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应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奇人。他的经历充满各种色彩,并与江西分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为政干练,精于经世致用之学。在分宜他发表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天工开物》。此书全面介绍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是中国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2.
本文归纳了明代末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指出了宋应星关于质量守恒的思想、物种遗传与变异的思想以及将数量分析方法引进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重大贡献;论证了宋应星取得卓越成就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科学文化发达的国家,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出现过许乡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并且有丰富的科学典籍。宋应星就是这些杰出科学家当中的一个,他的《天工开物》一书不仅是我国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就是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四百周年诞辰。宋应星(公元1578——1661),字长庚,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曾任江西分宜县教喻、福建汀州推官、安徽毫州知府等职。他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罕见的重要古典科学巨著,是世界第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曾有日、法、英、德等译本。他还写了《谈天》、《论气》、《野议》、《画音归正》、《思怜诗》等著作。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宋应星是“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本文试图对宋应星的科学研究方法作一初步探析,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宋应星,他将长期积累的各类生产技术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最初刊行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方面的各种生产技术,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就是一部具有鲜明的尊法反儒思想的、反映明代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的优秀科技著作。它首先告诉我们,科学技术脱离不了政治,要使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就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路线;它同时告诉我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许多发明创造,科学技术只有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明朝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影响的科学技术著作。它不仅详尽地总结和概括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重要科学成就,而且对于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方法、类比、归纳的逻辑方法、信息方法和系统方法等方面,都有朴素的认识和可贵的论述,值得发掘出来加以继承和发扬。本文试就《天工开物》的系统方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西宋代手工业经济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宋代手工业经济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有一较大的发展,在瓷器、矿业、纺织、木材、造纸、制茶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这些手工业经济是农业耕作经济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9.
天工开物     
正《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本书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相似文献   

10.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及其它有关著作蕴含着深厚的生态哲学思想,与当代的生态文明思潮吻合。宋应星的“天工”生态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代要求,是新余市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动力,有利于唤醒全民生态意识,推动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农业、历法、原始宇宙观、天文学、手工业中的化学知识诸方面探讨了《诗经》中所蕴含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及其有关思想。认为这些内容虽然在《诗经》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但是,却从一个侧面较好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江西宋代手工业经济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有一较大的发展,在瓷器、矿业、纺织、木材、造纸、制茶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这些手工业经济是农业耕作经济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天工开物》作为17世纪最伟大的中国技术百科全书以记载中国农业及手工业技术工艺为核心,因其图谱内容生动翔实而成为经典.广灵水神堂壁画借鉴其图像表达,利用工笔重彩再次呈现这一工艺图谱,生动地展示了雁北地区手工业种类与工艺细节,同时也为地方科技史及艺术史提供基础史料.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与越南的科技交流,主要表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上.科技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密切了中越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是共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相互支持的行动之一.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玛瑙鼻烟壶是蒙古族民族文化、审美与中原手工制作技术的有机结合,其手工业制作技术对中原汉族传统的手工业制作技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蒙古族玛瑙鼻烟壶的制作技术、流程及其使用风俗进行了考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古代的港口 我国古代的手工业商品生产相当繁盛,因而促使社会劳动的分工。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二大部门,发生了直接为交换的生产,随着这种经济要求而出现的,就是城市的兴起(马恩全集十四卷二九五页,恩格斯、家庭、私有财产及国家的起源)。为满足手工业商品的交换,在古代中国发达的造船工业条件下,出现了雄伟的航海船舶,开拓了绵长的海洋航线和繁荣的沿海城市——港口。由此三者,组成为一个完整的海运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初至抗战前北京和南京政府发展手工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文章认为,1912年的全国临时工商会议为北京政府的手工业经济政策和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这些政策及其措施推动了20世纪20年代手工业经济"黄金时代”的到来;1930年的全国经济会议主张加速手工业生产中的技术替代,推动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转化;南京政府对手工业的改造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手工业者改进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了手工业经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公元7—8世纪,中亚经济进一步发展。阿拉伯人在中亚继续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的发展,手工业、采矿业及城市、贸易也发展起来,整个中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9.
唐末农民大起义摧毁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接着是五代十国的混战。公元960年赵匡胤继承了后周时已相当恢复的社会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中国,建立起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宋。农民战争用革命暴力从根本上打击了世家豪族势力,使宋代经济比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多种多样的手工业作坊的设  相似文献   

20.
在技术革命方面,主要的任务是:把包括农业和手工业在内的全国经济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转到现代化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使一切能夠使用机器的劳动都使用机器,实现全国城市和农村的电气化;使全国的大中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