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二酯酸纤维素(CDA)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接枝共聚物进行了FTIR,DSC,^1HNMR和^13CNMR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1538cm^-1出现酰胺II带氨基甲酸酯的吸收峰,在1604cm^-1出现芳香环的吸收峰;从DSC分析可知,由于MPEG被固定后,链段运动自由度受到限制,使得MPEG的实际的相变焓比理论相变焓小;用^1HNMR和^13CNMR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这种CDA和MPEG的接枝共聚物,并确定了^1HNMR和^13CNMR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这种CDA和MPEG的接枝共聚物,并确定了^1HNMR和^13CNMR谱中各谱峰的归属,证明了MPEG是通化学链连接到CDA上。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永胜岛附近海域采集到一种海绵(种属未定)分离到两种新的三羟基长逻酰胺类化合物S-Ⅱ(C49H99NO4,M=765,m.p.138-140℃)和S-Ⅲ(C46H93NO4,M=723,m.p.92-93℃),通过对它们的IR,MS,^1HNMR,^13CNMR及λ^3CNMR 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S-Ⅱ和S-Ⅲ的结构分别确定N-1(1-乙基-2,22-二羟基)二十二烷基-2-甲基-4-羟基二十中脂肪酸酰胺和N-(1-羟甲基-2-乙基-4-甲基-3,18-二羟基)十九烷基-二十三脂肪酸酰胺。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以α-萘乙酸为原料,经与SOCl2回流反应,得到α-萘乙酰氯,再在液-液相转移催化剂PEG-400的催化作用下,α萘乙酰氯与芳胺的反应,合成了10析的α-萘乙酰芳胺,并经IR、^1HNMR、^13CNMR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通过丙烯酰胺和羧内盐型两性单体2-(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胺基)乙酸盐的自由基共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含羧酸甜菜碱基因两性共聚物;研究了原料配比、引发剂种类及浓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并用FTIR、^1HNMR和^13CNMR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1HNMR、CNMR、DEPT等一维谱和^1H-^1HCOSY、HSQC、HMBC及^1H-^1HNOESY等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确定了6种内型-8-烷氧基甲基异莰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1H、^13C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初步探讨了取代基对化学位移的影响.此6种化合物的核磁数据可作为该类化合物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Donor-D合成过程中几种主要副产物进行了分离与纯化,进行了IR、^1HNMR,^13CNMR与MS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讨论了产生这些副产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吡啶烷基化反应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烷基锂,烷基镁格氏试剂和脂肪酸自由基3种方法制备烷基吡啶,研究发现,不同的试剂反应活性不同,所得的主产物为α-位取代,用烷基锂所得主产物的收率较好,具有重要的合成意义.产物结构经IR,^1HNMR,^13CNMR,MS证实.  相似文献   

8.
研究5-(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与硝基烷烃之间的Michael不对称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通过该串联反应得到了一系列其他方法无法得到的新型多手性杂环并环化合物;丰富了5-(l-孟氧基)-3-溴-2-(5H)-呋喃酮的反应,通过IR,^13CNMR,^1HNMR,Ms等确证了新型多手性杂环并环化合物的结构和构型。  相似文献   

9.
以叶酸为原料,采用蝶蛉叠氮化合物与谷氨酸甲酯反应生成单一的γ羰基偶联产物,在此基础上再合成一种适合于^99mTc?28CO)3标记的叶酸衍生物,并用^1HNMR,^13CNMR和MS对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异黄酮的核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与多种生物学作用有关。但该化合物含季碳较多,因此^13CNMR的谱峰不易归属。本文利用包括氢检测异核多量子相干谱(HMQC)和氢检测远程异核多量子相干谱(HMBC)等多种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该天然产物的^13C和^1HNMR谱峰进行了全归属。这些工作有助于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和确定含季碳较多的异黄酮类新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合成瓜环的中间体-新型甘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d-二酮和尿素在酸或碱的催化下制得一系列取代甘脲(W1和W2),并对W1和W2进行的^1HNMR.^13CNMR、和MS分析表明我们合成得到了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水溶性C60赖氨酸衍生物及其铜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UV、IR、1HNMR、13C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1H NMR、^13CNMR、DEPT等一维谱和^1H-^1H COSY、HSQC、HMBC及^1H-^1H NOESY等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确定了5种Aldol反应产物的结构,并对其^1H、^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初步探讨了取代基位置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脱氢醋酸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脱氢醋酸过程中,催化剂的种类、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产物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碳酸氢钠为催化剂,反应物中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2%,反应时间为4h,产物得率最高,达82.4%。对所合成的产物通过IR、^1HNMR、^13CNMR和MS分析,表征了其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从大戟科植物棒柄花(Cleidion brevipetiolatum Pax et Hoffm.)中分离得一化合物,经理化常数、UV、IR、^1HNMR ^13CNMR、MS等波谱测试和解析,鉴定为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该化合物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6.
以N-Boc-L-脯氨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手性吡咯烷官能团修饰的β-环糊精.最终产物经1 HNMR、13CNMR、ESI-HRMS表征确认了结构.经过二维核磁谱对产物构象进行研究,发现手性侧链可以进入环糊精的空腔中.量化计算(PM6)研究表明,侧链进入空腔形成的自我包结的构象为能量最低构象,与实验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7.
用集团模型和少体理论研究超核∧∧^6He,∧^9Be,∧∧^10Be和∧^13C的基态结合能.采用的α-α势符合低能α-α散射实验,∧-α势用∧-N势及α粒子密度分布函数得到的,∧-∧势通过拟合∧∧^10Be基态结合能的实验值而得到的,尝试在超核∧∧^6He,∧^9Be,∧∧^10Be和∧^13C中引入∧^5Be的结构,计算这四个超核的基态结合能,得到了一些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L-乳酸为原料抽真空直接合成低分子量聚乳酸。根据微波辐射的特点制作了两口长颈反应釜,考察单体纯度、催化剂种类和用量、聚合时间、聚合温度等因素对聚卜乳酸粘均分子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并采用IR、^1HNMR和^13CNMR等测试手段对聚合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9.
微波干法促进新型芳杂环分子钳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酸与胺经微波干法在不用缩合剂的情况下合成了关键中间体酰胺C1-C6,并进一步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芳杂环分子钳1-6,其结构均经过IR,^1HNMR,MS和元素分析所确证。  相似文献   

20.
合成新的Schiff碱配体——2,6—二乙酰吡啶缩N—吡啶基—3—甲氧基-4-羟基—5—氨基苯甲胺(H2L)及其Cu(Ⅱ)、Co(Ⅲ)、Ni(Ⅱ)、Zn(Ⅱ)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1HNMR和^13CNMR谱,质谱等测试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