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层吸波体优化设计的单纯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用于多层吸波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单纯形优化方法,借助这一方法可以实现对多层吸波体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多层雷达波段吸波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层吸波涂层的反射率计算及优化设计2个方面介绍了多层吸波材料理论的研究进展;从阻抗匹配型和阻抗更迭型2个设计方向概括了国内外多层吸波材料研究的主要试验成果;指出了多层吸波涂层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如涂层厚、质量大等问题以及吸波材料发展的复合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多层吸波涂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波段多吸收带超材料吸波体设计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连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3):8998-9001,9025
基于开口电谐振环结构,设计了多吸收带超材料吸波体结构单元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结构单元在5.205 GHz、10.628 GHz、17.559 GHz和24.896 GHz出现了4个吸收峰,吸收率最高为99.7%、最低为90%。当入射角度达到50度时,吸收率仍能保持在83%以上。在开口电谐振环级数增加的情况下,吸收峰的数目将会增加。这些优点使结构单元在频谱分析和多谱成像等领域表现出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单层手征性平板微波吸波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单层手征性平板微波吸波体的研究,报告了微波反射率对电磁波频率的依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此种吸波体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这意味着手征性材料是一种良好的微波吸收材料,此外,本文报告了电磁波通过手征性材料时,电磁波偏振面的旋转现象。  相似文献   

5.
研究电磁波在单涂层吸波材料中的传输特性及其单层吸波材料的设计原则,从而导出了电磁参量匹配的通用解析式。  相似文献   

6.
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导了各向异性吸波材料的反射系数公式;通过理论分析讨论了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由各向异性吸波材料的反射系数公式可导出各向性吸波材料的反射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7.
雷达吸波材料对斜入射电磁波的反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电磁场理论出发导邮了电磁波斜入射时多层RAM的反射系数公式;讨论了所导出公式与其他反射系数公式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电磁波的入射角、极化状态等对反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实现宽带吸收是超材料吸波体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此设计了鱼刺状宽带超材料吸波体,采用商业电磁仿真软件Microwave studio CST对超材料吸波体的吸收性能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鱼刺状超材料吸波体可以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实现电磁波的高吸收,在89.68~94.36GHz之间吸收率保持在90%以上.结构单元具有简单、较容易制备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超材料吸波体具有超薄和强谐振等特点,可用于高灵敏度传感。设计了微波段可用于检测介质折射率的超材料吸波体传感器,通过仿真设计和参数优化,得到了工作频段内单频点谐振、高吸收的吸波结构,分析了其吸波机理。吸波体表面加盖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板,会导致谐振吸收频点发生不同幅度的频移,经分析,当介质板厚度大于2mm时,谐振吸收频点偏移仅与待测板折射率有关。通过对仿真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谐振频率与折射率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并分析了传感器的性能,最后实验验证了二者的函数关系。设计的超材料吸波体传感器灵敏度达到了1 592MHz/RIU,FoM值达到7.026 9/RIU。  相似文献   

10.
由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导出了各向异性吸波材料的反射系数公式;通过理论分析讨论了各向异性吸波材料对电磁波的反射特性;由各向异性吸波材料的反射系数公式可导出各向同性吸波材料的反射系数公式.  相似文献   

11.
该文指出电磁波吸材料和电磁波吸收体是二种不同的概念。分别讨论了它们的工作机理及描述其性能的物理量。电磁波吸收材料通常分为二类,一类是电损型材料,另一类是磁损型材料。一般来讲,电磁波吸收材料本身并不能吸收入射的电磁波而不反射它们。改进反射特性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电磁波吸收体。利用材料的电或磁损耗以及传播过程中的多次反射特性,电磁波能被材料吸收而不产生反射。  相似文献   

12.
吸波材料电磁参数的理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雷达工作原理和等效电路法,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提高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所要满足的两个条件:第一,为了尽量减少雷达波在涂层表面的反射,要使得吸波涂层的相对复介电常数(εr)和其相对复磁导率(μr)尽量接近;第二,为了尽可能多地使进入到涂层内部的雷达波受到衰减,要尽量提高吸波材料的εr″和μr″.  相似文献   

13.
利用True-Basic结构化和模块化的特点,在PC微型计算机上模拟有阻尼动力吸振器的调频过程和参数的优化,同时在程序中增设了屏幕界面和用图形动态地显示最佳阻尼曲线的各种特性状态,对有阻尼动力吸振器的设计及辅助教学是一种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机械产品设计过程中各种设计信息的模型化方法,着重讨论了产品概念设计中的机构运动模型、机构结构模型和装配简图模型之间设计信息的传递和迭代,装配图和零件图之间存在的双向联系:通过零件的装配定位求解和图形轮廓搜索、图形裁剪运算可以实现从零件图到装配图的信息转换;通过产品设计信息的继承可以实现装配图中零件图的自动拆卸.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理论及专家系统与现代CAD技术,成功地开发了龙门铣床进给箱传动方案设计智能CAD系统FBSICAD.通过对传动方案设计的分析,提出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该系统的控制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智能CAD系统的知识库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识库的设计目标,对其组织结构和索引机制进行了形式化表达,研究了知识库的组织形式对推理方式的影响,最后讨论了知识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机械CAD技术与CAD基础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CAD技术的发展和CAD教学现状。探讨依据专科特点,侧重应用能力培养的CAD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计算机辅助中深孔炮孔设计微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原理,同时,也介绍了的功能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速度特性图、示功图是车辆减振器的重要动力特性参数,本文设计了一种机械式速度试验机.为克服传统的机械式试验机磨损快、滑块质量过大的缺点,设计了特殊的润滑与密封装置;同时广泛采用弹性铰链以消除联结间隙,大大降低了噪声.本机还设计了慢速装置(0.05m/s)以测量滑动摩擦力. 用本试验机对三轮汽车减振器进行实测,结果表明本系统测量可靠,操作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