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择常规数字测井中采用的三侧向视电阻率、伽玛伽玛放射性、自然放射性三种测井曲线,进行贵州岔河矿区龙潭组6、10、16等三层煤层进行对比.利用测井曲线连续性中的突变性和突变组合性规律,对它们进行对比,发现效果显著,为利用地质模型难以精确对比的龙潭组的三层主要煤层,开辟了对比的新思路,为该区煤层开发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常规数字测井中采用的视电阻率、人工放射性、自然放射性等三种测井曲线,进行吕凤区童子岩组第三段中亚段13、20、22、25等四层煤层进行对比,其思路是:利用测井曲线连续性中的突变性和突变组合性规律,对它们进行对比,发现其效果显著,为利用地质模型难以精确对比的P1t3-2、P1t3-1等四层主要煤层,开辟了对比的新思路,为吕凤矿区煤炭资源开发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常规数字测井中采用的视电阻率、人工放射性、自然放射性等三种测井曲线,进行吕凤区童子岩组第三段中亚段15、20、22、25等四层煤层进行对比,其思路是:利用测井曲线连续性中的突变性和突变组合性规律,对它们进行对比,发现其效果显著,为利用地质模型难以精确对比的P1t^3-2、P1t^3-1等四层主要煤层,开辟了对比的新思路,为吕凤矿区煤炭资源开发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目前煤田测井曲线资料利用率偏低的情况,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数字化、标准化,统计和分析曲线参数幅值,建立地质物理性质参数与相关度高的测井曲线属性参数之间相关关系,获得测井曲线参数单因素或多因素属性模型,可对岩煤层储气特征、岩层水文地质条件及岩石力学性质等特征进行辅助解释。淮南矿区1煤层采区解释结果表明:综合利用测井曲线分别求得的复合参数与煤层瓦斯含气量之间具有极高相关性,与煤层顶板岩石抗压强度具有中度相关性;借鉴Archie公式所求得的采区岩层赋水性与巷道揭露的赋水特征基本一致。该方法可为测井曲线资料再利用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分析了尼勒克煤田乌拉斯台煤矿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各段的地层特征,正对该陆相沉积,煤层变厚、变薄、分叉、沉积缺失,化石单一特点,采用煤层组合特征、标志性煤层厚度结构、煤层层间距、岩性变化规律、岩石物性测井曲线、煤质分析等综合对比手段。从而对矿区主采煤层的对比,指导矿区找煤工作。  相似文献   

6.
选择使用多种有效的煤田测井物性参数,分析和对比所有曲线表现的异常特征,从中发现煤层与围岩的突出特征,达到对目的层的定性解释。而煤层的定厚解释是在定性解释的基础上按各参数方法的解释原则进行,从中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性差异大,异常明显,煤层顶、底界面反映清晰的参数曲线来确定煤层的深度、厚度及结构,并以所选参数解释成果的平均值作为确定值。有时还利用各物性参数曲线异常的形态特征、标志层、对比方法,对个别煤层进行定位定论。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非放射性测井的Vτ影响的正演理论和误差公式。该结果对测井曲线的V_τ校正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对放射性测井率表电路的响应过程与同位素测井及测井曲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对同位素测井及测井曲线的综合解释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查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沙三段煤层、煤种、煤质特征,并为本区煤层气资源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依据,作者应用煤田测井曲线解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百余口油田钻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系统总结了褐煤、烟煤、无烟煤在电阻率曲线、密度曲线、天然放射性曲线和自然电位曲线上的响应,并据之对煤层及其厚度进行了重新确定;进而指出本区的煤种主要为长焰煤、褐煤、其次为气煤;同时,根据天然放射性曲线解读的信息,得出从南向北煤的灰分具有逐渐增高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测井曲线对比图是煤田地质勘探测井报告中的重要图件,它揭示了勘探区煤岩层的变化规律及煤层分布情况,直观、可靠,是煤层对比不可缺少的图件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利用ClogPro和MapGis制作测井曲线对比图的过程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跃麟 《科技信息》2012,(8):382-383
选择使用多种有效的煤田测井物性参数,分析和对比所有曲线表现的异常特征,从中发现煤层与围岩的突出特征,达到对目的层的定性解释。对于测井资料的进一步解释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泥岩、砂岩、粉砂岩、石灰岩等岩性和褐煤、烟煤、无烟煤等煤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的综合反映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志平 《科技资讯》2010,(12):65-65
采用特厚煤层标志层、煤层结构组合特征、岩性特征、测井曲线特征等多种方法,对吉日嘎郎露天煤矿岩煤层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煤系含煤层段沉积稳定,煤层组合特征明显,岩性变化有一定规律性,易于辨认及对比。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TLAB的煤田核测井信号小波滤波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测井技术在煤田测井中发挥了其它测井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确定煤层的埋深、厚度及结构上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优势.但放射性测井信号中的随机信号会导致测井曲线出现与地层性质无关的统计起伏变化;有时也会由于某种原因使测井曲线出现毛刺干扰,因此需要把这些统计起伏和毛刺干扰滤除,只保留反映地层特性的有用信息.文中根据小波滤波原理对核测井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为煤层的准确评价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每个钻孔的测井资料虽然只反映了该钻孔的地质剖面,然而各个钻孔的测井资料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研究和分析各个钻孔测井资料,找出其规律和特征,可以追索煤层和地层,研究煤层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推断地质构造.为达此目的,选择常规数字测井的三侧向电阻率( LL3),长源距伽玛伽玛(GGL),自然伽玛(GR)三种曲线,通过对滇东富煤地区长兴组、龙潭组2+1、7、9、11、13、16、23、24等煤层的测井曲线煤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测井曲线的异常幅度、组合形态、层间距及特殊标志进行煤层对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吉林高勒浩沁勘查区独立编号的煤层有26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7、8、9、10、18层。10、18层为本区最主要可采层。本区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白音花组上段,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岩系,共含2个含煤段。煤层对比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及测井曲线形态组合等为依据进行对比。本勘查区内的煤层沉积不稳定,煤层层数多,而且煤层结构复杂,各分煤层层位对比困难,但主煤层10煤和18煤全区比较发育,在测井曲线上反映的物性特征明显。因此以10煤和18煤层作为全区煤层对比的标志层,对比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小或消除同类测井曲线间的系统误差,统一研究区内同种测井曲线的刻度,提高测井解释精度和测井信息在全油田范围内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考虑研究区块地质实际和批量实施测井曲线标准化结果的统一性和操作便捷性,利用频率直方图法和趋势面分析法并采用GPT软件批量对研究区块井AC、RT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声波曲线套管标准值,通过计算孔隙度和岩心孔隙度对比、AC-RT等值图对比对标准化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标准化后其曲线合格率上升30%以上,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和准确性,对全油田实施测井曲线标准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田步令 《甘肃科技》2021,37(20):40-42
芦草台子勘查区处于甘肃河西缺煤地区,勘查区紧邻平山湖含煤区,属于平山湖矿区总体规划范围之内.但该区煤层多,煤层有分叉突变现象,岩煤层对比难度大.本次通过分析该区地层特征、煤层特征、构造特征,运用全区发育稳定的中侏罗统下岩组顶界的灰黑色粉砂岩或泥岩作为K1标志层;运用地球物理测井曲线上煤层均表现为低密度、高电阻、低自然伽玛和声速高异常的特征,各可采煤层测井物性特征不同等对比方法,结合邻区平山湖含煤区对比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对该勘查区内各可采煤层详细对比,确定了各可采煤层的空间位置,为报告编制和矿井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煤田测井的重要任务是煤层定厚解释、提供可靠的煤层厚度及埋深成果。由于测量技术条件的改变、方法探测原理和纵向分辨率的不同,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同方法测井曲线的煤层定厚解释必然存在一定误差,为衡量成果的可靠性,有必要限制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新的测井解释图版,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导出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对自然伽马与补偿中子测井曲线的校正公式;采用一种近似方法对密度测并曲线进行扩径和井壁不规则影响的校正;应用五点钟形函数或二次函数平滑滤波法,抑制或消除放射性测井曲线上的统计涨落起伏变化与其它测井曲线上的随机毛刺干扰;利用线性移动、扩展与压缩的方法,对测井曲线进行深度校正,使处理后的同一口井各条测井曲线有完全一致的深度对应关系。根据这些方法设计的测井曲线预处理程序,对几口井的实际测非曲线进行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再次证明测井曲线的预处理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学孔煤炭普查的工程实践,结合相关地球物理资料,对学孔煤炭普查区进行了简要的煤层对比方法及特征分析,主要涉及到:标志层对比法、煤层顶底板岩性对比法、煤岩特征对比法和测井曲线特征对比等方法,运用上述方法,使各煤层易于对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滔  李瑞  杨孛 《科技资讯》2009,(1):240-242
介绍了一种基于最优化测井解释结论的定量曲线重构技术。常规曲线重构通过定性结合电测曲线与放射性曲线,突出了储层差异,但传统的曲线重构算法,往往与定量的反映地下地质信息形成矛盾。本文利用最优化测井解释各矿物体积含量,从地层组分含量的角度重构测井曲线,既突出了储层差异,同时保证了所反映地质信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