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的电沉积非晶态Ni—Fe—P合金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在室温下电沉积出的非晶态Ni-Fe—P合金镀层外观接近镜面,镀层厚度可达42μm.经X-ray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等离子光谱分析(ICP—AES)证实,所获得的Ni—Fe—P合金镀层为非晶态结构,镀层中主要成分Ni、Fe、P的含量分别为74%~83%、9%~24%和6%~10%,此外,还含有0.01%~0.14%B和C元素,这些元素的存在是导致非晶态Ni—Fe—P合金镀层产生的主要原因.文中对电沉积非晶态NI—Fe—P合金的工艺条件、添加剂HAT和光亮剂HAB1、HAB2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图8,表1,参14  相似文献   

2.
对碱性条件下电沉积Ni-W-P的镀液组成及工艺进行了优选,对镀层性能结果进行了研究。经X射线衍射表明:Ni-W-P在镀态下和300℃以下热处理时,镀层为非晶态的,而在350℃以上热处理镀层转变为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电化学方法研制Fe—P非晶合金的电沉积镀层。研究了各种电沉积条件对合金中磷含量的影响。测定了非晶合金的腐蚀性和极化曲线。实验结果指出,在开始阶段合金是活化腐蚀,合金中的磷加快了腐蚀过程,最后磷在表面的富集,使合金进入钝化状态。 对非晶合金电沉积镀层的晶化温度和硬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5.
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法研究了硫酸镍浓度,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等电镀条件对镀层中磷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向Zn-P合金镀液中引入硫酸镍之后,镀层中磷含量大于1%。在实验范围内,镀层中磷的含量随着镀液中硫酸镍浓度,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耐产加。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以氨基乙酸为络合剂,在铜基上电沉积制取了光亮的Fe-Cr-P合金镀层。X衍射相分析表明,镀层呈非晶态结构。镀层中的Fe、Cr、P含量分别用比色法测定。在非晶态Fe-Cr-P合金电镀过程中,镀液pH值的变化对镀层组成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pH值范围为1.2~1.8。提高电镀液温度不利于Cr的析出,电镀时阴极过程处于电化学控制区域。  相似文献   

7.
电沉积Ni-W-P非晶合金的组织结构与耐蚀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电沉积Ni-W-P非晶合金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其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变化规率。结果表明,镀态Ni-W-P合金在300℃以下温度热处理后,仍为非晶态;随温度升高开始晶化,到500℃时晶化过程结束;其腐蚀速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增大,于500℃达到最大值,而后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电沉积过程中阴极超电位与形成非晶态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阴极极化曲线的平台处易产生非晶态。还讨论了电沉积条件对形成非晶态镀层的影响。在较高的镀液温度,低的pH值及适当的电流密度的条件下,镀液中H_3Po_3含量达到一定的比值,镀层易形成非晶态。镀液中H_3PO_3含量越高,镀层中的磷含量越高,当磷含量超过9%时形成非晶态,且镀层的耐蚀性随其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的影响也做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研究了电沉积镍—钨合金镀层的结构,及非晶态结构的形成机理.发现随着镀层中钨含量的增加,引起镀层晶格畸变增大,是导致形成非晶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三价铬电沉积非晶态Fe-Ni-Cr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一种电镀液性能优良、重现性好且利于环保的非晶态Fe-Ni-Cr合金电沉积新技术,采用此技术获得的非晶态Fe-Ni-Cr合金中Fe、Ni和Cr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55%,33%-37%和9%-23%。利用正交试验法对电镀液的配方和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优化的方法于室温下电沉积20min可得到Fe、Ni和Cr质量分数分别为54.4%,33.9%和11.7%的镜面非晶态Fe-Ni-Cr合金镀层,镀层厚度达11.3μm、维氏硬度达560左右。分别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方法对非晶态Fe-Ni-Cr合金镀层的组成、结构、性能、厚度及其影响因素了检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镀液组分对合金镀层成分有较明显的影响,而电沉积操作条件则对合金镀层物理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只有当电镀液中含有稳定剂H-W时电沉积所得合金镀层中才有Cr存在,且由于稳定剂H-W与添加剂的共同作用,导致所得Fe-Ni-Cr合金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用交、直流迭加电流和周期换向电流电镀Fe-P非晶态合金时,电流参数对镀层韧性的影响。当电流的阴极部分和阳极部分的比例适当,可以使镀层韧性得到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干式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特点,分析了无储油柜非晶合金全密封变压器可能出现的隐患,提出了优化的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pH值的镀液进行电学沉积时制备的Ni-P非晶态镀层,其镀层中磷的含量随pH增大的增大而减小,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各非晶态Ni-P镀层进行动力学分析,其晶化活化能数据表明,pH=6.50条件下制备的镀层较为稳定,它们的晶化机理可能为Avrami-Erofeev方程的核生成和核生长(n=1),动力学方程为dx/dt=Ae^-E/RT(1-α)。  相似文献   

15.
非晶态Ni—P合金的再钝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测量了(Fe_xNi_(1-x))_(76)Si_8B_(16)非晶合金的磁导率减落、比磁化强度和线磁致伸缩。发现在较低温度下,减落随Fe含量减少单调下降,而在较高的温度,则观察到一个减落峰。表明合金成分对减落的影响是由于结构缺陷与磁化强度的磁致伸缩耦合的结果。减落随温度的变化是原子方向有序和应力松弛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高导磁非晶合金纤维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充分研究了现有制造非晶合金条带的工艺设备以及市场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改造了现有条带设备,成功地研制出高导磁非晶合金纤维.用熔融拉丝法(MeltExtraction)制成直径在10~100μm范围内的合金纤维,研究表明此种材料具有典型的非晶特性,优越的软磁特性,更具有体积小、隐蔽性强、成本低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并具有广泛市场潜力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镁合金由于其密度小,比强度高等特点愈发受到社会关注,其非晶合金又由于弥补了传统晶态镁合金的部分缺点而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结合国内外文献及镁合金在国内外生物领域中的应用的具体情况,综述了传统镁合金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现状,比较了镁基非晶合金与传统晶态镁合金的腐蚀情况,探究了镁基非晶合金因其非晶性能而得到的更优的力学性能,展望了镁基非晶合金作为生物材料的发展前景,为镁基非晶合金在生物材料领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