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粉喷桩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水泥土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粉喷桩的工程应用范围、设计方法,设计参数的确定;施工设备的特点、操作要点及粉喷桩的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的加固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峰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24(2):109-111
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介绍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4.
江河、湖泊堤坝地基一般属软土地基,大多没有经过地基处理,在高水位下容易发生管涌、滑坡等渗透变形,危及堤坝的安全。堤坝地基渗透变形与地基塑性变形有密切关系。在堤坝防渗加固工程设计中应当重视塑性变形分析。本文针对江河、湖泊堤坝塑性变形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堤坝稳定分析中有限元塑性变形分析法和一点应力最小安全系数法是目前塑性变形分析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工程实际中我们经常会遇见软土地基,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概况地讲主要有堆载预压法、置换法、排水法三类方法处理,本文对以上方法的适用范围、特点、施工工艺进行阐述,供工程界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行业的壮大和发展,新建的工程项目遇到了更多的不良地基,其中软土地基问题尤为明显。软土地基是一种强度较低、透水性能薄弱、压缩性较高的不良地基,如果建筑软土地基没有处理好,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建筑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为建筑物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地基条件。 相似文献
7.
伴随近几年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工程建设在软土地基处理方面也有了一些进步,然而关于软土地基的质量及使用性能等方面问题却缺乏了必要的稳定性.从现代化工程建设的功能划分和技术特征来看,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在技术处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实现对加固措施的及时优化.该文从软土地基的特点出发,就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软土地基,对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举例并提出相应的一些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软土地基条件下采取不同的加固处治方案,介绍既满足设计要求,又经济、方便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介绍了粉喷桩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水泥土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粉喷桩的工程应用范围、设计方法,设计参数的确定;施工设备的特点、操作要点及粉喷桩的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粉喷桩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水泥土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粉喷桩的工程应两范围、设计方法,设计参数的确定;施工设备的特点、操作要点及粉喷桩的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14.
现今工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有许多方法,当公路由于其地基的特殊性,在处理软土地基时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就结合软土地基的特性,以及工程对地基的要求,合理的选择处理公路软土地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浅谈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事业的发展必然带动公路建设项目的开展,从我国地理角度来看,我国软土地分布十分广泛,对于沿海和南方地区更为广泛。目前,由于一些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造成我国的北方地区土壤长期受水泡,软土现象也逐渐大面积形成,软土现象的出现将会给公路带来极大的破坏,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分析了公路软土地基的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桥梁建筑物总是很难绝对避开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由于本身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沉降量大、渗透性小、强度低、滑动稳定性差等客观原因,容易使桥梁墩台倾斜、梁端顶死、桥面线路严重变形;涵洞基础沉陷,管节拉开漏土、路基土方塌陷,中断行车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确保桥梁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研究桥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雪烈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4):225-226
介绍了处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的方法,如表层处理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和置换法,根据不同软土地基采取不同的经济适用处理方法,也可选用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