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尝试构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4个维度选取了28个指标,经AHP方法给指标赋权,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1990~2005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各维度间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逐年增高,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4个维度间协调度得分却在逐年下降;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等维度呈可持续发展态势,人口维度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据此认为,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口、经济、资源生态和社会伦理的协调发展;迅速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图3,表2,参13。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林西县生态经济分区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内蒙古林西县16个乡镇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所选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从26项指标中筛选出7项综合指标,消除了由于各因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噪音干扰,降低各因子之间的重叠性.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区划分的相似性原则、区域共轭性原则和自然区域完整性原则,运用灰色星座聚类法对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聚类分区,林西县生态经济系统可以划分为3大区域:中东部河谷平川粮食经济作物区、中南部低山丘陵牧粮综合发展区及西北部中山牧粮果水保林区.排序检验的结果表明聚类结果基本正确,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农业生态经济类型的客观状况.最后,根据各分区不同的生态经济特征,对各区的开发对策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评述.图1,表5,参6.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长江三角洲农牧系统生产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集成 ,将农业生态经济分区、农牧系统综合评价等应用模型与 GIS进行集成 ,构建了农区农牧系统生产力综合评价系统 .采用该系统把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经济划分为 3个区 :北部经济次发达区 ( I区 )、中部经济发达区 ( II区 )和南部经济次发达区 ( III区 ) .同时 ,对长江三角洲农牧系统生产力进行综合分析 ,发现长江三角洲农牧系统的生产力具有大幅度提高的潜力 ,并存在显著的空间梯度差异.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退耕还林工程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土丘陵退耕区米脂、安塞和吴起三县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测算该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退耕区生态资源与农业生产耦合处于一种中度协调发展态势,并没有实现完全匹配与协调发展;2)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有序耦合产生了抑制作用,表现为退耕还林对农户生产结构调整激励不足.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有必要考虑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引导农户建立与生态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协调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考虑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纳入退耕还林工程,以提高生态脆弱区的适应能力.该研究为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农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能值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方法无法合理评价生态经济系统内不同种类的能量或物质真实贡献的局限性,引入生态经济学的能值分析方法,以能值为量纲核算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及货币流,建立能值指标体系,量化、评价系统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程度,为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郑州市实例应用显示,郑州市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可持续指标为0.82,处于消费型阶段,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为83万人,远远低于实际人口数,水资源压力很大,郑州市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尚未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做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效益水平低下引发了资金外流,土地抛荒,人才外流和贸易条件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前制约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对种植业生产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状况,农村经济环境状况和国民经济环境状况进行系统的辨识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科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科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问题,建立了科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科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生态经济效率旨在预测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经济业绩的影响,以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寻求环境业绩与经济业绩的双赢。传统业绩评价模式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所期望的能评价经济业绩与环境业绩的综合影响,而本文所设计的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系统更具优势。本文在深入阐释生态经济效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系统的设计框架,设计了环境业绩和经济业绩两类评价指标体系,介绍了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系统的具体应用,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江苏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江苏农业系统能值产出效率较高,运行状况居于全国较好水平,但仍处于石油农业发展阶段。为了促进江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能值投入结构,增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逐步减少石化能源的投入。图1,表4,参13。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农业生态安全定量评价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陕西省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的综合指数评价法对陕西省农业生态安全从时间尺度上(1995~2004年)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趋势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内的农业生态安全综合水平在不断提高,但10年来一直都处于很不安全的状态.简析了陕西省农业生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其发展的对策.图4,表3,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