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慈惠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1):97-100
作为表音文字的英语和表意文字的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运用到使役意义和偏正关系的动词诃化的表达上,英语动词中表示使役意义的派生词和单纯词以词化式呈现,汉语则需借助分析型表达法;汉语双音化偏正关系动词常常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呈词化表达法,而英语无双音化倾向,对此只能依赖分析型表达法;英语在表示一些动作性动词的偏正关系意义的时候,多采用词化表达法,而汉语基本上是用短语表示。 相似文献
2.
在表达使役概念时,英语更倾向于词化了的综合表达法。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证实了词化使役动词的运用和学生写作水平的关系,并通过课堂实验,证明强化该类词汇的输入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动词使役态通过在动词未然性后添加使役助动词[せる][させる]来表达支使,迫使,容许,听任,原因,引发,无意,意外,无奈等使役意义,在实际日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使役动词的误用甚至滥用现象,本文探讨了动词使役态的使用限制及其与含使役意义他动词的区别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动词体现事物的运动、变化等事件过程。运动等事件范畴各基本语义成分在英汉语中的语言体现形式是同中有异。英语中,运动动词常包容方式意义,词化程度很高;运动的路径及方向意义主要由非词化的方式,即由单独的动词附加成分来表达。汉语中,运动动词只对几种基本运动方式做概括区分,详细的方式意义主要由动词的附加修饰成分即状语来体现,词化程度很低;而运动路径及方向信息则常整合在动词中,因此,汉语动词在路径意义上词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自动词使役态与他动词的使用方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红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9(6):112-113
他动词构成的句子不考虑客体本身(有情物)的意志,主体对其施行的是强制性动作.自动词使役态构成的句子其特点是,无论是在主体允许下还是命令下的行为,其责任等都在于客体本身.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动词与自动词使役态的差异看作是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差异.他动词为直接作用,自动词使役态为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从汉英两种语言在“字”这一层面上的对比可以看出,汉字在经过数千年的变迁后仍基本保持着形义结合的特征,指出字的构成成分较为容易,而英语则走着与汉语截然相反的道路,在形义结合上单纯词几乎没有任何特征,成为隐性复合词,只能在显性复合词的层面上来体现意义的组合关系。从英汉词汇化比较可以看到,尽管两种语言有大致相同的构词趋势,即词语压缩和短语化,但是其具体表现形式却因各自语言体系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英语是借助于词素的灵活并接和从句的压缩来调整的,而汉语则利用词组的节缩和多音节化得以实现。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构词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对我们认识语言内部结构特点和跨文化交际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里都有丰富的词语表达不同的颜色。颜色词,作为民族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其基本意义是相似的,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其比喻和联想意义还存有多种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上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文章是将英汉颜色词放入文化环境中将其基本意义、比喻和联想意义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里都有丰富的词语表达不同的颜色.颜色词,作为民族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其基本意义是相似的,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其比喻和联想意义还存有多种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上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文章是将英汉颜色词放入文化环境中将其基本意义、比喻和联想意义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11.
姚吉刚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76-80
转类词(词语转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现象一直备受关注.词语转类是指不改变词的形态把一个词从一种词类直接转化为另一种词类,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对比英汉语中转类词的异同可以对英汉词汇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还可以加深人们对两种语言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减少跨文化语用失误,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2.
13.
日语五段动词的使役形为"未然形+せる",最近却出现了加强使役语气的"未然形+さ+せる"用法。使役变形中,一段动词和カ变动词需要在"せる"前加上"さ"。近几年,像"休まさせる"这样,五段动词使役形里频频出现"さ",语言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使役形的"さ入れ"现象。本文通过对"さ入れ"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五段动词里最频繁出现"さ入れ"现象的"やる"、"聞く"、"取る"等6个动词。同时,分析了"さ入れ"现象经常出现的会话场景及在每个场景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相似文献
14.
汉英使役语义语形表现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役”作为一个语义范畴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对于“使役”这种语义要素 ,汉英两种语言在寻找语言形式生成语句时 ,映射到句法上 ,有各种具体的表现 ,实现为不同的“使役”形式。这些形式以不同的形式标记来表现 ,而这些形式标记 ,在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形式到语义的语言识别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认知价值。从汉英两种语言对比的横向角度考察“使役”语义处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层次的语法形式 ,比较这同一种语义要素在汉英两种语言生成语句过程的表现上的异同 ,并分析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可以建立这两种语言中处于不同层次的语言形式在语义深层上的内在联系。这种深层语义上的内在联系在语言输入或曰语言识别特别是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人工或机械翻译活动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词汇的对比研究属于对比语言学的一项具体内容。对两种非亲属语言进行对比,其目的是深入认识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认识它们不同的一面.从而找出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对两种语言的词汇进行对比,目的是为了认识这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特点。本文主要根据词汇对比学的原理.对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和现代维吾尔语的复合词进行对比,深入探究各自的特点,并归纳两种语言中双音节词和复合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6.
17.
使役句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成立.根据谓语的自/他性质,归纳出4个句型,并根据[±有情]特征分析使役句成立条件.使役者和被使役者都是[+有情]或[-有情],使役句均可成立;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用助词'を',使役句可成立;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为[+有情].无情物作用影响有情物的行为时,使役句可成立.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二语习得领域关于词块的研究以及语料库用于教材词汇评析的发展状况;以语料库语言学的词汇语法作为理论支撑,在英语专业教材《综合教程》中找出与Coxhead学术词汇相吻合的动词,尝试以大型英语本族语者语料库COCA为参照,把这些动词的深度知识,如搭配词(Collocates)、类联接(Colligation)、语义趋向(Semantic preference)、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与它们在教材中的呈现样貌进行对比分析;以动词sustain作为具体的例子,把该词在整套教材中的呈现样貌与其在COCA中所呈现的深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期待能为语料库手段应用于英语专业教材分析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使役句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成立。根据谓语的自/他性质,归纳出4个句型,并根据[±有情]特征分析使役句成立条件。使役者和被使役者都是[+有情]或[-有情],使役句均可成立;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用助词‘を’,使役句可成立;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为[+有情],无情物作用影响有情物的行为时,使...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各国有不同的文化,同一动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表达的含义不尽相同。本文将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动物词的联想意义异同的三种情况,从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