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1.预防袋栽污染的方法。发菌阶段是预防袋栽香菇杂菌污染的关键时期,从菌种到选料、装袋、灭菌、接种与培养管理等方面都要严格把关,以保证菌袋的成品率。  相似文献   

2.
香菇袋栽的成败与效益,首先取决于菌袋成品率的高低。近年来我们通过全面落实确保菌袋率的八大措施,基本上可以使成品率达95%以上,不少菇农几近100%。但从袋栽香菇生产的总体情况来看,从接种至第二次翻堆之前菌袋的杂菌污染现象仍相当严重,尤其有些新发展区的不少农户,菌袋成品率不足50%。为了及时地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现将香菇菌袋早期五大污染原因及判别方法简述如下。一、原料和破损污染(一)污染表现。1-接种后3-6天内种穴四周新菌丝萌发正常,但迟迟难以定植吃料,或香菇菌丝发灰细弱,接种15-20天之后…  相似文献   

3.
1.发菌场管理. 春栽袋料香菇要选择发菌时间较长的菌种.菌袋制作完毕后,经过灭菌、接种后,进入发菌阶段.这个阶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菌的好坏及成品率的高低.该阶段管理关键环节如下:(1)保温养菌.由于外界气温较低,刚接种的菌袋要放在保温良好的房间内养菌,加快菌丝生长.同时,要搞好环境消毒,防止杂菌污染.(2)及时翻堆.当播种孔周围菌丝长至6~8厘米时,要及翻堆,剔除杂菌污染的菌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袋栽香菇数量不断增加,香菇产业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之一。随着袋栽香菇产业的迅速发展,很多种植户,特别是有些新菇农,没有完全掌握食用菌基本栽培技术,缺乏对杂菌的认识,造成杂菌污染日益严重,给广大菇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了菇农的经济效益,打击了菇农的积极性。笔者现将袋栽香菇中出现杂菌污染的几种情况及防治对策总结如下,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省袋栽香菇数量不断增加,香菇产业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之一.随着袋栽香菇产业的迅速发展,很多种植户,特别是有些新菇农,没有完全掌握食用菌基本栽培技术,缺乏对杂菌的认识,造成杂菌污染日益严重,给广大菇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影响了菇农的经济效益,打击了菇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春栽袋料香菇要选择发菌时间较长的菌种。菌袋制作完毕后,经过灭菌、接种后,进入发菌阶段。这个阶段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菌的好坏及成品率的高低。该阶段管理关键环节如下:(1)保温养菌。由于外界气温较低,刚接种的菌袋要放在保温良好的房间内养菌,加快菌丝生长。同时,要搞好环境消毒,防止杂菌污染。  相似文献   

7.
李秀红  陈永征 《河南科技》1997,(3):13-13,24
香菇袋栽高产技术李秀红陈永征赵保章香菇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作为菜中珍品,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同时,香菇还是一种珍贵的药用菌,它具有抗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降血胆固醇等多种功效,经常食用,可以防治多种疾病,是一种很好...  相似文献   

8.
<正>在以往的香菇制种中,大都强调培养料要干燥无霉,且通过暴晒,目的是利用太阳光热及紫外线杀死料中杂菌,降低制种污染率。但是干燥的培养料中仍残留大量的杂菌休眠体,灭菌难以彻底。试验证明,利用发酵培养料进行香菇制种,既能确保灭菌彻底,又能加快菌丝生长,减少菌袋破损,大大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1.菌丝徒长.香菇菌块或脱袋菌丝筒表面,不断长出浓密白色绒毛状菌丝,有的长后倒伏,倒伏了又长,这种菌皮逐渐变厚,有的甚至不倒伏,转色不能进行,这就是"菌丝徒长".  相似文献   

10.
<正>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特产,近年来随着大面积推广袋栽香菇新技术,发展速度甚猛,产量激增。1991年全国香菇产量突破3万多吨(干品),创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出口香菇的大国。随着香菇生产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扩大,人们对香菇的消费方式也越来越高,并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香菇深加工,开发香菇系列保健产品,拓宽生产领域和销售市场,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同步增长,以提高香菇生产增值综合效益。现介绍几种以香菇为原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香菇病毒病 1.症状。代料栽培香菇,在菌种袋(瓶)及栽培袋(块)上,当白色菌丝长满袋(块)后,原已长满菌丝的袋(瓶)中,局部出现“秃斑”现象,即产生一块块的空白斑块,并出现菌丝消退,使培养料显出原色。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可出现子实体畸形,菌柄、菌盖、菌褶发育不完整,早开伞、菌肉薄、产量低。 2.防治措施。①选用活力强,无病毒的优良菌种。②菇房使用前要彻底消毒,生产结束后要及时清除废料,并将床架、工具用水浸泡、洗  相似文献   

12.
畦栽鸡腿菇     
鸡腿菇栽培有袋栽和畦栽两种方式.袋栽容易成簇出菇,菇个不均匀,造成采大碰小,严重影响商品价值.而畦栽省工、省力,出菇整齐均匀,正品率高,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 1. 发菌期的管理。将接种后的菌袋搬至培养室,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在75%以下。在发菌期间,由于菌丝呼吸作用放出的热量会使袋里温度比袋外高2~4℃,发菌期间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特别是中后期室温不宜超过25℃。15~20天当菌丝长至菌圈直径8~10厘米时,可将胶布由下向上揭开一角,使开口处朝下,以加快菌丝生长,同时进行翻堆与检查。接种后30~35天进行第二次翻堆。当菌丝长至两穴相接时揭去胶布,挖去菌种快。 2.脱装至转色期间的管理。 ①适时脱装。脱袋过早,菌筒不易转色;脱装过迟,则菌被过厚,都会影响出姑。适时脱袋要掌握好两点:一是掌握香菇的菌龄,早熟种一般在60~65天,中  相似文献   

14.
香菇反季节脱袋覆土栽培是指冬季种植、越夏出菇的栽培模式,其特点是可省去催蕾、浸水等工艺,为香菇生长创造良好的温度环境,解决鲜香菇夏季供应紧缺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褐腐病发生于含水量多的菌袋上,在气温20℃时发病增多.受害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的组织和菌褶均变为褐色,最后腐烂发臭.病菌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或接触病菇的手、工具等传播,侵入子实体组织的细胞间隙中繁殖,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6.
畦栽鸡腿菇     
鸡腿菇栽培有袋栽和畦栽两种方式。袋栽容易成簇出菇,菇个不均匀,造成采大碰小,严重影响商品价值。而畦栽省工、省力,出菇整齐均匀,正品率高,适宜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香菇反季节脱袋覆土栽培是指冬季种植、越夏出菇的栽培模式,其特点是可省去催蕾、浸水等工艺,为香菇生长创造良好的温度环境,解决鲜香菇夏季供应紧缺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香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蜡烛菇"(有柄无盖)、"松果菇"、"荔枝菇"(菌盖结团,无菌柄或不开伞),这就是香菇的畸形变异菇,属于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19.
赵红旗 《河南科技》2001,(8):22-22,26
一、发菌、瘤状物、转色期管理1.待菌丝接种穴向外延长半径5cm以上时,把种木取出提高透气性。取出种木2小时后,菌袋温度迅速升高,时间持续7天以上。此时应加强通风,降低袋温(控制在28℃以下)。一般30天菌丝长满全袋。当菌丝吃料7-10厘米时,第一次刺孔,数量4-6个,2天后温度升高,注意通风防烧菌。并遮光,防止表面菌丝成熟过早。15天后,接种菌丝相连,可进行第二次刺孔,数量6-7个,注意通风,防烧袋。40-50天菌袋发满,第三次刺孔,仍需通风,防烧菌。严禁刺孔深至无菌料而引起感染。2.瘤状物发生期管理:菌丝长满袋后,袋内表面…  相似文献   

20.
<正>菌油为我国传统名产。食用菌加工成菌油,方法简单,味道鲜美,贮存期长,可常年供应市场,大有发展前景。现介绍香菇加工菌油的办法。 一、原料 选择新鲜香菇或干香菇(干香菇需用水浸泡),用清水洗净泥沙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