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讨论了用混合稀土对Al-Si共晶合金的变质工艺,测定了合金的热抗拉强度、线膨胀系数和活塞的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入混合稀土1%后,ZL108号合金铁热抗拉强度提高了26%,线膨胀系数降低,活塞的尺寸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稀土变质剂对铝硅系铸造合金时效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微量稀土变质剂变质后Al-Si系铸造合金的时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微量稀土添加剂不仅对Al-Si合金具有肯定的良好变质作用、净化作用、细化作用 ,而且对其时效过程也具有明显的影响。当合金中含有适量的Si和Mg时 ,如ZL10 1、ZL10 4 ,稀土可使时效峰提前 ,当合金中同时含有Cu时 ,如ZL10 5、ZL10 3、ZL10 8、ZL10 9、ZL110等 ,稀土则使时效峰后移。Si含量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尺寸稳定性是活塞的一项重要指标。作者测量了三种国外活塞和三种国内活塞的体积长大率。测量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国内活塞体积长大率超过0.03%;而国外活塞体积长大率小于0.025%.研究了几种不同时效工艺(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不同循环处理)对活塞体积稳定性和内应力的影响。将时效温度提高到280℃可以消除活塞内应力,并将体积长大率控制在0.03%以下。提高时效温度以后,σ_b、HB 和σ_(b300)皆下降,应当用新概念衡量σ_b 的作用,制定验收标准,σ_(b300)下降不会影响现有活塞的工作性能和寿命。  相似文献   

4.
谌南平  廖钟亮 《江西科学》1996,14(3):136-142
研究了重稀土对几种合金模具钢工艺性能的影响。从对比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重稀土能改善合金模具钢的热处理形变、晶粒度、硬度、脱碳敏感性、回火稳定性、抗氧化等性能。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牌号钢结硬质合金GJW50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牌号的钢结硬质合金,由50%重量百分数(33%体积百分数)的碳化钨与中碳低合金钢钢基体组成。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适用于冷变形模具。钢基体的成分是0.50%C,1.0%Cr和0.5%Mo。碳与合金元素均低于目前流行的钢结硬质合金。这种新牌号合金代用某些常用冷变形模具材料,如工具钢,钨钴合金,模具寿命明显提高。其工艺性能如可锻性,切削加工性也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6.
以电解低钛铝基合金、纯铝和Al-Ti中间合金等为原料,分别制备了电解加钛和熔配加钛ZL108合金,研究了不同加钛方式对ZL108合金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微量的钛后,ZL108合金的耐磨性有所提高,而电解加钛ZL108合金的耐磨性优于熔配加钛ZL108合金.主要原因在于钛对组织的细化作用,而电解加钛合金的晶粒细小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7.
微量元素及热处理对ZL107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L107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较高的力学性能,应用非常广泛,但目前还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结构中大型、复杂、高强度重要铸件的要求.实验在原有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微量合金元素、混合稀土变质和选择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来进一步提高ZL107的综合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合金经过金属型浇注、T5处理后的力学性能:σb为324.2 MPa,δ5为4.1%,HBS为102,比原ZL107合金分别提高了19.7%、46.4%和8.0%.改进后的ZL107合金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塑性,有望成为大型、复杂、高强度结构铸铝件的优选合金之一.  相似文献   

8.
提要本文综述了铝硅活塞合金中铁的作用及消除针状铁相的三种方法:1.添加合金元素;2.提高冷却速度;3.液态处理.认为:寻求适宜于活塞铝合金用的铁的抵消剂是目前活塞生产面临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及硬度测定对AlZn(Cu)系合金的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强化主要取决于溶质原子的固溶强化作用,而合金发生失稳分解所产生的时效硬化作用很弱·对于AlZn2Cu实验合金来说,其固溶强化效应约为1GPa,而析出强化效应约为180MPa·Cu原子的加入不仅提高了AlZn合金的组织稳定性,使合金失稳分解造成的硬化峰值的出现大大推迟,而且2%Cu原子的加入使合金的淬火硬度约提高300MPa·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P变质及Na变质对ZL108合金凝固过程影响.文章首先比较了Na变质及P变质对ZL1C8合金铸件温度梯度、凝固方式、凝固界下形态及凝固速度的影响,发现Na变质ZL108合金的温度梯度及凝固速度比P变质的大,两种变质ZLl08合金均以趋近于逐层凝固的中间凝固方式凝固,凝固界面上出现一些锯齿形的突出物,且P变质这种突出物较Na变质要长.据此得出,在同样工艺条件下,P变质ZL108合金比Na变质ZL108合金容易出现缩松缺陷.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铸法制备了石墨-铝硅复合材料。金相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能将裸体石墨均匀地分布到铝-硅合金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的常温抗拉强度略低于铝硅合金基材,但高温抗拉强度高于基材;热膨胀系数、磨损量都小于基体材料。通过研究还发现,GMC-3复合材料在300℃时的强度高于在200℃时的强度,并具有较高的延伸率,是制造内燃机活塞的较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各行业用电需求增大。在加快特高压骨干电网建设的同时,提高现有电网的输电能力、输电质量成为重中之重。金具是海上换流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对金具提出了更高的耐腐蚀性能要求。为了探究海洋环境对金具的腐蚀性,选用ZL101A和ZL102两种典型的铝合金金具,采用5种辅助防腐蚀工艺获得5种耐腐蚀样本,并模拟海上工况对其分别进行盐雾腐蚀试验,得出最优防腐蚀工艺。研究表明:ZL101A和ZL102两种铝合金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ZL101A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强于ZL102铝合金的;抛丸处理的防腐措施在ZL101A铝合金样本中的防腐蚀表现要强于ZL102铝合金样本的;阳极氧化在两种材质中防腐蚀表现均为优异,是最优异的防腐蚀工艺。  相似文献   

13.
陈实  罗吉荣  江海峰 《科技信息》2010,(35):I0047-I0048,I0051
以铸造铝合金ZL201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挤压铸造成形工艺条件下,挤压压力、浇注温度、模具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L201的挤压铸造组织细密均匀,且随着挤压压力的增大,铸件的组织越加细密;结合实验结果,确定了ZL201合适的挤压工艺参数:浇注温度750℃、挤压压力60MPa、模具温度保持在250℃左右。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铸件的组织和性能良好,经过T4热处理后,铸件本体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可以达到310MPa和9.27%。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ZL104铝合金的工艺规程及水玻璃涂料的配方,讨论了有关工艺的作用,按此工艺规程操作可获得优质的ZL104铝合金。  相似文献   

15.
外场作用下ZL201合金近液相线铸造与触变成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电子显微镜、图像分析仪、维氏硬度计及电子拉伸机,研究了ZL201合金近液相线电磁铸造(NLEMC)的铸态显微组织,进行了触变成形实验,测试了成形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LEMC半固态合金坯料的组织为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组织,其晶粒平均等积圆直径为68.8μm;触变成形件的维氏硬度及抗拉强度分别为116.2 HV和308 MPa,均优于电磁铸造和近液相线铸造的合金组织与触变成形件的性能;讨论了NLEMC晶粒细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铸造旋涡法制造SiCp/ZL108复合材料的工艺,重点探讨铝液温度、颗粒表面处理及合金元素(Mg、B、Ti)对颗粒的回收率和分布的影响;与传统的活塞材料(ZL108,ZL109)相比,该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是摩托车活塞的理想材料。此外,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对界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界面区域内有一过渡层存在。最后,对改善浸润性的机理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7.
半固态ZL201合金的重熔加热合金组织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采用电子显微镜及图像分析仪,系统研究了近液相线铸造ZL201合金在二次加热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ZL201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在620~630℃保温5~10min,能够获得适用于半固态成形的触变组织,此时,晶粒平均等积圆直径为43 8μm,晶粒平均圆度为1 87·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可以获得理想的ZL201合金半固态坯料·  相似文献   

18.
半固态ZL116合金挤压成形与显微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子显微镜、卧式挤压机及电子拉伸机,研究了ZL116合金近液相线铸造的铸态显微组织,进行了触变挤压成形实验,测试了成形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可以制备出具有蔷薇状组织的ZL116合金半固态坯料,当在575℃进行二次加热时,有大量细小、分布均匀的硅颗粒出现,有利于合金的半固态成形;利用800 T卧式挤压机,触变挤压飞机用的合金支架,热处理后抗拉强度Rm值达320 MPa,断后伸长率A达到11.4%.  相似文献   

19.
铸铝合金在潮湿大气中的腐蚀及其微观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模拟湿热腐蚀试验方法在工业纯铝、ZL102和ZL109合金表面诱发腐蚀,用SEM、EDS和XRD等实验手段观察和分析了铸铝合金中第二相和腐蚀产物的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研究了第二相与表面缺陷对铸铝合金大气腐蚀发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了水分和侵蚀性Cl-的微观孔隙周围,由Al6Cu3Si相粒子和铝基体构成的腐蚀微电池发生电化学反应,电位较负的Al首先发生溶解,导致了局部点状腐蚀;腐蚀产物中除了存在少量共晶硅、氧化铝外,主要由铝的不溶性氢氧化物构成.在0.5mol/LNaCl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由于富铜Al6Cu3Si第二相粒子的存在,在含侵蚀性Cl-的介质中,ZL102、ZL109合金比纯铝具有更强的腐蚀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