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1999,(16):53-54
一、主要技术内容 HCA-101高弹性防水涂料以丙烯酸酯弹性共聚物为基料,添加各种助剂及填充料构成,属高性能涂膜材料.  相似文献   

2.
硅丙乳液     
一、主要技术内容 "硅丙乳液"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7-557-03-03. 有机硅丙烯酸乳液是国内外近几年开发的一种新型树脂,可根据用户需要,制备出不同的有机硅含量的乳液(有机硅含量范围为5%~15%).含有该产品的涂膜,其透明性好,具有优良的保光、保色、防霉及耐候性;其施工性能好,有良好的光泽和物理机械性能.主要用其配置高质量的外墙乳胶漆、罩光漆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6-26
围绕“分子电子学”这一核心,按计划开展了各项研究工作,在高性能分子体系的设计与合成、低维分子材料的制备、有机单晶微纳米器件、高性能分子材料器件和分子电路的基础问题等几个方面取得许多有创新意义的成果,圆满完成了各项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9-30
该课题针对我国非金属矿物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和相关应用行业缺乏合适的替代材料等突出与紧迫问题,采用无机材料表面改性与复合技术制备功能性复合矿物材料,包括非金属矿物基复合白色颜料和高性能复合导电材料两类。课题系统研究功能性复合矿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中非金属矿物属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2,(20):24-25
该项目是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与美国田纳西大学合作进行的科研项目,其主要内容:传统的水工建筑物表面涂层材料通常采用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氨酯、乙烯一醋酸乙烯酯、橡胶以及部分无机材料等,其性能各有特点,但大多数为民用建筑涂层材料,对于影响水工建筑物耐久性的防渗抗裂、抗老化、抗冲磨以及金属结构防腐蚀等没有很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纳米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金属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五年来用化学还原法、电化学法、微乳液法、模板法、光化学法、超声波法及激光烧蚀法等方法制备纳米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26日至11月13日,香山科学会议先后召开了主题为“引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空间实验检验”、“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机遇与挑战、“水科学研究中的若干基础前沿问题”和“高性能聚丙烯腈碳纤维制备的基础科学问题”的第332—335次讨论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4,(11):17-17,20
钛合金等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复杂整体关键构件的制造能力,是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战略核武器、电力、能源等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关键技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综合实力和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长期制约我国新型战机、大型飞机、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汽轮机、重型运载火箭、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等重大装备研制和生产的制造技术“瓶颈”之一。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成形技术,以金属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快速凝固逐层沉积“生长制造”,由零件CAD模型一步完成全致密、高性能整体金属零件的“近净成形”,是一种“变革性”的高性能、短周期、低成本、数字化、“高性能材料制备和大型构件近净成形制造”一体化的先进制造技术,代表着重大装备钛合金等高性能难加工金属大型关键构件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增材制造技术国际战略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炭/炭复合材料是一种炭纤维增强炭基体的先进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强、高比模、耐高温、摩擦磨损性能优异等特点,是国家中长期规划高超声速飞行器工程、大飞机工程、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关键部件用材,并在核能、光伏、化工、大型热加工等领域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现有炭/炭复合材料不能满足高性能的要求,而且材料制备成本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本课题开展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2-PEMFC)贵金属催化剂的负载量达0.8~1.0mgPt/cm2 MEA,功率密度达0.7W/cm2MEA(0.68V,80℃,常压)。这意味着:1.1gPt/kW,相当于一个净功率75kW的汽车(燃料电池堆功率大约85kW)需要94克贵金属铂催化剂。膜电极(MEA)占燃料电池堆成本的84%,其中正负极占MEA的54%。从可以接受的商业化成本以及有限的铂资源角度考虑,仍然需开发高活性的电催化剂,以及改进电极结构,从而进一步降低贵金属Pt催化剂的负载量。本课题围绕高性能、长寿命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膜电极关键技术,对催化剂担体制造技术、催化剂制备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出了批量制备铂钯催化剂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规范。研究成果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条件的长寿命电催化剂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固态光学微腔与量子态组成的耦合量子体系,由于能够满足量子信息处理所要求的可扩展和可集成性,被认为是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重要实验平台之一。目前该体系的研究主要围绕新型高品质光学微腔的制备、局域腔模与激子态或声子态的相互作用调控以及新型量子光电子器件的研发等方面开展。虽然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量子点与微腔确定性共振耦合;光学微腔与量子态相互作用的多手段调控;多微腔共振耦合的集成与实用化的量子光源等。为了攻克这些挑战,本项目围绕"微腔与量子态的耦合"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旨在发展微腔与量子的相互作用理论,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值模拟平台,同时研究高品质固态微腔的制备以及与量子体系的有效耦合调控手段,开发高性能微腔量子器件和量子芯片。  相似文献   

12.
锑(Sb)化物基光电子材料主要是指包含(InGaAlN)(AsSb)等元素的典型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其光电物理性质独特、内涵丰富。锑化物材料在高性能中波红外激光器和中长波红外探测器等领域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发展迅猛。开展锑化物低维材料物理和关键制备技术的研究,对开发下一代高性能器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4):22-22
针对纺织行业经纱上浆过分依赖化学浆料聚乙烯醇和丙烯酸酯,使退浆废水不易生物降解,造成对水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该课题提出采用易于生物降解的淀粉/蒙脱土纳米复合浆料对经纱上浆,以取代对环境不利的合成浆料。采用干法生产工艺深度加工变性淀粉,采用亲水小分子对淀粉增塑,用脂质物与淀粉包合配合降低淀粉结晶度,采用纳米技术和改性蒙脱土对淀粉纳米复合。通过以上技术突破提高了浆纱强度,淀粉膜柔韧性和对纤维的黏附性。本课题用小分子有机物改变淀粉聚集态结构,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开发了提高淀粉浆料浆纱性能的多项技术,研发了一种环保高性能淀粉浆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4,(1):27-29
高性能轻质复合材料是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已成为各国航天航空、国防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其中高性能轻质复合材料通常是用高性能纤维与高性能基体按性能设计要求,通过一定的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类新型工程材料。目前,先进复合材料即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的树脂型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5.
超级纤维--PBO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高性能PBO纤维的由采 高性能纤维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其它卓越的特性,如热稳定性、耐化学性、电性能以及独特的生物特性.从结构成分可分为两类:无机高分子和有机高分子.无机类高性能纤维的代表有碳纤维、硼纤维、碳化硅及氧化铝-钛合金等纤维.典型的高性能有机高分子纤维有:芳香聚酰胺类纤维(主要为Kevlar)、芳香族杂环聚合物纤维(有PBO,PBZT等)、芳香族聚酯及具有伸直链的超高分子量PE纤维.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是研制一种适合于哺乳期妇女使用的新型长效缓释阴道避孕环。该避孕环采用国产医用硅橡胶材料,并应用具有自主创新的阴道环设计及制备工艺。按此工艺制备的避孕环具有结构合理、弹性适中、药物释放均衡、能零级释放的特性,每天可按需释放10或20mg天然孕酮,有效使用3~6个月。  相似文献   

17.
网格技术是计算机研究领域中新兴的高端技术,它构筑在因特网上,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等融为一体,以不断发展的中间件(Middleware)为网格操作系统,从计算机硬件、数据、应用程序三个层面上实现高性能计算、大规模存储、网络、信息、应用软件和相关科学实验仪器等资源的合理组织、分配和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单独实验室、研究院所和企业的大规模科学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不足以及科学资源共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集料的品种、最大粒径与级配、粒形及砂率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的影响,为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防水卷材采用新型热塑性弹性体POE为主体聚合物,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及助剂进行共混改性,用动态微交联技术制备而成,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主要物理机械性能超过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标准(HG2402-92),并且可以热塑性加工,工艺简单,综合成本低于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卷材接缝可用热焊实现本体粘接,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0.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中的纳米科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是一种异常的表面光学现象,它可将表面分子的拉曼信号放大约百万倍,甚至对于某些纳米粒子体系可放大至百万亿倍,因此有望成为单分子科学中的重要检测工具.本文通过介绍SERS的历史、特征和前景,表明它是纳米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SERS技术与纳米科学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它表征技术的结合,将有望揭示20余年来争论未决的SERS机理以及有关的基本科学问题,SERS也将发展为表面科学和纳米科学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