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魏东 《科技信息》2009,(36):I0288-I0288
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太重视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戴云峡 《科技资讯》2011,(21):210-210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职高的学生是屡次考试中成绩上的失败者,心理上的颓废者。失败再不可能是他们的"成功之母",多次失败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对学习缺乏最起码的信心,对考试更是充满着畏惧。如何让学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重新树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信心,这是我们每一个职高老师首先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学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亲知,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在亲历中成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在联系生活中体验。从而真正感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是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以主体的姿态投入到学习的进程中,是心的感悟与体验。而要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教师必定要先去感受,把学习的过程与快乐的结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份快乐。  相似文献   

4.
如今,各种新发明、新技术日新月异,各种资讯铺天盖地,新科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我们要想事事处处领先一步或者想知道这些新科技是不是像厂商宣传的那样神奇,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去体验一下,目前,体验新科技成为一种时尚和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应读者的要求,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开辟一个“科技新体验”栏目。本期体验的是两款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车红旗“明仕二代”和波罗(polo)。但愿我们的体验能让你感受到真实的科技。欢迎广大读者参与到我们的体验中来,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体验新科技的那种快乐和喜悦。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坚持多重现实的本体论,认为现实是通过实践和互动不断地被建构出来的。基于现实的社会建构理论(SCOR),双语课程学习体验是多主体建构的结果,学生在与学校教学管理机构、任课教师、同学、学长等互动的过程中建构着自己的学习体验。完整的双语课程学习体验的建构包括"学前"、"学中"和"学后"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建构过程。其中,"学前"学习体验的建构过程主要包括学生与课程标志的接触和分享他人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中"学习体验的建构过程主要为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等主体对课程景观的神圣化和学生对课程标志的再造;"学后"学习体验的建构过程主要包括对学生历时课堂现实的叙说和参与未来潜在课程标志的塑造。对双语课程学习体验社会建构的研究对提升双语课程学习体验的社会建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宋代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在学习思想方面颇有建树,他对学习的意义、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观点和体验,对我们今天研究人类的学习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慧帼 《科技信息》2009,(30):I0284-I0284
体验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体验生活、体验乐趣、体验自主学习、体验创新、体验学习过程、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通过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中运用体验教学的策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动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心理学视域下,人们学习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情感的认知,而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着不同的情感经历,这些经历会对整个学习过程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人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快乐、痛苦等。快乐的学习体验无疑会对学习过程造成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快乐学习体验为主要目的,结合心理学视域的相关内容,对快乐学习体验的实现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为人们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外语教学是当今世界教育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一种主流思潮。体验学习模式的理念告诉我们,教育就是创造一种直接的和相关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发展技能和感情。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真实或模拟的语言学习活动,获得语言体验、增加信心、体验成功和快乐。基于此,如何建构体验式英语学习环境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从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建立学生主体课堂、加大信息输入、促进语言产出、为学习者提供交流互动机会、培养自主性、用语言做事和解决问题等方面探讨体验式英语学习环境的架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客观事物,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提倡这种体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景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才能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旅游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旅游发展对旅游应用技术人才的需要,高等旅游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起来。但是,我国教育界缺乏这方面的办学经验.相比之下,旅游高职在西方国家有着较长的历史,通过长期的办学,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在总结外国高等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体操创新动作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科学方法论原理 ,通过对国内外创新动作信息研究 ,结合我国体操创新动作实践探索 ,提出了有关体操创新动作方法系列 意为我国体操竞技水平不断荣登新台阶提供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张仲景应用大黄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学习、分析、总结仲景应用大黄的理、法、方、药的理论体系,进行讨论.结果:仲景应用大黄的临床经验,当属医中之精华,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仍指导着我们临床治疗和研究.结论:仲景经验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体验的虚拟旅游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已迈入了继服务经济之后的体验经济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虚拟旅游取得了初步发展。近年来,虚拟旅游得到广泛关注,但研究成果总体还停留在概念、特征和优劣势层面,涉及到较深层次的体验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对虚拟旅游的体验质量进行研究,选取方便性、新奇性、丰富性、仿真性和体验性5个指标,以及16个评价因子。结果表明:仿真性对虚拟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最大,重要性程度达到33.3%,其次是体验性、新奇性、丰富性、方便性,重要程度分别占25.2%、17.6%、13.8%和10.1%。  相似文献   

15.
对多数学生来说,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是其首次独立的、完整的课题实施经历,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价值。而毕业设计的质量体现了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本科教育教学现状和趋势,结合学院本科教学特点和作者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经验,对本科生研究型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形成有探索实践和可操作借鉴价值的研究型毕业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术界在我国廉政建设中主张广泛借鉴欧美各国的廉政建设经验。客观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的廉政建设体制相对更加完善和卓有成效;不过,这些经验在我国是否适用,不能仅仅依据经验本身,更多的则取决于中国是否存在国外经验生长的土壤。由于这些国家的近现代发展历程、廉政建设面对的国情与我国有较大的相似性,因而其廉政经验比较符合我国的廉政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参与科研,将有利于培养研究型人才,使教、学、研一体化,促进学科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索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如何结合实际和客观条件开展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并针对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中外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外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比较研究为思考路径,通过对比研究,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结合本国实际,以求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当代大学生反社会行为矫正机制,使我们的当代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青年,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分析论述了美国的危机管理机制,论述了美国的经验的可借鉴之处,指出我国尚缺乏应对大规模危机的经验,特别是缺乏专业的危机预警和处理机制,缺乏专业的危机应对程序。提出建立专业的危机处理机构,制定危机处置预案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及其与社会情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大学生学习存在着学习动机缺失、对师生教学活动中情感交流的迫切需求、学生间学习合作能力欠缺等三方面问题,形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因素是大学生某些社会情感的缺乏,而解决这些现存学习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从社会情感教育入手,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动机;加强师生问的情感交流互动,拓展师生交流渠道;促进大学生间的学习合作,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