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叠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为例建立了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理论的熵值法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针对该省67个市县样本进行了农业经济发展各个层面的指数构建和等级划分;在总体层面,以及5个状态层面(农业自然基础、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民生活、农业经济稳定性)上,对各个指数进行了6个方面的空间叠置分析,对各市县不同层面潜力的发挥状况做出数量评估,为不同级别的农业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客观的数量依据。图7,表1,参4。  相似文献   

2.
广西来宾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宾县是广西馆个干旱县市的典型代表。本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广西来宾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诊断,提示系统内部的实质,提供系统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决策依据,增强系统的抗灾能力,促使来宾县以及其他干旱市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能值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方法无法合理评价生态经济系统内不同种类的能量或物质真实贡献的局限性,引入生态经济学的能值分析方法,以能值为量纲核算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及货币流,建立能值指标体系,量化、评价系统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程度,为区域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郑州市实例应用显示,郑州市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可持续指标为0.82,处于消费型阶段,水资源人口承载力为83万人,远远低于实际人口数,水资源压力很大,郑州市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尚未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计算了陕西省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05年陕西省能值密度为5.02×10^14sej/hm^2,人均生态足迹为4.4810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7881hm^2,人均生态赤字达到3.6929hm^2,这说明2005年陕西省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图1,表3,参10。  相似文献   

5.
农业系统地域多年开发的生态经济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所引文献[1]中静态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在有限投入条件下,对农业系统地域进行多年滚动开发的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规划、与生态经济规划模型,依据模型,可制定出开发期内优化的逐年开发规划,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界壳论—研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边界的一种新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系统边界研究的新理论-界壳论的总体特征及其方法论。作者认为,作为生态经济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利用界壳理论研究系统的边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8.
都市农业是城市文明时代农业发展的崭新理念,人们开始跳出农业、农村框架,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定位农业,都市农业已逐渐被纳入到城乡总体规划中,其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异规律。选取北京郊区13个涉农区县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构建出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经济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3方面出发,基于GIS空间分析软件对北京都市农业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功能分区。结果发现,北京都市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空间结构,有着不同的功能导向、区位选择和发展模式。因此,各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需要根据其不同的空间分异规律,来制定出各自不同的演化机制和空间发展战略。图2,表4,参12。  相似文献   

9.
基于承载力的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顺利  周科平 《系统工程》2007,25(8):119-123
矿区生态承栽力和生态弹性力与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密切相关。分析了矿区生态承栽力和矿区生态弹性力的内涵,以矿区生态承栽力、生态弹性力作为矿区生态系统的状态因子,矿区资源经济开发活动强度、资源经济开发速度作为矿区经济系统的状态因子,建立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的动力学模型。对环境资源掠夺性经济开发、环境保护性经济开发两种开发方式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人类经济开发活动方式对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趋势具有重要影响,并提出应用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社会手段对矿区生态经济演化系统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0.
11.
东北地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分异特征及其空间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北地区110个商品粮基地县为例,构建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依据Q型聚类结果划分强可持续生产能力型、较强可持续生产能力型、较弱可持续生产能力型、弱可持续生产能力型和极弱可持续生产能力型5种空间类型。为促进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图1,表3,参7。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农业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福建省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将大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看待,了解其子系统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自80年代以来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并对各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协调福建省农业PRED系统的对策和措施,以实现农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图2,表2,参8。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生态占用的产出效率这一与经济指标紧密结合的指数来表征地区单位GDP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强度,并对2003年各省生态占用的产出效率进行了计算,阐述了中国生态占用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异格局,表明:生态占用的产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在地域上存在东、中、西格局;这一指标与人均GDP、地区R&D经费支出、人均能源消费量、第三产业比重密切相关,且影响力依次减弱;基于对生态占用产出效率的认识,我国可持续生态调控中同样面临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图3,表3,参17。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指标权重,对吉林省2005年49个市县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各市县综合评价数值,将其划分为经济发达、次发达、中等、欠发达和落后等5种经济类型区,并分析了各经济类型市县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讨论了吉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表2,参16。  相似文献   

15.
水口水电站仿真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水口水电站建立仿真系统的必要性。在全面介绍水口水电站仿真系统的软、硬件的同时、着重阐明它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特色、准确、完整的数学模型是该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全范围的仿真、全工况的培训。仿真系统既可用于培训,还可以用于运行指导。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龙岩市俗称闽西,全市7个县(市、区)。1991年初,以生态思想为指导,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同步大规模制定了农村经济(或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经过了几年的实施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7年已有6个县(市、区)、117个乡镇、1587个村、143.9万户,3/4的农村人口基本实现了小康。1998年全市基本实现小康后,将开始逐步向实现农业现代化迈进。在龙岩市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持续农业思想为指导,应用系统工程原理,通过现状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和提出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龙岩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龙岩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森林植被潜在生产力的估算及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Lieth-Box模型,结合主要气象因子(降水量、气温等)资料分别计算了福建省森林植被的可能净第一性生产力、谷物产量和木材产量。结果表明:福建省森林植被潜在生产力较大,因而,提高作物产量的潜力还在;除局部地区外,植被潜在生产力沿海高,内陆低;沿海的平和、云霄等地气候生产力高,而内陆的屏南、周宁、寿宁等地气候生产力低。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粮食单产的灰色-Markov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预测与Markov预测这两种方法在时间序列预测方面各具其优点及局限性。为探索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精度的合理途径及客观地模拟区域粮食单产波动,以福建省为例构建了灰色-Markov预测模型,并在技术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理论与实证表明,灰色-Markov模型预测粮食单产的精度较高,所采取的技术改进措施效果颇佳。模型对福建省未来10a粮食单产的预测可为该省今后的粮食生产规划乃至农业规划和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图1,表3,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