConⅡ模式造林穴内土壤电导率值较ConⅠ模式分别低76%和73%;New模式桑苗的存活率、苗高和冠幅较ConⅠ模式同比高出29%,70%和30%,较ConⅡ模式同比高出11%,9%和7%;同时,使用衬膜的New模式和ConⅡ模式的根系较不使用衬膜的ConⅠ更多分布于盐分含量低的土壤浅层.研究表明,New模式具有保水阻盐,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促进浅层根系生长的作用.结合台田整地,可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滨海泥质盐碱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圃地施肥是重要的育苗方式,合理施肥可有效提高苗木质量,降低成本,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以2a生冷杉移植换床苗为对象,研究在立地条件相同情况下,施有机肥、无机肥、叶面肥和不施肥等4种施肥处理对冷杉苗高和地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施叶面肥、有机肥、无机肥和不施肥苗高分别增加了346%,249%,210%和69%;地径分别增加了200%,140%,128%和109%.与不施肥相比,施3种肥均可显著提高苗高,但只有施叶面肥和有机肥才能显著提高地径生长.对苗高和地径的相关关系分析显示,与对照相比,施叶面肥和无机肥降低了两者间的相关关系;而施有机肥则显著提高了两者间的相关关系.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冷杉在圃地阶段,不同施肥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显著,其中,施叶面肥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有机肥和无机肥;施肥对苗高的影响大于地径.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的林业科研人员发现,在造林前用锌溶液浸泡种子,有利于苗木快速生长。他们指出,硫酸锌溶液的最佳浓度是0.025%,用这种溶液浸泡处理过的松树种子,出苗后比对照苗高10%。根须比对照苗长17%,其松针干重量是对照苗的276%,光合作用强度高18%,有机物质增长量高于对照苗的1.77倍。  相似文献   

19.
高寒阴湿山区菌根化育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油松、桦树种子利用菌根剂拌种育苗和常规育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日本落叶松、油松苗木的生长状况、产苗量、一级苗出圃率均优于常规苗木,而红桦应用菌根剂育苗效果不明显。采用自育的2年菌根化苗木和同龄菌液蘸根苗木与同龄常规苗木进行荒山造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油松菌根化苗木造林比菌液蘸根苗木造林的幼苗年生长量、造林成活率都高于对照区;且菌根化苗木造林优于菌液蘸根苗木造林。红桦应用菌根剂造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观察,外气能够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子叶展开速度加快,出苗整齐一致,以辐射10min的处理效果最佳,植株5天后的高度比对照高122.3%;7天后干重高于对照20.6%;8天后子叶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高3.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