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基本建成大熊猫细胞库,可为大熊猫克隆工程提供技术及资源支持,对大熊猫资源保护具有拯救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癌症病人血清中存在抑制免疫功能的物质,已不断见诸报道。但利用T细胞集落(CFU-TL)结合血清免疫抑制活性存在情况的研究,则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T细胞集落甲基纤维素微量培养方法,研究20例经组织学确诊的癌症病人  相似文献   

3.
小鼠SRS腹水瘤是本校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于1971年建立的瘤株,在不同品系小鼠中均能100%移植发病,瘤细胞超薄切片的超微结构中观察到A 型和C 型病毒颗粒,并已证明具有致白血病活性.1984年采用有限稀释微板培养法,对SRS-82细胞进行连续克隆化,建成一个SAC 克隆系列.现报道该系列中SAC-ⅡB2和SAC-ⅡC3克隆细胞株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在克隆细胞分瓶传递后的观察中,发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对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视,采用了多种促进科技进步的措施,增加对农业高科技的投入。已建成一批设备较为完善的实验室,培养了一支有相当规模的农业技术队伍,初步形成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农业生产的应...  相似文献   

5.
自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克隆成功以后,人们开始用重组DNA技术来解决HBV或其表面抗原(HBsAg)在培养细胞中的表达问题,并已相继取得进展。我们克隆了  相似文献   

6.
1999年底,美同科学家运用人造双胞胎技术克隆出了灵长类动物──恒河猴。这表明复制(即克隆)人类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成。此前,人造双胞胎技术已被用来制造出双胞胎小牛,但从未被用于复制灵长类动物。该技术是指通过分裂早期胚胎细胞来制造多个完全相同的动物个体科学家们希望运用该技术来制造在遗传意义上完全相同的动物,供研究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症等人类疾病用。完成克隆猴工作的是美国俄勒冈灵长类研究中心的杰拉德·夏顿教授等科学家。研究人员首先让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胚胎,并允许胚胎发育成包含2个、接着4个、最后8个细胞。然后…  相似文献   

7.
奇云 《世界科学》2002,(2):15-17
人类胚胎首次克隆潘多拉盒终于打开2 0 0 1年 11月 2 5日 ,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 (ACT)宣布已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就像当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一样 ,人类克隆胚胎的出现 ,国际医学界为之震动 ,围绕该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再次摆在世人面前。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米歇尔·韦斯特 (MichaelWest,见图 )在宣布这一成果时说 :“这次实验采用了 8个卵细胞样本 ,其中的两个形成了 4个细胞的胚胎 ,在分裂到 6个细胞时停止了分裂。”韦斯特还说 ,首次克隆出的人类胚胎“很初级” ,数目还不足…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1月 2 5日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先进细胞技术公司 (ACT)———在在线杂志《e -生物医学 :再生医学杂志》上宣称已克隆出首枚人类胚胎。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同时发表的文章中 ,研究人员声称他们的结果可能“代表着一个医学新时代的开始 ,表明人类离治疗性克隆的目标已近在咫尺。”治疗性克隆———与旨在培育婴儿的生殖性克隆大不相同———将为我们提供用于治疗糖尿病、麻痹症等现今不治之症的干细胞。然而 ,许多科学家指出 ,这项工作根本不应该公诸于众 ,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已累遭失败而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首先 ,ACT公司根…  相似文献   

9.
克隆技术是目前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各项成果相继涌现。除了克隆绵羊获得成功之外,1997年8月,美国科学家宣布,用体细胞克隆牛也已获得成功。随后日本和德国的科学家也陆续宣告,用类似的移植术,得到了克隆牛,从而证实了哺乳动物体细胞移植的真实性。2000年1月14日,美国《科学》杂志又报道了克隆猴子获得成功的消息,于是把克隆对象进一步扩大到了高级灵长类动物,很清楚,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时和克隆人体仅只是一步之遥了。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TGFβ)是一类能诱导成纤维细胞在琼脂糖上单层培养时形成集落并发生形态变化的多肽。它不仅能影响细胞的再生和分化,参与被损伤组织的修复和正常细胞的癌变,而且对免疫功能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流芳 《科学通报》1989,34(8):595-595
在研究荧光素衍生物的合成工作中,我们原想通过苯磺酰氯与荧光素反应以获得荧光索苯磺酰酯,意外地得到题目化合物(Ⅰ),并获得单晶。通过四圆衍射仪测定了晶体结构,获得了(Ⅰ)的结晶学参数。(Ⅰ)的结构式如右。 与此同时,还观察了3,6-二氯荧烷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L_(1210))的抑制增殖和杀伤作用以及对人胃瘤细胞(SGC-7901)集落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动态点击     
<正>从鸡蛋里提取抗癌药成分近日,科学家已成功尝试在鸡蛋中培养出具有强大的抗癌和抗病毒作用的蛋白质。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母鸡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产生几种类型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α2a(IFNalpha2a)和两种类型(人和猪)的融合集落刺激因子(CSF1)蛋白。IFNal‐pha2a具有抗病毒特性,也可用于癌症治疗;而CSF1在组织修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集落刺激因子(CSF_s)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人们发现CSF_s除在造血过程中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外,还作用于成熟的血细胞,如粒细胞、巨噬细胞等,使它们  相似文献   

14.
吉林铁通波分复用设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传输技术——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主要介绍了吉林铁通ZXWM M900干线DWDM系统及ZXMP M800城域DWDM系统。WDM技术目前已形成覆盖全省的骨干网络。铁通公司以大容量光网络设备ZXWM M900在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及吉林省成功建成环型组网。  相似文献   

15.
遗传工程技术最近已用来试图了解脑的信号传输系统。日本京都由Shosaku Numa领导的科研组已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克隆分子,能用来测定一个细胞如何响应电信息。这种克隆分子是两类神经递质乙醯胆素受体中的第二类,即所谓蕈毒碱受体。神经细胞通过释放所谓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进行通讯联系。这种化学物质与相邻细胞膜中的特殊  相似文献   

16.
李扬  林昌盛  王莉  刘英  牟晓宁  马跃  李凌松 《科学通报》2009,54(18):2813-2818
基质胶是人胚胎干细胞的无饲养层培养体系中常规使用的包被材料, 但其价格昂贵同时不方便使用. 本文研究了明胶作为替代包被材料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明胶能够维持经胰蛋白酶消化的人胚胎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 生长在明胶上的胚胎干细胞表达多能性标志物, 具有畸胎瘤形成能力同时维持正常核型. 对在明胶上培养了10代的人胚胎干细胞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这些细胞仍然表达高水平的Oct4. 同时, 与基质胶上生长的人胚胎干细胞相比, 明胶上生长的人胚胎干细胞能够形成相似大小和数量的碱性磷酸酶阳性集落(P>0.05), 同时生长在两种包被材料上的人胚胎干细胞含有相似比例的SSEA-4阳性细胞(95.1% vs 94.3%. P >0.05). 这个基于明胶的培养方法可能会帮助我们低成本地对人胚胎干细胞进行大规模扩增  相似文献   

17.
张燕  王春  王克剑 《科学通报》2020,65(27):2998-3007
无融合生殖(apomixis)是指植物绕过正常减数分裂与受精过程形成克隆种子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无融合生殖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的潜力,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其形成机制复杂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在深入研究植物有性生殖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设计创制无融合生殖有望成为实现杂种优势固定的一个可能途径.研究发现,同步突变多个减数分裂关键基因可以将减数分裂过程转换为类似有丝分裂过程,产生与母本遗传背景完全一致的克隆配子(mitosis instead of meiosis, Mi Me);在Mi Me背景下引入特殊的基因组消除系或编辑诱导孤雌生殖的关键基因能够成功实现无融合生殖.本文对无融合生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无融合生殖技术的改良以及将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易家康 《世界科学》2006,(11):36-36
已与他人合著新书《多莉之后:人类克隆的用途和滥用》的伊恩·维尔穆特,现正在将这项技术应用于研究人类的疾病。问:创造多莉绵羊后,你认为今后10年内克隆技术会把我们引向何处?答:从技术观点看,克隆技术曾令人失望。效率并无戏异性的改变,而且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今后10年,我  相似文献   

19.
治疗性克隆的安全性与风险性是阻碍治疗性克隆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由于受到社会伦理问题的限制, 人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检测只能通过畸胎瘤的方式鉴定, 与传统的小鼠生殖系嵌合鉴定方式不同. 但是两种多能性检测方式之间的区别还不清楚. 本研究利用遗传突变两性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作为核移植供体细胞, 构建核移植胚胎, 经过体外培养获得克隆囊胚, 建立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 对胚胎干细胞系的鉴定结果表明, 两性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表达所有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多能性及特异的分子标记, 如碱性磷酸酶活性, Oct4, Nanog, SSEA-1等, 干细胞注射到免疫缺陷小鼠(SCID)体内能够形成含有三胚层分化附属物的畸胎瘤组织, 证明两性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具有多能性. 但通过囊胚注射的方式获得的二倍体嵌合小鼠经过交配不能获得生殖系嵌合的小鼠, 因而两性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并不具有全能性, 说明体内形成三胚层分化附属物的畸胎瘤组织并不能替代传统的生殖系嵌合, 提示在人治疗性克隆胚胎干细胞系多能性鉴定中, 仍然需要更多、更严格的标准, 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治疗性克隆临床应用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20.
甘蔗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与愈伤组织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秋生 《科学通报》1983,28(12):752-752
禾本科作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题,也是生产实践中急待解决的一项技术。近十年来,各国科学工作者在禾本科作物原生质体培养方面进行过许多尝试,已取得了一些不寻常的进展,特别是珍珠谷(Pennisetum americanum)原生质体的胚胎发生和小植株的形成,已证实禾本科作物原生质体的全能性和胚胎发生能力,它鼓舞人们在禾本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