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规律之二:农稳粮足天下定是历代王朝鼎盛的共同特征 “春秋第一霸主”的齐国:齐桓管仲“置金”奖农。 公元前685年,管仲改革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在改革中,他十分重视发展农业,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把民之贫富作为估价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所谓“观民之有余及不足,而存亡之国可知也”。为此,他制定了一套奖励农业的措施:凡“民之能明于农事者”、“民之能繁育六畜者”、“民之能医民之疾病者”、“民之知时者(知某年有灾谷不登,某年无灾谷可丰)”、“民之通蚕桑,使蚕不疾病者”,分  相似文献   

2.
贾宝玉是曹雪芹倾其全部心血所创造的杰出的悲剧典型。脂砚斋称“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古今所有小说传奇中亦未见这样的文字”,但“合目思之,却如真见——宝玉”,因而感到有许多“囫囵不解”而定评为“今古未有之一人”。对于这样一个绝代的艺术形象,要完成它的最后几笔的刻划,其困难之大是难以估量的。高鹗续完四十回书,基本上遵照原作者的意图,让其主人  相似文献   

3.
苏轼者,启山林手也。探索其创造奥秘以取得强劲借鉴,是每个学者孜孜以求的事情。苏轼论创造个性所应具备的七要素,是在总结前人(曹丕、陆机、刘勰等)论述的基础上,特别是依据他本人独创的实践经验所概括出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命题。一、“才”:苏轼很强调“才”的作用:“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有望其成。”二、“气”:苏轼特别强调“气”的创造活力和威力。他继承了孟子“浩然之气”的说法而又有所发展,他认为“气”是一种“盖天下”而“出万物之上”的至刚至人的精神状态,并指出它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关键要素。三、“识”(即“学”):苏轼认为要想成其非常之功,需要有非常之识度。他把“识度”置于“智术”之先,可见他对“识”的重视程度。四、“意”(同“理”或“道”):苏轼突出强调创作过程中的“以意为主”。“意”,指表现对象所包含的思想和义理,是作品的灵魂,是一篇之关键,居先驱地位。五、“志”:谓作家立身行事之决心和志气,亦即指理想。苏轼论士人的“才”与“气”,皆从“志”入手。六、“节”:苏轼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对“节”的无比重视,直接否定和批判了曹丕不重“名节”的观点。七、“艺”:指艺术创作中所必须具备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为了倒萨战争,可谓蓄谋已久,用心良苦,在谋略上无所不用其极,其中尤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策最为险恶。在诸多的外交、军事谋略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策堪为名列前茅了。它以其阴险狡诈、易售其奸而闻名于世,师法者颇众,即令是外国人,也有将之奉若神明的。  相似文献   

5.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言行和思想一致,实事求是,它是人的基本美德,是做人的根本。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强调做人要“敬事而信”、“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6.
病科学     
谨此小小者 ,献吾区区一以庙堂之芹 ,赤诚之心 ,随时盼望采纳。且夫天地之间 ,有黄老之道 ,包括自然、社会而有余。自然科学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劳动而已 ,“天演论”、“进化论” ,何能外乎于此。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尽是支离者也。道也者 ,“有无”者也 ,举例其中曰 :一、没有“有”就没有“无” ,反过来说 ,没有“无”也就没有“有”。有和无是一体的。二、有就是无 ,无就是“有”。以刚强柔是刚为刚 ,以柔克刚是柔为刚。三、“有”就是“有” ,“无”就是“无” ,不然就不存在“有”“无”两个字。以道方之“科学” :一、没有科学 ,…  相似文献   

7.
苏轼者,启山林手也。探索其创造奥秘以取得强劲借,是每个学者孜孜以求为的事情。苏轼论创造个性所应具备的七要素,是在总结前人《曹丕、陆机、刘勰等)论述的基础上,特别是依据他本人独创的实践经验所概括出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命题。一、“才”:苏轼很强调“才”的作用:“夫欲有所立于天下,击搏进取以求非常之功者,则必有卓然可见之才,而后可以望其成。”二、“气”:苏轼特别强调“气”的创造活力和威力。他继承了孟子“浩然之气”的说法而又有所发展,他认为“气”是一种“盖天下”而“出万物之上”的至刚至人的精神状态,并指出它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关键要素。三、“识”(即“学”):苏轼认为要想成其非常之功,需要有非常之识度。他把“识度”置于“智术”之先,可见他对“识”的重视程度。四、“意”(同“理”或“道”):苏轼突出强调创作过程中的“以意为主”。“意”,指表现对象所包含的思想和义理,是作品的灵魂,是一篇之关键,居先驱地位。五、“志”:谓作家立身行事之决心和志气,亦即指理想。苏轼论士人的“才”与“气”,皆从“志”入手。六、“节”:苏轼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对“节”的无比重视,直接否定和批判了曹丕不重“名节”的观点。七、“艺”:指艺术创作中所必须具备的技巧、方法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才华。苏轼强调一个优秀作家必须同时“有道有艺”,两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8.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学说之一。它奠基于先秦,发端于庄子,本是关于言意矛盾的哲学论说。魏晋南北朝时由陆机、刘勰等引进文学领域,到唐代经皎然、司空图的进一步阐发,遂作为文学理论确立下来;至宋而后蔚为大观。此说的基本精神在强调“意”有“不可言传”者,艺术美的妙境也有“不可言传”者,只有用“意会”手段方能捕捉。如梅圣俞所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而诗中“难写之景”、“不尽之意”只有“靠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  相似文献   

9.
秦汉以前的诗歌,以直抒胸臆者居多。随着诗歌创作实践和创作理论的发展,诗歌的表现手法愈来愈丰富,标志着汉代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便以其崭新、优美的艺术风姿卓然高标于当时的诗坛之上。对于其卓越的艺术性,不少文论家都有高度的赞美之辞。刘勰《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誉之为“惊心动魄”、 “一字千金”,谢榛《四溟诗话》说“《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平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  相似文献   

10.
关于《庄子·天地》篇中“象罔”概念,自古以来训者甚众。有从中国传统“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其理解为“似有形而无其形质”的一种“虚象”;也有从“无”的角度将其作“无心”“无形迹”之解的。结合前人“象”与“无”的双重阐释视角,将“象罔”概念作“无心”与“几微”之象加以理解,即以“无心”之状态得“无心之象”而后才能得“道”,同时这一“无心”之象其本身也是一种“几微”之象,是在获得庄子所言“玄珠”之前的一种萌兆。  相似文献   

11.
就外延看,“形”指有形,“象”既可指有形,也包含无形。从实质层面看,形是既成而不能变化者,象是能变化者。形偏于“形状”义而不及内在之生机、生命、精神。或者说,形之内无“对”,形只与形之外的他者相对,形的动因往往被理解为形之“上”者、“前”者。象皆有“对”,即内含相反相成之“对”,故而“象”既指外形,也指内在之质、生机、生命、精神。形与视觉对应,象则是对内外之形的精神(对“感”)呈现。“象外无道”,及“形上”“形下”等观念正基于形与象内涵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论书法艺术     
<正> 古代书家有所谓“书者,心之迹也”的说法,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起到“发人意气”的作用。明代祝枝山说得更具体,认为“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人的喜怒哀乐的内心感情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书法都无法达到的境界。而中国书法竟何以有如此的神妙和魅力呢?形象美我国文学的产生,基础是“象形”。最初,“写字就是画画”(鲁迅语)。汉字的  相似文献   

13.
外交之术,贵在不定。外交策略,虚实术实为其首。《孙子兵法》十三篇,专有《虚实篇》论其详。孙子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虚实术的核心。军事如此,外交亦然。外交斗争能“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这是常用的外交虚实术。17世纪时瑞典首相奥克生斯汀说,外交者。“将无作有,将有作无”,肯定不存在的事,否定已存在的事。赫鲁晓夫时,苏联的军力逊于美国,赫便动辄咆哮,时唱高调,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用皮鞋敲打桌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试用)语文第五册,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吾宁乐之”的“宁”字,课文注解释作平静之义;教参译此句为:“即使烂死在沙泥里,我也把它当作一种快乐”。我以为把“宁”释作平静,是不正确的。首先,此文是韩愈的自荐之作,文中他以有“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之能,但一时不  相似文献   

15.
书法的化境     
所谓化境,佛经上指可教化的境域“十方国土,是佛化境”。而书艺上则指造诣到精妙的境界,可与造化媲美。它属书法的意境范畴。评书常日佳境、妙境、灵境等,不若吾言“化境”二字更为贴切。化境乃书家风格成熟,美学思想贯穿其中,技进乎道的完美体现。在书艺中能体现出贯穿艺术─—人生─—宇宙的和谐统一的“一画”。石涛的”一画论”对我们有所启发:“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报”。“夫一画,含万物于中”。“一画者,字画先有之根本也,字画者,一画后天之经权也。”[1]化境是书家超越自我、人书俱老的完美体会。评判一个书家是不…  相似文献   

16.
说诗经《卷耳》篇主人公即采卷耳者,最有影响的是朱熹的《诗集传》。在《卷耳》首章四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下朱熹曰:“赋也。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故赋此诗。托言方采卷耳、未满顷筐,而心适念其君子,故不能复采,而寘之大道之旁也”。(引见《诗集传·卷耳》,重点号是笔者所加,下同)朱熹对“赋”有特定的解释,他在《葛蕈》首六句下第一次出现所谓“赋”下释“赋”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直言”,就不是“曲言”,亦不是“隐  相似文献   

17.
一、为+之+动“为”作介词,《马氏文通》谓“司名者其常,司代字则‘之’字居多”(见该书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271--272页)。故今就“为”之司“之”字者而言。 (一)“为”解“因”,读“weì” (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庖丁解牛) (2)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遂之生。(芙蕖)  相似文献   

18.
一、趣味性在历史课教学中的作用刘知几在《史通·自叙》中说:“夫其书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以穷王道,下掞人伦,总括万殊,包吞千有。”他认为历史是包罗万象的。事实确是如此。古今中外,沧海桑田,历史现象、事件、人物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展示了历史发展的个性、特殊性;而历史是有规律可循,又具有共性、普遍性。所以历史本身是丰富多采、饶有趣味的。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就是指史实本身具有的情趣和意味,它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兴趣、有吸引力,从而能启迪思想,使人受到教益。趣味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之者。”历史课教学具有趣味性,就能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觉积极地学好历史科学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同时兴趣和注意  相似文献   

19.
南宋初年之和议,其是非曲直,正史早有定论,而野史稗乘却聚讼甚夥,为秦桧傅粉者亦多。如王明清曾谓宋金“卧鼓灭烽逾二十年,此桧之功不可掩者也。”①丘没认为,“南宋再造,桧之力也。”②近年大陆更有论者拾王、丘牙慧,著翻案文章,以主和为是,谓能“审时度势”,而以主战为非,谓其“秉持义理。”又以“抉隐发微、正本清源,还真相于后世”③为标榜,实则以末势心态,故作议论之高奇,矫饰昏君佞臣之劣迹耳。南宋初年赵构有过三次“屈己求和”,即建炎求和、绍兴和议、壬戌之盟,每次求和又各因两军战伐有进退而达不同结果。本文以…  相似文献   

20.
孙奇逢“独宗《十翼》”、特重“变通趋时”的 《易》 学思想, 不仅是唯物的、辩证的, 而且有着强烈的使命感, 其谓 “后天之 《易》 专为先天吉凶未露”的命题,就已准确地指明了这点; 尤其谓 “吉凶者以正而胜不论吉凶”的命题, 则给人生随时, 不惧刀山火海而堂堂正正做人, 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人生随时, 要前进, 就得“神理主中”,“因时而惕”, “悔吝在心”, 不仅要知“一念之善”而行之, 而且要知“一念之不善”而不复行之, 不断地“要尽人事以回造化”, 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