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帅 《广东科技》2009,(18):75-75
随着砷化镓太阳电池对锗片的需求,免清洗锗片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阐述了锗单晶抛光片的清洗机理.通过对锗抛光片表面有机物和颗粒的去除技术研究,建立了超薄锗单晶抛光片的清洗工艺,利用该清洗工艺制备的锗抛光片完全满足了空间岛效太阳电池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我们设计的制造非晶硅锗合金膜的一种新方法——直流反应溅射法。用这种方法,我们得到了锗含量从5%到95%的分布均匀的氢化非晶硅锗合金,膜质均匀、致密,是制造太阳能电池、锗化锗晶体管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宁沉锗工艺中存在单宁引入影响锌电解和单宁消耗量大导致工艺成本高的问题,开展中和沉淀-浸出富集锗研究,替代单宁沉锗达到富集锗的目的。以氧化锌烟尘浸出液为原料、工业氧化锌烟尘为中和剂,考察时间、pH、温度对中和沉淀效果影响,研究中和沉淀过程中锗、铁、砷、硅元素行为规律,同时考察中和渣浸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两段逆流中和沉淀,一段温度为45℃、中和时间为2 h、pH=4.0~4.5,二段温度为45℃、中和时间为1.5 h、通氧量为60 L/h、pH=5.0~5.2,一段中和渣含锗1.13%,二段沉锗后液中锗质量浓度为1.98 mg/L,锗、铁、砷和硅的沉淀率分别为99.08%、26.72%、99.12%和95.36%,沉锗后液可直接返回锌冶炼系统。将中和渣经氧压-常压浸出后,氧压浸出渣中锗含量为3 148.9 g/t,浸出液锗质量浓度为1.72 g/L,锗、铁、砷和硅的浸出率分别为85.86%、25.46%、68.33%和11.39%。氧压浸出渣再经常压浸出后,常压浸出渣中锗含量为1884.9g/t,浸出液中锗质量浓度为331.1 mg/L,锗浸出率提升至95.96%,在富集锗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锗是典型的分散元素,是除硅以外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红外光学、光纤通信、化学催化剂、太阳 能电池、生物医学、电子器件等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地球上锗资源较贫乏,我国的锗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云南省锗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0%左右,并拥有红外光学技术研发的基础,对我国锗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文章具体分析了云南省锗产业发展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提出了云南省2006~2020年锗产业发展的方向 和总体目标,探讨了锗产业链、产品定位、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的项目和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锗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锗是微量元素.近年来,对锗的生化作用的研究已为国内外学者关注.锗对运动人体的影响也日益引起运动医学界的关注.本文就锗的生物学研究动态、主要成就及其与运动关系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6.
锗在水稻—土壤体系内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锗对不同时期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初步探索了锗在水稻-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锗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锗则具有抑制或毒害作用。不同品种水稻幼苗的生理性状受锗的影响程度不同。锗在水稻体内的积累规律为:糙米<根<茎叶,即锗一旦被水稻吸收,将迅速向地上部分迁移。在实验基础上,初步确定了锗在水稻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50μg/ml,为水稻作为有机锗的生物转化器提供试验数据,同时也为重金属的植物化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新的化学方法将一种若丹菁键合在抛光的单晶锗表面.对键全有染料的锗片进行了激光Raman光谱及XPS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若丹菁通过锗氧键共价键合于锗表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锗对不同时期水稻生理性状的影响,初步探索了锗在水稻-土壤体系内的迁移和转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锗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锗则具有抑制或毒害作用。不同品种水稻幼苗的生理性状受锗的影响程度不同。锗在水稻体内的积累规律为:糙米〈根〈茎叶,即锗一旦被水稻吸收,将迅速向地上部分迁移。在实验基础上,初步确定了锗在水稻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50μg/ml,为水稻作为有机锗的生物转化器提供试验数据,同时也为重金属的植物化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锗是一种稀散金属,它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双重性质。锗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一些植物如灵芝、人参、大蒜、蘑菇中含量较高。人们日常食用的海产品、蔬菜、谷物、奶制品中也不同程度地含有锗。锗的化合物分为无机锗和有机锗两种。无机锗即无机氧化锗,(GeO_2),毒性大,不能用于人体。有机锗现已合成了1000多种化合物。在我国使用的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Ge—132)和赖氨酸锗化合物(Ge—401和Ge—201)。通常所说的有机锗  相似文献   

10.
"锗"是在1868年德国科学家发现,1887年合成有机锗化合物.直到20世纪60年代,其生物化学作用才被广泛研究.有机锗倍半氧化物,螺锗及其衍生物,含硫配位的有机锗化合物,四烃基锗及其卤化物、锗氧烷类和三烃锗乙酸酯等.日本浅井一彦最先合成的β羟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即GE-132.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行的湿法炼锌渣中提取锗的研究现状,采用新型萃取剂HBL101从锌置换渣的高酸浸出液中直接萃取锗,考察了料液酸度、萃取剂体积分数、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相比对萃取的影响以及氢氧化钠质量浓度、反萃温度、反萃时间和反萃相比对反萃的影响,并对萃取剂转型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有机相组成为30% HBL101+70%磺化煤油(体积分数)作为萃取剂,料液酸度为113.2 g·L-1 H2 SO4,其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25℃,萃取时间20 min,相比O/A=1:4.经过五级逆流萃取,锗萃取率达到98.57%.负载有机相用150 g·L-1 NaOH溶液可选择性反萃锗得到高纯度锗酸钠溶液,其最佳反萃条件为反萃温度25℃,反萃时间25 min,相比O/A=4:1.经过五级逆流反萃,反萃率可达到98.1%.反萃锗后负载有机相再用200 g·L-1硫酸溶液反萃共萃的铜并转型,控制反萃温度25℃,反萃时间20 min,O/A=2:1.经过五级逆流反萃,铜反萃率可达到99.5%并完成转型,萃取剂返回使用.  相似文献   

12.
全萃法从锗烟尘浸出液中分离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某胺类萃取剂 ,络合剂 ,改质剂 ,煤油稀释剂 ,NaOH反萃剂 ,系统研究了从某锗烟法浸出液分离提取锗的工艺流程和最佳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痕量锗的分析过去较少受分析工作者的注意.近几年来发现锗对某些疾病有一定作用,根据锗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测它可能为人体必需的痕量元素.因此,高灵敏度的锗的分析方法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用苯芴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分光光度法测定贵州省13种茶叶样品中微量锗的含量,结果显示,13种茶叶祥品含锗量均较高,平均值为2.24μg/g,其中最高含量到4.57μg/g.  相似文献   

15.
对锗烟尘中氧化锌酸浸的动力学和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锗烟尘中氧化锌酸浸属于生成固体产物层的“未反应核缩减型”模型,动力学方程遵从1—2α/3-(1-α)^2/3=kt,锗烟尘中氧化锌酸浸的反应为一级反应,其表现活化能11.442kJ/mol,浸出过程为扩散步骤所控制。提高酸的浓度、温度、搅拌强度均可加快锌浸出速度,提高浸出率。  相似文献   

16.
植酸锗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酸锗配合物的合成和组成以及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它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植酸锗有着类似于植酸的较低的毒性。为此,又探讨了植酸锗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的添加剂以及作为医疗保健品主要成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从含锌废渣生产七水硫酸锌,在中和除铁过程中得到的废渣有较高的锗含量,从中提取锗可以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GeCl4为原料,首次合成了4个六配位水杨酸锗喹啉配合物.另外,还合成了3个取代水杨酸锗吡啶配合物.元素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组成;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验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用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用仲辛醇萃取锗前后溶液中锗含量来研究仲辛醇在不同条件下对锗的萃取率,并初步确定萃取剂的浓度、溶液酸度、萃取剂用量、萃取时间及助萃取剂对萃取效果的影响,找出最佳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