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δ—癸内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用环戊酮与戊醛经缩合,脱水,加氢及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合成δ-癸内酯的方法,总产率为51.36%。  相似文献   

2.
以戌二酸酐为起始原料,通过Grignard、还原和成环反应合成了高纯度丁位癸内酿。戌二酸酐和溴戌烷Grignard试剂在铜盐催化下反应得到5 -氧代癸酸,质量收率79.8% ; 5 - 氧代癸酸钠盐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5 -羟基癸酸钠;最后加盐酸酸化环合得到丁位癸内酯,气相色谱分析纯度99. 6%,质量收率90%左右,反应总收率达72. 0%。5 -氧代癸酸和丁位癸内酯的结构经IR、1HNMR、13CNMR和GC — MS表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氢氧化钠作为促进剂,由己二酸合成环戊酮的实验.探讨了促进剂氢氧化钠的用量、反应体系的温度、促进剂的种类等反应因素对环戊酮产率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合成的环戊酮产率可达83%.  相似文献   

4.
制备Dawson型磷钼钒杂多酸,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以环戊醇为反应底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30%H2O2用量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实验结果表明,杂多酸催化H2O2氧化环戊醇合成环戊酮的较佳条件为:H8[P2Mo16V2O62]:环戊醇:H2O2物质的量比为1:3826:8956、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80℃,环戊酮产率为85.75%,催化剂循环使用7次,环戊酮的产率在82%以上.在此条件下,催化氧化了苯甲醇、正丁醇、环己醇、异丙醇和仲丁醇合成苯甲醛、正丁醛、环己酮、丙酮和2-丁酮,其产率分别为 87.62%、35.64%、70.24 %、76.34 %和80.41 %.  相似文献   

5.
de Jongh 和 Wynberg 第一个报导了利用1,3-环己二酮与交叉共轭α,β-不饱和酮进行双 Michael 缩合的一锅反应,合成了螺环化合物.但这个螺环作用因产率低而受到限制,例如环己酮和环戊酮产率分别为5.3%和0%. 本文利用丙二酸亚异丙酯(Ⅱ)在相转移催化剂 TBAB、无水 K_2CO_3和 DMF 存在下,于室温实现了与1,5-二芳基-1,4-戊二烯-3-酮(Ⅰ)之间的固—液相转移催化的双 Michael 缩合一锅反应,合成了7个3,3-二甲基-7,11-二芳基螺〔5-5〕-2,4-二氧杂十一烷-1,5,9,-三酮(Ⅲ),均为文献上没有报导过的新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Al摩尔比为2:1及3:1的Mg-Al水滑石,通过FT-IR、XRD、TG-DTA对合成的水滑石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为催化剂前驱体经高温焙烧后得到MgO-Al2O3复合氧化物(LDO).研究了该复合氧化物(LDO)在环戊酮和正戊醛Aldol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g-Al摩尔比为3:1的水滑石在焙烧温度为500℃,酮醛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8%,于回流下(约122℃)反应4 h,生成的2-亚戊基环戊酮占生成物百分比为85.2%,正戊醛转化率为99.0%,催化活性高于MgO和Al2O3.  相似文献   

7.
2—戊基—环戊酮—2—甲酸乙酯是有机精细化工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以环戊酮—2—甲酸乙酯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固体碳酸钾为碱,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与正溴戊烷进行C—烷基化反应制得。其反应最佳条件为:COOEt:n-C_5H_(11)Br:K_2CO_3:TBAB(mol)=1:1.2:1.3:0.1以甲苯为溶剂,于80℃反应2小时,产率可达82%~84%。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合成环十五内酯的新工艺,以蒜头果油为原料制备15-羟基十五烷酸酯,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合成环十五内酯.比较了两条合成路线:蒜头果油经提取得到二十四碳-15-烯酸,经臭氧化、还原、甲酯化反应得到15-羟基十五烷酸甲酯,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发生内酯化反应生成环十五内酯,收率为14.4%;蒜头果油直接经臭氧化、还原、甲酯化反应后,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发生内酯化反应生成环十五内酯,收率为10.4%.考察了树脂类型以及不同酯基的15-羟基十五烷酸酯对内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S-50树脂的催化效果最佳,15-羟基十五烷酸乙酯合成环十五内酯的收率达到19.5%.  相似文献   

9.
以糖和穿心莲内酯为原料合成1,2-和1,3-二醇环磷酸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1,2-丙叉基木糖、1,2-丙叉基葡萄糖、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为原料和磷酰氯作用,通过一锅法以较高的产率分别得到了六元和五元环磷酸酯,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所合成的化合物结构经13C-NMR、1H-NMR、31P-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0.
用邻氟苯甲酰氯与环戊烯经还原酰基化反应合成了邻氟苯基环戊基甲酮Ⅱ,再经溴化,甲胺化制得1-羟基环戊基-0-氟苯基甲酮与甲胺的西佛氏碱Ⅲ,化合物Ⅲ经热重排反应得到α-邻氟苯基-2-甲胺基-环己酮盐酸盐Ⅳ,简称氟胺酮(F-Ketamine),它是一种新的具有麻醉活性的物质,初步药理试验表明它具有与氯胺酮类似的麻醉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12种含环戊基或环己基的第四级铵碱,使之发生Hofmann消除反应。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产物,以检验构象规则对含脂环基的第四级铵碱消除反应的适应性,并确定了环戊基和环己基在Hofmann消除反应的构象规则中消除易度序列的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含环戊基和环己基的第四级铵碱所发生的Hofmann消除反应能很好地符合构象规则。环戊基和环己基在该消除易度序列中属于"其它第二级烷基"一类;在大多数的例子中,环戊基比环己基容易消除。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波技术实现了2-正戊基环戊-2-烯酮的合成.它是以正戊醛和环戊酮为主要原料,在微波催化条件下缩合,再经脱水、异构而得.通过微波催化技术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3.
2-戊酮和草酸二乙酯在醇钠溶液中发生 Claisen酯缩合反应 ,制得的δ-庚酮酸乙酯 -β-烯醇钠盐收率为 69.2 % ,该钠盐与水合肼及硫酸肼反应制得 1 H- 3-正丙基 - 5 -吡唑羧酸乙酯 ,粗产品收率为 1 0 0 % .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 ,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鉴定 .  相似文献   

14.
以4-氯八氟碘代丁烷和4-戊烯酸生成含氟丁内酯的反应为模板,详细研究了不同硫含氧酸盐、溶剂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二氧化硫脲、雕白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偏重亚硫酸钠等硫含氧酸盐为引发剂,4-氯八氟碘代丁烷和4-戊烯酸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与乙腈或DMF为共溶剂,于20~55℃搅拌反应3~15h,后处理并通过柱层析得到含氟内酯产物。以二氧化硫脲为引发剂,乙腈为共溶剂(V(乙腈):V(水)=1:1),在35。C下反应5h,得到的含氟内酯产率最高(84.3%)。在此条件下,其他含氟碘代烷与4-戊烯酸反应,得到相应的含氟内酯化合物,收率为72.7%~86.2%。  相似文献   

15.
素馨醛(α—戊基肉桂醛)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庚醛和苯甲醛为原料在碱性介质中缩合合成α—戊基肉桂醛.讨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碱量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庚醛和苯甲醛为原料在碱性介质中缩合合成α-戊基肉桂醛,讨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碱量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三氟化硼及其硅胶负载催化下30%H2O2对酮类的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都能在温和条件下催化酮类氧化得到相应的酯和内酯;小分子三氟化硼对2-金刚烷酮、环戊酮、2-甲基环己酮的催化氧化基本实现完全转化,产物内酯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9%,99%和74%,其对链状的4-甲基-2-戊酮的氧化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相同条件下底物转化率和产物酯的选择性分别可达25%和99%;硅胶负载三氟化硼催化酮类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时,产物内酯的选择性很好,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并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应用Baeyer-Villiger氧化反应,通过"一锅煮"的方法,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H2O2(30%)作氧化剂,经Lewis酸催化,合成β-环高柠檬醛.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详细研究了溶剂、催化剂、氧化剂、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β-环高柠檬醛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产率35%,产物结构通过GC-MS和NMR鉴定.  相似文献   

19.
以柠檬醛为原料,经环化、羟腈化、水解关环和脱水4步反应,以314%的总产率合成了(±)-二氢猕猴桃内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12种含环戊基或环己基的第四级铵碱,使之发生Hofmann消除反应。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其产物,以检验构象规则对含脂环基的第四级铵碱消除反应的适应性,并确定了环戊基和环己基在Hofmann消除反应的构象规则中消除易度序列的位置。结果表明:含环戊基和环己基四级铵碱所发生的Hofmann消除反应能很好地符合构象规则。环戊基和环己基在该消除易度序列中属于“其它第二级烷基”一类,在大多数的例子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