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0年11月18~20日,欧亚新近纪古气候国际专题研讨会(NECLIME)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功召开。该研讨会成立于2000年,旨在推动欧亚大陆的古气候研究,每年举行一次学术研讨会,至今共举行了十一届,此前的研讨会均在欧洲举行。  相似文献   

2.
文化播报     
正"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务实合作与前景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5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全球变局下的中日关系:务实合作与前景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各高校通信类院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通信领域内的学术交流,由中国通信学会和《通信学报》编辑部主办的“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拟于2009年9月在广西大学召开。同时,为了促进中国网络编码研究的迅速发展.在2011年中国举行的NetCod国际会议上展示中国的实力.今年的“全国第二届网络编码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将与“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合并举行。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11,(15):63-63
2011年7月9日~11日,第十届中亚和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20-22日,"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科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  相似文献   

6.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他不仅深刻影响了近代南通,也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甚至让世界为之动容。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从1987年开始至今,已举行过三届,第一届和第二届在南京召开,第三届在北京召开。在张謇逝世80年后的今天,这样的学术研讨会第一次在张謇的故乡南通召开。第四届张謇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5日至28日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史学会、南通市人民政府、南通大学主办,南通大学、张謇研究中心承办,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张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协办。来自日本、美国、德国、中…  相似文献   

7.
<正>11月3—5日,第9届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成像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PIBM 2010)和第3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POEM 2010)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同期举行.第九届生物医学光子学与成像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我校与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主办,Britton Chance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吸引了来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13,(22):41-41
10月19至2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东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协办的第二届“中国与东亚”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4月10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主办、世界知识杂志社协办的"万隆精神与国际秩序——纪念万隆会议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文为该研讨会的发言之一,本刊有所删节。  相似文献   

10.
《国际学术动态》2006,(4):32-33
2005年10月22-23日,演化社会理论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ICSS)、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国家创新基地主办,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ICSS)承办。会议学术负责人是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ICSS)学术委员会主席、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教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国内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镇江年鉴》一直在收载赛珍珠有关资料,2007年卷以前记载比较零星、分散,2008年卷起开始集中记载,资料开始系统、丰富,主要形式为条目和题录。分析《镇江年鉴》中赛珍珠作品研究、赛珍珠人物研究、作品翻译研究、研究成果、赛珍珠对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以及围绕赛珍珠举办的各类活动等资料状况,可以反映出赛珍珠研究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在合肥市隆重召开了安徽省体育卫生科学论文报告大会.大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九个学科分类中评选出274篇优秀科研论文,并依据其论文进行了"选题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术道德与学术价值"等方面优点与不足的点评.  相似文献   

14.
赛珍珠风味宴是以赛珍珠文化为主题,以镇江地域文化为内涵开发的特色风味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赛珍珠风味宴菜单设计应以目标顾客需求为主导,体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围绕宴席主题、主导风味、主干菜品、时令季节、地方特色等原则设计和选择菜单菜品。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家莫言和美籍作家赛珍珠同为以描写中国题材见长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在题材、人物、主题、形式等方面双水分流,各尽其妙。两位作家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都做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八七会议”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召开的。关于“八七”会址,在20世纪50年代曾流传有是在江西九江的说法;周恩来后证实“八七会议”不是在九江开的,而是在武汉开的;陆定一也曾两次赴汉实地寻找,指认开会的地方就是汉口鄱阳街139号2楼;1972年,邓小平曾写材料,回忆说会议是在汉口德租界一个俄国人家里开的;1979年,郑超麟去汉口鄱阳街踏勘“八七”会址,认为“八七”会址是“汉口的鄱阳街123号”。最终被确定的会址是汉口的鄱阳街139号。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中系和苏州大学中系联合举办了“中国学史百年研究(1904-2004)国际研讨会”。这次大会具有独特的特点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就一些核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赛珍珠并非职业旅行家,亦非旅游文学家.从其创作兴趣和文风看,其传记亦非游记.她是以一个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和东西文化交流探索家的特殊身份,进入了“游程“的各个细节,以一个女性作家的特殊情怀,对异国的所见所闻进行了细腻的描述.其对“大地之旅“感性认识之深刻,对“几个世界“情感抒发之彻底,使得其传记作品在“不经意“间具备了游记的特点.故可从“赛珍珠传记作品是游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赛珍珠传记作品的非一般游记文学价值“、“赛珍珠传记作品的旅游欣赏“等几个方面对其传记作品进行游记文学解读.  相似文献   

19.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翻译既是殖民化的途径,也是解殖民化的工具。翻译中的杂合是语言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彰显文化差异、消解文化霸权。赛译水浒对异质性话语的保留使译本呈现出明显的杂合特征。本文拟在后殖民理论视角下,分别从字词、句法、篇章和文化四个层面对赛译水浒的杂合特征进行系统的阐释,旨在发掘赛译水浒的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并阐明其对当下中国文学对外传播过程中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帝国女人》是赛珍珠以慈禧太后的生活为蓝本创作的一部作品,由于翻译的原因,在中国还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在结合中西方叙事方式的同时,赛珍珠从自身独特的中西文化互渗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慈禧传统又独立的个性,这部小说一方面描写了慈禧作为女性统治者刚强的一面,另一方面也细腻地刻画慈禧丰富的情感变化,彰显出女性意识,丰富了慈禧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