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废弃烟叶中提取混合氨基酸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寻找一条合理的从廉价的废弃烟叶中提取混合氨基酸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用强酸性阳离子树脂提取氨基酸,收集所有的洗脱液可得到16种氨基酸,平均收率为32.86%;而分段收集洗脱液,前一部分可得到17种氨基酸,平均收率为22.3%,后一部分可得到12种氨基酸,平均收率为0.349%。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田菁下脚粉经酸水解、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等工艺,制得的混合氨基酸粉,其中支链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较低,用于肝硬化病人的食品添加剂中,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由于原料价格低廉,目前尚未很好开发利用,本文的初步工作,为田菁下脚粉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酶法提取松针中的天然香料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纤维素酶(CE)法提取松针中的天然香料,确定了酶法提取松针叶中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与普通的水提取法相比,酶法具有提供条件温和,撮率高等优点,撮率可以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松针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通过比较3种松针及不同溶剂提取的原花青素的得率,选定水提法作为工艺优化的提取方法,其中湿地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水提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50 m in,pH为4.0,料液比为1∶14,该条件下提取湿地松松针中原花青素的得率为(33.415±0.286)mg/g.  相似文献   

5.
松针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松针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比较3种松针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总黄酮含量,筛选出水提法作为工艺优化的提取方法,湿地松松针中总黄酮含量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各因素影响松针总黄酮提取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酸碱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并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100 ℃,提取时间为3 h,酸碱度为pH 10.0,料液比为1 ∶ 14.最佳工艺条件下湿地松松针总黄酮的得率为(5.474 3±0.013 1)%.  相似文献   

6.
以乙醇为溶剂, 利用超声辅助法提取红松松针中的多酚类化合物, 考察了乙醇的体积分数、  液料比(V(溶剂) ∶[KG-*3]m(松针))、 超声波功率、 超声温度及超声时间等条件对松针多酚提取质量比的影响, 得到了最适提取条件. 结果表明, 与传统有机溶剂回流提取法(醇提法)相比, 在最适提取条件下, 超声作用可以使提取时间缩短3 h, 提取的质量比达到52.97 mg/g, 提高了25.76%.  相似文献   

7.
茜草籽实中氨基酸的提取分离及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茜草籽实中氨基酸的提取分离及测定研究陈战国刘谦光耿征唐纲岭(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2;第一作者,男,35岁,工程师)茜草(RubiacordifoliaL.)为茜草科茜草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很广.其根可入药,用于活血、止血、化疼及妇科血崩、...  相似文献   

8.
松针中山奈素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马尾松松针中的山奈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用薄层层析法(TCL)法进行了定性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松针中含有山奈素,且水解前的含量为0.22%,水解后的含量为0.42%.  相似文献   

9.
溶剂萃取法提取氨基酸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为萃取剂,从沉淀胱氨酸后的毛发水解母液中提取复合氨基权。萃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组成P204(0.75)-磺化煤油(0.15)-乙基己醇(0.10),室温,初始水相的pH值为2.5;用去离子水反萃取,萃取及反萃取的理论级数分别为8级和9级。  相似文献   

10.
以盐酸为提取溶剂,通过加热回流对草乌中氨基酸进行提取,确定了氨基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组成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提取时间6 h,盐酸浓度8 mol/L,提取温度90℃;草乌中含有16种氨基酸,质量分数为7.68%,其中必需氨基酸6种,占氨基酸总量的29.62%.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成熟合子胚为起始材料,经过0.1%升汞溶液7~9min消毒后,接种于WPM培养基上,在温度26℃,光照强度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16 h/d的条件下培养得到无菌苗.采用无菌苗的各器官作为外植体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的研究,结果显示,以幼茎为外植体,在含GD 6-BA 4.0 mg.L-1 NAA 0.10 mg.L-1 0.3%~0.4%活性碳(CA) 500 mg.L-1水解酪蛋白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到93%.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在崇义县设置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和马尾松天然林固定样地,连续5年监测雨雪冰冻灾害对其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雨雪冰冻灾害后的5年内,人工马尾松林受害比天然马尾松林严重。2块样地乔木层植物阳性树种马尾松和枫香木(Liquidambar formosana)数量都减少了,中性和耐荫的树种数量增加。乔木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小,丰富度指数增减幅度不超过0.3,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超过0.2。2块样地林下植物物种种类变化较小,增减都为1种;林下植物数量增加较多,主要是铁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增加,其株数占50%以上,盖度超过了60%。2块样地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很小,丰富度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减的幅度都不超过0.2。  相似文献   

13.
用酸解法(盐酸和硫酸)在有回流装置的反应器置恒温甘油浴装置的条件下水解啤酒酵母,制取混合氨基酸,与稀土化合物反应后,得到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盐酸酸解法的特点是向水解液中加入稀土氧化物,中和大部分酸并用赶酸法除去余酸,硫酸酸解法的特点是直接用石灰乳中和水解液中的酸.  相似文献   

14.
陈芳  胡珍珠 《河南科学》2007,25(3):389-390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稀土铒盐与甘氨酸(Gly,)组氨酸(L-His,)脯氨酸(L-Pro)形成配合物的组成及平衡常数,从而研究了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的稳定性,并用DFT-B3LYP方法和6-31G(d,p)基组计算了氨基酸中相关原子的净电荷,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稳定性主要受配体空间位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 pH 法测定了镧和天门冬氮酸在水一二甲基亚砜、钕和甘氮酸在水一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中的配位常数.测定精度为±0.01pH 单位.通过加入一定量硝酸钾溶液维持溶液的离子强度(0.10mol/L).测定时采用氮气氛保护并保持温度变化不超过±0.2K,利用配位常数计算了这些配合物在混合溶液中的△G°、△Ⅱ°和△S°.  相似文献   

16.
以南京溧水林场25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对象,对6年前实施了弱度(25%)、中度(45%)、强度(65%)间伐的各处理样地土壤酶活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间伐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不同间伐强度对土壤酶的提升效果不同.弱度间伐在10月和12月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提升效果最明显,在12月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提升效果最明显,其余以中度间伐的提升效果较为明显.对2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而言,中度间伐可提高林地土壤酶活性,促进马尾松对林地养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主动Lamb波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中,监测信号的质量易受到环境参数变化以及人为操作误差的影响。在分析Lamb波传播特性以及主动Lamb波结构损伤监测技术原理基础上,研究采用波包分解方法获取Lamb波损伤散射信号。通过相关运算,从损伤结构响应信号中分离出健康响应信号部分,实现损伤散射信号的获取。给出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结合时间反转损伤成像监测方法,在真实环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结构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与传统损伤散射信号获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消除环境参数变化等误差对监测信号带来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马尾松松针中的莽草酸进行含量测定.马尾松松针原料以蒸馏水为提取溶剂加热回流进行提取得样品供试液.色谱条件为:Shodex Asahipak NH2(5μm,4.6 mm× 250 mm)色谱柱;乙腈-2% H3PO4 (80∶ 20);流速0.8 mL/min;测定波长213 nm,柱温40℃.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4.08-24.48 μg/mL(r2=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为1.230%(n=9).莽草酸的保留时间约为5.85 min,含量为3.20%.此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马尾松松针中莽草酸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实证会计研究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会计研究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80年代成为主流,是当代会计学研究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总结探讨了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的标准范式以及在我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经过8年(1983—1991)的试验研究,证明在强度疏伐的马尾松中龄林下混交火力楠是相宜的。既缓解种间营养空间竞争的矛盾,促进了林木的生长;又有利于林地改良。使混交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总数、呼吸代谢强度、酶活性、土壤孔隙度、持水量和养份元素含量都高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