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强权 《科技资讯》2009,(21):215-215
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土地总体规划理念创新的必要及实施条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林县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于1999年编制完成的,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付诸实施.随着本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中,文章在对该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总结其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成效与不足,并就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如何更好的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系列基本问题和规划修编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用地需求不断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展开.在规划修编中,需要处理好规划的“刚性”与“弹性”问题.该文以重庆江津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在修编工作中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问题开展探索,重点论述了“可耕地”、“机动指标”以及“弹性控制区”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桐梓县土地利用总规修编理论与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红 《遵义科技》2006,34(2):48-5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为适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桐梓县建设工业经济大县的需要,达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健康发展的目的,顺利完成桐梓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本文试对桐梓县新一轮总规修编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已有9年,为了掌握规划实施以来各项目标推进情况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了解规划的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崇左市为例,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水平状况进行评估,为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开展土地利用规划适时修改或修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地用途分区是规划修编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分区对土地规划工作有着深远的指导作用。本文依据2005年赤壁市土地利用数据,运用MAPGIS软件对赤壁市土地用途进行了分区研究,制定土地用途分区管制,为指导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宗旨是对土地的过度浪费进行严格管理,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相对前两轮而言,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多的与城市规划相联系.本文在总结概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规划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探求两者衔接和协调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夏玮 《科技资讯》2011,(35):140-140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建设、加强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实现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基本手段。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对上轮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层面上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新一轮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本文通过回顾和分析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本轮规划的重点与难点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克服上一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笔者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尝试通过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及生态适宜性评价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技术性方法的探索。采用基于Arcgis10的图层加权叠加方法,对浦东新区工业用地生态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论文选取引导性和约束性两大类指标构建了浦东新区工业用地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Arcgis10软件中将各评价因子数字化,然后采用加权叠加法对工业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克服上一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尝试通过采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及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技术性方法的探索。本研究采用基于Arcgis10的图层加权叠加方法,对浦东新区工业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选取引导性和约束性两大类指标构建了浦东新区工业用地生态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Arcgis10软件中将各评价因子数字化,然后采用加权叠加法对工业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以重庆市璧山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引入生态适宜性评价法,建立7个评价指标,划分4个土地生态适宜性类型区和12个次级区域,探讨了璧山县土地生态开发措施和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以期在新一轮修编中能够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实现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编提供决策支持为目标,介绍了新一轮规划修编工作面临的任务,介绍了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GIS技术在规划修编中的应用,最后详细介绍了规划修编管理系统的体系和功能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质量、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等分析,从不同的尺度多维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从而了解了大方县土地利用程度处在经济发展时期,并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难点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实地踏勘、座谈等调研方式,发现重庆市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强化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协调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落实土地空间布局起了积极作用.着重分析了规划实施的难点,提出了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这对下一轮规划修编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宁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并结合宁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环境影响识别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DPSIR获得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值.结果表明,2001—2008年,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值增加了0.026 3,变化幅度较小;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整体环境具有正面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潘涛  杨传俊  罗颖  郭艳  王涛 《江西科学》2008,26(1):80-83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必须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结合重庆市丰都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实际,提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确定集约利用指标,测算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提出集约用地的保障措施,为更好的进行土地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不确定动态系统,难以利用精确的数学模型来表达.数据挖掘是一种新的从海量数据中进行知识发现的方法,大方县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利用这个方法较好地预测了非线性条件下土地利用面积,预测结果基本符合大方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并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固原市为例,总结了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新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应和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重点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分析南川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科学性及有效性较高的灰色线性规划土地结构优化模型,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与满足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相互协调的情况下,选择出利于当地实际情况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