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以三偏磷酸钠和磷酰氯为交联剂制成的凝胶淀粉。利用旋转式粘度计测出不同浓度条件下凝胶前、后该淀粉液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关系,从而研究其流变特性并得出其流变方程。  相似文献   

2.
氧化淀粉凝胶材料因其具有亲水性和电荷性、易反应与组装等优势,成为近年来食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材料,但其作为热挤压3D打印凝胶材料时却存在打印成型性较差及凝胶强度较低等缺陷。本研究提出利用壳聚糖与氧化淀粉分子间的非共价及化学交联作用对其进行调控,探究不同壳聚糖添加量对氧化淀粉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打印成型性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糊特性依然呈现典型的剪切稀化特征,随着壳聚糖添加量增加(0.5%~2%),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体系中存在氢键及静电吸引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黏度增大,触变性先提升后下降,流动应力(τf)先减小后增大、屈服应力(τy)先增大后减小。相比于氧化淀粉凝胶,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均具有良好的打印成型性,尤其是当壳聚糖添加量为1%时,复合凝胶触变性最好,流动应力(τf)最小、屈服应力(τy)最大,因此打印成型性与打印精度最佳。此外,由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希夫碱化学交联作用,使得氧化淀粉凝胶网络结构更加致密,稳定性提升,凝胶强度显著增大,且随...  相似文献   

3.
桄榔淀粉的级分及其凝胶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正丁醇结晶法分离得到桄榔(Arenga pinnota)淀粉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后,采用HPLC排阻凝胶色谱法测定桄榔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纯度和相对分子量。结果得到,桄榔直链淀粉的纯度为100%,平均保留时间为6.48min,支链淀粉的纯度为100%,平均保留时间为4.12min;直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为45000,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为5600000。  相似文献   

4.
用正丁醇结晶法分离得到荔浦芋淀粉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采用HPLC排阻凝胶色谱法测定荔浦芋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纯度和相对分子量质量.结果得到,荔浦芋直链淀粉的纯度为100%,其保留时间为7.55min;荔浦芋支链淀粉的纯度为100%,其保留时间为6.35 min.直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质量为5300,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量质量为61500 .  相似文献   

5.
超声作用对马铃薯淀粉糊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超声场对淀粉糊凝胶特性的影响,以马铃薯淀粉糊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构仪考察了不同超声场条件与不同淀粉糊浓度对马铃薯淀粉糊凝胶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超声场中马铃薯淀粉糊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糊经超声作用后,所形成凝胶的凝胶性质有显著变化;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声强的增加,所形成凝胶的凝胶强度降低,且淀粉糊浓度越小,凝胶强度下降的程度越显著.超声场对马铃薯淀粉糊凝胶强度的影响主要在于超声会引起淀粉糊微观结构的变化,超声作用前马铃薯淀粉糊的网络结构完善,因此凝胶性质较好;超声作用后马铃薯淀粉糊的微观结构较为松散,组织呈团状聚集,故凝胶性质较差.  相似文献   

6.
以凝胶作为酶的固定化载体,淀粉糖化酶为模型酶,考查不同组成和结构的凝胶对淀粉糖化酶的固定化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引入环氧基团和微粒复合结构可提高酶的固定量并改善固定化酶重复使用中的稳定性.具有复合结构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比小分子交联剂共价交联的常规凝胶有利于提高淀粉糖化酶的固定量和重复使用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超声作用下淀粉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以马铃薯淀粉糊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构仪测量了不同超声场条件及淀粉糊浓度下马铃薯淀粉凝胶强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超声场中马铃薯淀粉糊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作用于马铃薯淀粉糊后,其所形成凝胶的凝胶性质有显著变化,随着超声作用时间和声强的增加,马铃薯淀粉糊形成的凝胶强度降低,且淀粉糊浓度越小,凝胶强度下降的程度越大;超声场对马铃薯淀粉凝胶强度的影响主要在于其所引起的淀粉糊微观结构的变化,超声作用前马铃薯淀粉糊的网络结构完善,因此形成的凝胶性质较好;超声作用后,马铃薯淀粉糊的微观结构较为松散,组织呈团状聚集,其凝胶性质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通过交联改性制备木薯淀粉气凝胶,考察交联改性对木薯淀粉气凝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前后的木薯淀粉气凝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均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等温吸附过程中,改性前后的木薯淀粉气凝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均较符合Langmuir模型,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03.01,166.92 mg/...  相似文献   

9.
用辐射法制得的高吸水性淀粉拉枝聚丙烯酸钠水凝胶,在一定离子强度的溶液中表现出的体积收缩现象,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材料。在不同的离子强度、离子价态和凝胶体积状态下,这一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体积收缩规律符合Donnan规律。收缩后的凝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快速溶胀,表现出一定的伸缩可逆性,通过设计的简单传动装置,可大致得出水凝胶在伸缩过程中做功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氢氧化钠溶解法和二甲基亚砜溶解法对玉米淀粉结构的影响.采用非对称场流分离系统与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联用技术分离表征了玉米淀粉.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不同溶解方法得到的玉米淀粉凝胶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溶解法可以分解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使非对称场流分离联用技术测得的玉米淀粉的粒径和摩尔质量分布更精确.  相似文献   

11.
对水泥凝胶固化石的高温高压物理性质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该凝胶固化石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呈Labrid指数关系;固化石的渗透率主要受凝胶组分中的增渗透剂和防窜剂加量控制;强度受增强剂和水灰比控制,固化时的温度与压力是制约条件。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高挤压强度(≥11 MPa)、高粘接强度(≥0.5 MPa)、高渗透率(≥0.8μm2)、耐温(≥115℃)、耐油及耐高矿化度盐水等优良品质。对于油气井的防砂、堵水、加砂压裂和裸眼完井很适用,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凝胶材料。  相似文献   

12.
吉武庆  常百明  杨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4):1084-10861090
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核心,通过集成温度传感器MAX6675构成胶质层测定仪温度控制及精度校正自动测量控制系统.可将热电偶测控温时复杂的线性化、冷端补偿校正及数字化输出等问题通过一个芯片解决,转换数据通过单片机的串口传送.大大简化了胶质层测定仪中热电偶测控温度系统领域复杂的软硬件设计,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的特点,是构成胶质层测定仪热电偶测控温嵌入式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聚4–羟基丁酸酯摩尔分数为7.3%的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和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挤出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P(3HB-co-4HB)/玉米淀粉共混材料.借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和电子拉力机等考察了玉米淀粉含量对共混材料熔点、结晶度、热分解温度、耐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淀粉含量增加,共混体系的结晶度减小,熔融温度降低,熔限变宽且出现明显的双峰;玉米淀粉含量为30份的共混材料热分解温度较纯P(3HB-co-4HB)-7.3略有降低,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在淀粉含量为10份和20份达最佳,其值分别为4.95.kJ/m2和33.15%,较纯P(3HB-co-4HB)-7.3分别提高14.3%和147.76%.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则随玉米淀粉含量增加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工艺及其在造纸工艺中用作干强剂、助留/助滤剂的效果。研究表明玉米淀粉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5:3.5,引发剂硝酸铈铵用量为0.2g,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62℃,聚合物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玉米淀粉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糖源的不同淀粉水平(w为10%、15%、20%、25%、30%、35%)对初始体质量为(0.96±0.02)g凡纳滨对虾的生长、体营养成分组成、肝胰脏显微结构和肝胰腺脂肪合成酶的影响。实验饲料中w(蛋白质)为38%;w(脂肪)=5%。实验在室内循环水族箱内进行,实验用水为天然咸淡水(盐度:6‰~14‰),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每箱30尾虾,饱食量投喂。实验结果表明:w(淀粉)=15%实验组对虾的增质量率、SGR最高,分别为45362%和3.06,与w(淀粉)=10%和w(淀粉)=20%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w〖WTBZ〗(淀粉)=10%组的对虾成活率最高(96.67%),w(淀粉)=25%组最低(66.67%);w(淀粉)在25%~35%时,对虾的增质量率、成活率、SGR显著低于w(淀粉)为10%、15%和20%组(P<0.05)。w(淀粉)=20%组的体蛋白含量最低(72.24%),w(淀粉)=30%组最高(75.27%),其余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高淀粉组体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从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脏组织学切片观察到,饲料w(淀粉)为10%~35%的范围内,肝胰脏脂肪无异常积累。肝胰腺中脂肪合成酶活性很低,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随饲料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之,在饲料蛋白含量为w=38%左右时,凡纳滨对虾饲料适宜的淀粉含量(w)为10%~20%。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生产工艺流程,探索玻璃纤维、纳米蒙脱土、丁腈橡胶粉以及玉米淀粉种类和用量对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耐电击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用玻璃纤维作为增强剂对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的耐电击穿强度影响最为明显,纳米蒙脱土次之,玉米淀粉的加入对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的耐电击穿强度影响不明显,而丁腈橡胶的加入对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的耐电击穿强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改性后的脲醛树脂基高分子材料的耐电击穿强度能超过17KV/mm,最佳耐压时间在100s以上。  相似文献   

17.
改性高链玉米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生物群在半生物体内模型中分解底物的模拟人体消化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及其改性淀粉的生物降解性能与其链淀粉含量有关,链淀粉含量为50%的高链玉米淀粉最难降解,普通玉米淀粉(链淀粉含量为26%)最易被降解,链淀粉含量为70%的高链玉米淀粉的降解性能居中;普通玉米淀粉和链淀粉含量高的玉米淀粉经交联变性可抑制其生物降解性能,而羧甲基化变性将会加速其降解.  相似文献   

18.
0 IntroductionInrecentyears,thestudiesontheusesofagricultureproductssuchasnaturalorchemicallymodifiedstarchesforcontrolledand/orslowreleaseofagrochemicalshavebecomeanattractivearea[1 ,2 ] ,becausetheseproductsarebiodegradable,abundant,andcheap .Starch encapsulatedagrochemicalsexhibitmanyad vantages.Thecharacteristicsofimprovedefficiencyandextendedactivityofagrochemicals,economicalencapsulation ,biodegradablebehaviorofstarchmatrix ,lesspollutiontoenvironments,reducedtimesandamountof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9.
淀粉/PVA共混物的最佳组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单螺杆挤出塑化的方法,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用正交分析法研究了淀粉,聚乙烯醇、甘油体系中各组分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力学性能最佳的组成,并利用计算机辅助处理,导出反映这种影响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Gloeobacter violaceus, a cyanobacterium lack of thylakoids, is refractory to genetic manipulations because its cells are enveloped by a thick gelatinous sheath and in colonial form.In this study, a large number of single cells were obtained by repeated pumping with a syringe with the gelatinous sheath removed.And an exogenous broad host range plasmid pKT210 was conjugatively transferred into G.violaceus.Analyses with dot-blot hybridization and restriction mapping showed that the exogenous plasmid pKT210 had been introduced into G.violaceus and stably maintained with no alteration in its structure.pKT210 extracted from G.violaceus exconjugants c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mcr- mrr- E.coli strain DH10B but not the mcr+ mrr+ strain DH5α, which suggests that a methylase system may be present in G.violace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