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的胖瘦与基因的关系更大,而与吃多少或吃什么的关系不很大。好几年来,到底是基因还是饮食方式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因素,一直是有争论的问题。最近由美国和丹麦科学家共同进行的研究结果可能有助这一问题的解决。科学家研究了540个自婴儿起就被人收养的人。有的被收养者比养父母胖得多,研究表明此人的亲生父母也很胖。有的被收养者比养父母瘦许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4,(3):6-6
正南美洲狼蛛——亚马孙巨型食鸟蛛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其他蜘蛛可能有更长的腿,但食鸟蛛拥有最大的蜘蛛体重——170克。食鸟蛛这个名字源于18世纪的一幅雕刻——狼蛛家族的另一成员在吃一只蜂鸟。事实上,食鸟蛛并不像其看起来那么可怕,它们很少吃鸟,主要吃节肢动物,也吃小老鼠或小蜥蜴。食鸟蛛并不是用蛛网捕捉猎物,而是用大大的牙齿咬  相似文献   

3.
导致肥胖的因素很多,但都可归为遗传与环境这两方面。从环境方面讲,今天大多数人比几十年前锻炼少,消耗的热量少,于是热量逐渐转化为多余的体重。如果少吃点(准确说是少一点热量摄入)就不会肥胖,但问题是人们现在吃得越来越多。从遗传方面讲,  相似文献   

4.
要保证我们星球上几十亿人口有营养价值丰富的食物,消灭饥饿,特别是由于缺乏蛋白质而引起的饥饿,这是困难的,非常困难!但是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合成食物。而要制取合成食物,必须简化食物链环节。有一门科学叫“生态学”。它的研究历史不长。这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存在的诸系统的科学。食物系统便是其中之一:太阳能——植物——动物——人。人吃动物的肉;动物吃植物,植物生长靠太阳能。这四个环节组成一个食物系统,也叫食物链。这个天然的食物系统效应是很低的。作一个设想,有一个小孩整年(从12岁至13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友》2004,(5):40-40
首先需要知道糖尿病有什么症状,你才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它。有的人自我感觉是健康的。比如说体重下降。糖尿病的症状大概是两大块。一块叫做三多一少,三多是什么意思呢?叫作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都比正常人或比原来的情况要多。同时又有体重和体力下降。体重和体力下降叫做一  相似文献   

6.
许多体重的人相信,减肥是健康的关键。但这并不一定是真的。任何形式的减肥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身体过重的人应特别减去体内过多的脂肪——而这单凭节食是做不到的。(研究表明,通过节食减肥而去除的每磅重量中,三分之一是脂肪,剩下的就是人们渴望的“瘦体型”。)过多的脂肪会造成过度紧张和高血压,它亦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身体内的脂肪比体重本身能更好地表明身体的健康状况。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07,(8A):62-63
吃什么,很重要。说小了,事关个人健康;说大了,事关国情民生。 但是,我们很多人的一天都由不合理的饮食开始,经年累月最终暴露出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问题:一些人营养过剩,而另外一些人则营养缺乏。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如果吃不好,吃得不科学、不健康,不仅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最容易产生饮食结构问题,而饮食结构不合理则会导致肥胖、体质虚弱以及各种疾病。所以,饮食,尤其是早餐的搭配马虎不得。[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的节食者在停止节食后,往往发现体重又恢复如故,甚至比节食前还重了些。这是为什么呢?回答很简单:因为人体具有保持自身体重的"自卫"能力。人体对节食的第一反应是马上需要补充能量,这些能量取自何处?不是脂肪,而是贮存于肌肉的糖元。糖元及其水分的释放,意味着脂肪和肌肉两者都会减少,体重随之减轻——这就是节食的效果。由于一下子少吃那么多,对胃会产生很大的伤  相似文献   

9.
食之有味     
“食”字分解是人良,而“良”在《说文解字》中译为:善也。结合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食品产业应该是良心产业。可如今吃个西瓜怀疑加了膨大剂,吃点猪肉担心添加瘦肉精,瞅着大白馒头真不错,也许加了增白剂,  相似文献   

10.
美国患糖尿病而死亡的人,每年达37000人左右,居总死亡率的第四位。由于患动脉硬化而死亡的人中有五分之一的人血糖量都高。因此增加了患糖尿病的死亡率。据说美国糖尿病患者420万人,也有说1000万人。糖尿病的发生率因年龄而不同,学龄儿童为0.35%,成年女子为2.4%,平均是2%。因糖尿病而造成失明的人在美国比例很大。为了预防糖尿病,在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避免过胖,即必须注意摄取的能量与所消耗的能量的平衡。不要吃得过饱。②在饮食中少吃葡葡糖和蔗糖,多吃果糖。最好是吃人工合成的甜味剂。  相似文献   

11.
血糖高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肥胖、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很多人非常努力地控制主食、设计菜谱,却很可能忽视了高血糖的重要帮凶——晚饭吃太晚。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晚餐吃得晚,对血糖来说是种灾难。晚餐是如何影响血糖水平的?想要控糖,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这就为你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12.
在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的河流、湖泊里,生长着一种以血腥味食物为生的热带鱼——吃人鱼,巴西人称之为"比拉尼亚"。吃人鱼是一种俗称,这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吃人鱼属银元鱼类,最大的体长的60厘米,最小的不足10厘米,吃人鱼有一副掠食者的凶恶面貌,它身体侧扁,腹部呈金黄色,头部和背部为黑色,长一对赤红色的凶狠眼  相似文献   

13.
据调查,每十个年轻人中就会有三个有吃夜宵的习惯。还有不少人会在睡前吃一些点心糖饼之类的。这是否会由于我们在睡眠时无法消耗掉这些热量而导致肥胖呢?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这要视情况而定,夜里很晚才进食一般不会导致脂肪增多,除非你当天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你平时的热量摄入量。但应该注意,夜里进食是否导致体重增加要视你食用的是何种食物而定。很多人在吃晚饭时想吃点别的什么换一下口味,他们会吃一些冰激凌、油炸土豆条。夜里食用这些食品往往会致人肥胖。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喜欢骑车去西藏。在出发之前,他们要锻炼身体,准备好车子、吃的、药品。那动物们在旅行之前会准备些什么呢?脂肪做燃料为了进一步认知动物的迁徙强度,我们来做一个比较。长跑运动员体重约65千克,完成一个马拉松全程需要奔跑42千米;加拿大雁体重6.5千克,迁徙路途长达966千米。按照体重的比例计算,加拿大雁的迁徙相当于马拉松选手长跑9660千米——也就是230个马拉松的距离。这么高强度的旅行,准备充足的能量非常必要。很多迁徙鸟类在离开之前会大量进食,将多余的能量存于皮下脂膜,体重较之于平时增加了不少。比如蜂鸟在迁徙之前,体重就会增加一倍(大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鲸目动物中的蓝鲸。迄今为止,已捕获到的最大蓝鲸是一只雌蓝鲸,它的体长超过33米,体重超过150吨。蓝鲸的平均体长为22-30米,平均体重在100-130吨之间。换一个简单的方式来说明:一只蓝鲸的体重相当于20头大象,300头奶牛,或者是1600个人的重量。蓝鲸的舌头(包括舌根)大约有3吨重,心脏大约重600公斤。刚出生的蓝鲸幼仔身体也很庞大,体长大约7米.体重超过2吨。在幼鲸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它每天增加体重大约m公斤,每天要吃几百公升母乳。动物世界排名第二的仍属海洋动物,它是鲸目动物中的扶香鲸,体长大约25米。…  相似文献   

16.
限制热量     
正目前已知最好的抗衰老策略2015年7月,一项为期两年的实验结果公布。在这项实验中,科学家为218名年龄在21~50岁之间、体重正常或略微超重者指定饮食。其中一半的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另一半人被告知需减少原来热量摄入的25%。到实验结束时,尽管被限制热量组的热量摄入其实只减少了12%,他们依然平均减重10%,减肥效果持续了两年之久。同样重要的是,限制热量组的人们并未因此感到难受。或者说,如此限制热量并未  相似文献   

17.
蘑菇的秘密     
在所有的菜肴中.没有比蘑菇更鲜美的了.绝大多数民族都有吃蘑菇的习惯。就像吃河豚可能使人丧命一佯.闪误食毒蘑菇而走上不归路的人前仆后继。所以,有专家提醒人们坨其是要吃自家采摘的蘑菇时,请务必慎重.莫让蘑菇成为自己最后的晚餐。  相似文献   

18.
<正>吉林通化的田先生问:现在正是吃荔枝的季节,不过听人说,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而用酱油蘸着吃可以降火,这是真的吗?@专家解答:荔枝性温不可多食,多食则容易发热上火,凡阴虚火旺者不能吃或少吃,老年人尤其要少吃。同时,荔枝是一种含糖量很高的水果,吃起来很甜。当吃进来大量的糖之后,体内可以降  相似文献   

19.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经常听到的一句俗语,这句俗语如果用在生态学上,就有食物链的含义,而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摄食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且还有实践意义,因为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可作为探索鱼群、寻找渔场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蓝鲸(图1)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兽,而且是自古至今地球上最大、最重的动物.据记载,最大的一头蓝鲸,体长达34米,体重约170吨.这种庞然大物,却性情温和,以小动物——磷虾为食.不过它胃口颇大,一餐食量达1吨,每天要吃4、5吨.虎鲸(图2)被人们称为“海中霸王”.它嗜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