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纳在清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是控制论的创始者,亦是当代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之一。他参与创立的这门科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非常深远。有人认为:控制论和系统论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四十五年前(1935年秋-1936年夏),维纳曾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和数学系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2.
对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来说,"维纳”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知道他创立了控制论这门学科,而且这门学科是在一些学科领域的边缘地带发展起来的,因而维纳的思想方法就成了发展边缘学科思想方法的代名词.很多人对维纳科学思想的了解也就到这种程度,更多的情况似乎说不大清楚.然而,维纳的科学思想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意义和价值,有必要深入挖掘.因此,重新解读维纳的科学思想就是十分必要的了.徐炎章先生的新著<维纳的科学思想方法>(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适应了这样一种需要.这部书对维纳的科学思想作了一些富于启发性的诠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复杂性探索催生了控制论发展,而控制论发展又促进了复杂性探索,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复杂性探索的角度来看,以维纳为代表的传统控制论既有其历史贡献,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感知控制论和元系统跃迁理论,作为一种系统进化控制论,发展和超越了传统控制论,为研究复杂系统及其进化问题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成为当今复杂性探索控制论转向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控制论是雏纳团队精神的结晶。作为跨学科研究的巨人,维纳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是在相距甚远的领域中进行的。维纳以他的远见卓识、博学多才和热情倡导,联合众多科技专家,通过学科交叉、才识互补、智力激发.创立了控制论。维纳善于组织不同学科的专家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在他致力于跨学科研究,开发无人区的科学思想深处,正是他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5.
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影响并改变着二十世纪的科学图景和人对世界的认识。为什么美国数学家维纳能够成为控制论的创始人?难道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受过多种学科高等教育的神童、一个才华横溢兴趣广泛的科学家吗?如果我们把维纳一生丰富多采的科学活动放到二十世纪深刻的科学技术革命的背景上来看,就会发现,正是因为他具有与这股革命潮流相一致的高度自觉的科学精神,才使得他的科学活动生气勃勃,富有远见和魄力,才使得他在相距甚远的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科技术语》2014年第2期有一篇《cyber系列词中文名征集》,提出了cyber一词的中文术语问题,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科技发展很快,新名词不断涌现,译名就更为重要。译名失当,一旦确定下来,先入为主,给后面的工作造成很大影响。cyber一词由当年控制论(cybernetics)引入。现在,cybernetics不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已有习惯、稳定的含义和用法。当时维纳创建了这个新  相似文献   

7.
控制论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可分成3个阶段:维纳与中国学者李郁荣的合作(1929-1949年);控制论概念的传入(1949-1955年);<十二年规划>制定后,控制论在国内的研讨和发展(1956-1966年).在统计、对比和分析历史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控制论思想在新中国的传播过程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科学传播模式--哲学先行,平行推动.在这种传播模式中,传播并不是始于吸纳具体的科学理论知识,而是始于辨明其背后的整体哲学涵义和应用意义.国内科学哲学界的学者从译介苏联的相关论文开始,后来发展到自主地进行大规模的研讨;工程理论界在钱学森及其创立的工程控制论的指引下培养了自己的研究队伍,理论上紧跟国际前沿并有自己的发展,应用上偏重自动化、航空和计算机的研究.这一传播历程为"文革"后迅速兴起的"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讨论热潮奠定了基础.最后,就控制论引发的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刘二中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4):106-108,F0004
本文讨论了提出著名“理想计算机”理论的英国数学家阿兰.图林半个世纪前在机器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证明他的机器智能思想包含了关于机器智能可能性的论证、机器智能水平的判据(图林测验)、包含学习机器在内的广义计算机分类体系等内容,并探讨了图林智能计算机思想与维纳控制论思想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和控制论的关系----它的起源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撰写《控制论》一书大约十四年之后,人们建议我现在来论述一下控制论的历史,探讨一下工作的种种綫索,这些似乎对眼前和遥远的未来都是极有意义的。我希望一开始就放弃全面概括的任何企图,因为要把控制论的一切分支作为整体,给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说明,我既无这样的能力,又无这样的意图。所以,本文所谈的就变成非常个人的东西了,并且它将构成我自己和控制论及其工作方向之种种渊源的关系的说明,这些工作方向现在吸引着我,并且依我看来,它们尤其吸引着未来。我接触控制论的思想要追溯到1919年,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我服完兵役,正在我的数学家职业中寻求值得我专心致力的问题。我已经颇为广泛地在弗莱且(Frechet)的和渥  相似文献   

10.
本书已于1965年7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内部发行,定价1.90元。本书选的是1963年以前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哲学家或控制论学者所写的33篇文章和材料。内容和《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64年第3期报道的《控制论哲学问题论文集》(苏联和东欧国家部分)选译拟目基本相同,稍有增减。  相似文献   

11.
保加利亚《哲学思想》(双月刊)题目和作者论病理生理学的若干哲学问题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方法的作用控制论和生理学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关于反映的定义米丘林学说和遗传的物质载体矛盾的统一和斗争规律在化学领域中的表现籍助于信号的反映以及它在形成人的意识中的作用控制论的某些方面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物现象在构造上的规定保加利亚生物科学中的米丘林唯物主义方向现代物理学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国际控制论会议将于1964年10月21—25日在比利时纳缪尔召开。国际控制论协会理事会曾于1962年12月30日在纳缪尔集会,商讨关于这次大会的组织,拟定这次大会划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讨论。共讨论题目如下:(1)控制论的基础和方法,(2)有关语义学的机器,(3)自动化:各个  相似文献   

13.
柏林德国科学院哲学学部主任G.克劳斯在近几年来探討控制论及其技术应用——自动化——中出现的哲学問題,曾发表过两本著作和十几篇論文,茲根据他在《从哲学观点看控制論》一书及其发表在《德国哲学期刊》上的文章,把一些值得注意的观点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关于论文一稿两投两发的学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需要确定什么情况属于违规的或不违规的一稿两投两发。在报纸上发的不算违规同一篇文章在各报上同时登出是很正常平常的事。既在报纸上又在期刊上发表也不算违规 ,因学术界一般视期刊为首发。既在期刊上又在书中发表也不算违规 ,如向会议提交的论文 ,既收入会议论文集 ,又被某期刊相中发表 ;又如学者们将已发表的论文集结出版或作为专著的一章一节出版。时隔几十年后重新发表也不违规 ,因版权知识产权保护也有个时效。如杨志玖先生的《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 ,原载《文史杂志》一卷十二期 (1 941年 ) ,八十年代又在《南开…  相似文献   

15.
一众所周知,19世纪以前,在地质学研究中,与均变论相对立的灾变论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1830年1月,英国地质学家查理·赖尔(Charles Lyell,1797-1875)发表了地质学名著《地质学原理,用现在还在起作用的原因来解释地球表面过去的变化》(第一卷)以下简称《原理》。以后又分别于1832年和1833年发表了该书的第二卷和第三卷。该书的出版,在当时的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除了著名天文学家赫谢尔(J.Herschel)、地质学家斯克洛普(P.Scrope)等少数科学家对《原理》表示接受外,大部分人拒绝接受这一理论,如英国皇家学会的主要成员贝克兰(W.Buckland)、塞奇威克(A.Sedgwick)、默奇森(R.Murchison)等。在本文中,笔者仅就当时英国著名地质学家科尼比尔(Rev.W.D.Conybeare,1787-1857)对《地质学原理》一书所做的评论做一初步分析,以便进一步提高对当时均变论与灾  相似文献   

16.
库兹涅佐夫的名著《爱因斯坦——生、死、不朽》(1979)中译本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刘盛际译,马惠群校)。库兹涅佐夫(1903—1984)是苏联著名科学史家,爱因斯坦研究的专家。生前任国际科学史和科  相似文献   

17.
生成主义已然取代计算主义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主导范式,但是它的历史根源,特别是其控制论根源,往往在认知科学的历史分析中被忽略。然而,正是这一外在于认知科学的控制论根源最终导致了生成主义的诞生。生成主义统一了认知研究的两大科学传统,一个是外在于认知科学的控制论传统,一个是内在于认知科学的人工智能传统。认知科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认知主义、联结主义、具身动力主义和生成主义。相应地,控制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阶控制论、阿什比控制论、二阶控制论和认知生物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老式的AI(即Good Old-Fashioned AI,GOFAI)、联结主义AI、具身-嵌入AI(embodied-embedded AI,EEAI)和生成AI(enactive AI)。梳理控制论传统和AI传统的发展脉络,挖掘生成主义的控制论根源,以便更好地理解生成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世纪丛书》的一种,美国“矮脚鸡”图书公司1988年推出了弗里特约夫·卡昔拉的(Fritiof Capra)新作《非凡的智慧:与杰出人物谈话录》一书(《新世纪丛书》中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心我论:对自我和灵魂的奇思冥想》和《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本出版社已出中译本)。全书334页,附参考献和索引。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史家杰拉尔德·霍尔顿(Gerald J.Holton,1922—)《科学与反科学》中译本出版已近五年,这本凝结着中美两国学者之心血的著作在当代中国的问世,对于中国社会受众理解科学之底蕴以及反科学现象的实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再谈汉语姓名外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术语研究》2 0 0 0年第 1期发表了笔者等人吁请解决中文姓名外译混乱的 4篇文章之后 ,在 2 0 0 2年第 2期又集中发表了 10多篇有关论文 ,反映了不同领域的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使中文姓名外译问题得到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讨论。看了这些文章之后 ,笔者受到很大启发 ,而感受最深 ,或者说认为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点 ,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一、汉语拼音是规范中国人姓名外译的基础许多文章的作者都认为 1974年 5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中国人名汉语拼音拼写法”(以下简称“拼音法”)基本上是科学、合理和容易接受的。它在规范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