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型高效无毒Ca-Zn复合热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刚果经法,热烘法和辊度法评价了合成的新型钙皂、锌皂及Ca-Zn复合热稳定生,研究了钙皂、锌皂、螯合剂间的协同效应,并进行了耐候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钙皂和新型锌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170℃下的热稳定时间分别是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的二们以上,新型Ca-Zn复合热稳定剂的耐热性也超过同类产品,它们均无毒,可用于各用PVC无毒制品中。  相似文献   

2.
环保型二聚酸稀土PVC热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复分解法制备了二聚酸镧,并通过红外光谱检测证明了其结构;采用刚果红试纸法研究了二聚酸镧的热稳定作用及变色情况;并与其他热稳定剂二聚酸钙、二聚酸锌、硬脂酸镧、硬脂酸钙、硬脂酸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聚酸镧属于长期型热稳定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作用,且无毒环保.二聚酸镧与其他热稳定剂具有广泛的协同作用,二聚酸镧与硬脂酸锌并用可有效改善其抑制PVC初期着色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硬脂酸皂在工业生产中早已被使采用为聚氯乙烯(PVC)的稳定剂,但其对聚氯乙烯的稳定作用却仍需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聚氯乙烯加进硬脂酸钡和硬脂酸镉后的热稳定性,以及环氧豆油、亚磷酸三苯酯对钡、镉皂稳定剂的稳定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钡、镉皂会加速PVC的受热失HCl作用,同时吸收PVC分解产生的HCl;而皂类和HCl反应所生成的氯化物对PVC失HCl有催化作用。2.钡,镉皂共同使用有协同怍用。3.环氧豆油和亚磷酸三苯酯对钡、镉皂的稳定作用有增效作用。提出了硬脂酸皂对PVC的热稳定作用,不在于抑制或减慢PVC的分解HCl,而可能是和PVC反应破坏因失HCl而生成的共轭双键;这样一方面起了抑制变色作用,另一方面使发生在双键上的降解和交联反应受到减弱,从而延缓了PVC的性能的受热破环,提高了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以氧化锌和氰尿酸为原料,在弱酸性条件下制备了氰尿酸锌热稳定剂。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热重分析表明,氰尿酸锌作为PVC热稳定剂能钝化PVC链上的不稳定结构,吸收释放的氯化氢气体,抑制PVC的自催化作用,有效减缓PVC的热降解。通过静态刚果红测试、烘箱热老化测试和动态流变测试,测定了氰尿酸锌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热稳定剂添加量为PVC的0.3%(质量分数)时,相比于硬脂酸锌,氰尿酸锌的热稳定性能更好,此时添加氰尿酸锌的PVC热稳定时间为18min,约为加硬脂酸锌热稳定时间的2倍;氰尿酸锌作为PVC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硬脂酸锌热稳定剂,氰尿酸锌还能有效延长"锌烧"现象,与PVC有良好的相容性和润滑性。  相似文献   

5.
以芳香酸和氧化锌为原料,制备了5种含芳基锌皂,对产品进行了元素分析;以硬脂酸锌做对照物,测试了邻苯二甲酸锌、水杨酸锌、磺基水杨酸锌、对硝基苯甲酸锌、邻氨基苯甲酸锌对PVC的热稳定性能.通过热老化箱实验法、刚果红试纸法对含芳基锌皂及其互配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含芳基锌皂对PVC的热稳定性能一般,与硬脂酸钙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但能与锌形成螯合结构的含芳基锌皂对PVC的热稳定性能要优于硬脂酸锌.  相似文献   

6.
以苯磺酸衍生物和氧化锌为原料,制备甲基苯磺酸锌、对氨基苯磺酸锌、十二烷基苯磺酸锌,并对产品进行了元素分析;以硬脂酸锌为对照物,测试了三种苯磺酸锌对聚氯乙烯塑料(PVC)的热稳定性能;通过热老化箱实验法、刚果红试纸法对苯磺酸锌类化合物及其互配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甲基苯磺酸锌、对氨基苯磺酸锌对PVC有较好的长期热稳定性能,且与硬脂酸钙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消炎痛为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物,本文分别在水及甲醇介质中合成了镁、钙、锶、钡、锰、铁、钴、镍、铜、锌、镉、铅和银等十三种固体金属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谱、电导等方法对所制化合物进行研究,其组成为 Fe(Ind)_3·2H_2O、M(Ind)_2·nH_2O(M=镁、钙、锶、钡、锰、钴、镍、铜、锌、镉、铅,n=1-4)和 AgInd.并测定了它们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碳酸铈、氧化铈、硬脂酸钡作为复合热稳定剂的热稳定性,测试了2种无机盐热稳定剂复合后的热稳定效果,采用刚果红法(GB/T2917-1982)对它们的静态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9.
以焦锑酸钠与巯基乙酸异辛酯为原料,用一步法合成了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并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焦锑酸钠与巯基乙酸异辛酯的量比为1.2∶1.0时, 以甲苯为溶剂, 加热回流3.5 h, 即可得到目标产物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 其收率为92.8%;当五(巯基乙酸异辛酯)锑在PVC中的添加量为2.5%时, PVC的热稳定时间为40 min(200 ℃时);当其与硬脂酸钡复配时, 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硫铁铝酸钡钙系列矿物水化1d、3d和28d水化样的电学性能。在40Hz-50kHz频率范围内,随水化龄期的增加各试样阻抗均下降;且水化时间对硫铁铝酸钡钙矿物相对介电常数的影响很大,表现出不稳定性;在低频40Hz~10kHz之间,介电损耗正切值tanδ无规律,但在10-50kHz之间,tanδ随频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硫铁铝酸钡钙矿物的水化相对稳定期较硫铝酸钡钙矿物提前,在水化后期均在Nyquist图谱中出现了Randles型图形。  相似文献   

11.
BCF的热氧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连续实验方法,借助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力学测试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热氧稳定化过程中聚丙烯腈纤维序态结构、化学结构与生物碳纤维吸附特性、力学性能的内在关联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腈基热氧稳定化纤维晶区尺寸、取向指数等结构参数与BCF比表面积、吸附特性及力学性能的优劣具有直接内在联系.在热氧稳定化过程中增加聚丙烯腈纤维热氧稳定化结构转化有益于改善生物碳纤维吸附特性,且与生物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场中垃圾降解与稳定化模拟试验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在24只乙烯塑料桶中,分别装填了人工配制和上海市燃气居民生活区的生活垃圾,研究了拉圾恒压表面沉降速度及添加物氮,磷,钾及铬,铜,钨钼,铁和醋酸的加入对该速度的影响。根据沉降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推算了填埋场稳定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氮,磷和钾的加入促进了垃圾降解,从而缩短了稳定化时间,其它化合物的加入对降解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Coats-Redfern”法,通过差式扫描量热(DSC)研究了聚丙烯腈(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动力学,探索了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40~400℃范围内,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总体上符合一级的反应级数模型,计算得到表观反应活化能Ea=177.1kJ/mol;进一步分区通过分区研究和计算,提出了“三区域反应动力学模型”,此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能很好地预测PAN纤维在不同升温速率时的热行为;初步提出了PAN纤维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矿粉与固体激发剂,制备了适用于机场道面的快硬早强无机聚合物混凝土。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使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模型拟合,研究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砂率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无机聚合物混凝土坍落度、初凝时间、7d抗折强度影响的显著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坍落度影响方面,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砂率;初凝时间方面,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砂率;7d抗折强度影响方面,水胶比砂率胶凝材料用量;双因素交互作用的显著程度也各不相同,其中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对坍落度的交互作用最显著,胶凝材料用量和砂率对7d抗折强度的交互作用最显著,三因素两两之间对初凝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橡胶林缘热力垂直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南向橡胶林缘附近的气温观测资料,探讨了昼间橡胶林内、外热力垂直梯度和3个作用面的热力特征和相互作用,分析了森林片断林缘的气温垂直规律,以及林内、外差异,指出林冠是林缘最主要的热力作用面;林冠面、林内地面、林外地面的热力特征和相互作用约了林缘附近的热力变化。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林缘小气候形成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并为研究森林片断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动态热环境下人体心理反应预测,基于模糊集理论及人与周围热环境瞬时热量传递的合理分析,提出一种动态热环境中人体热感觉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在本质上,人体外表面同周围环境之间换热热流通量的变化决定了人体在热环境中热感觉值的变化规律。该方法选取换热热流通量变化值作为特征变量,因而降低了求解问题的复杂度。数值模拟算法采用分层递阶模块式结构、基于知识的推理系统和模糊信息并行处理,具有结构简单、易修改扩充、计算速度快和占用存储空间少等优点。将模拟结果同微气候环境室的实验数据相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在考虑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对工程废土进行综合改性优化研究.构建成型压力、混合料含水率、水泥掺量及细石掺量等因素与改性后工程废土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软化系数等指标间的响应面,探索各因素对响应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回归模型修正、试验验证获取适用于工程废土综合改性优化指标响应值预测的回归模型方程.结果表明:考虑工艺成本,工程废土在进行综合改性优化时,成型压力、混合料含水率、水泥掺量和细石掺量的最优取值范围分别为15~25 MPa,10.5%~12.5%,8%~12%和3%~6%;各影响因素对改性后工程废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软化系数等指标的影响显著程度均不相同,且存在交互作用;修正后的改性工程废土指标响应值回归模型经试验验证,最大偏差值为6.07%,适用于工程废土改性方案的优化和各指标响应值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扩展电阻温度传感器的封装效应。对扩展电阻传感器封装热阻的测量和瞬态热响应 理论和实验研究。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管壳的几何形状比封装材料传感器瞬态响应时间的影响更重要。对于要求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传感器封装,小型和球型的封装方式总是被推荐。的  相似文献   

19.
从声子散射模型出发,用拉普拉斯变换法得到三层一维非金属薄膜在简谐温度边界条件下温度响应的解。通过算例分析,讨论了在微尺度条件下非金属薄膜的热响应特征。计算表明,热响应温度和热传播速度随特征参数E的变化而变化。在薄膜中不同位置处,当E<0.1时,波动特性明显,最高响应温度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先减小后增大;当E>0.1时,最高响应温度持续减小。当E取较大值时,热传播速度也较大,达到最大响应温度的热响应时间几乎相同。而在薄膜后表面,热传播速度随E的增大而增大。另外,当E<0.25,最大热扰动响应温度随E的增大而减小;当E>0.25时,最大热扰动响应温度随E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分子甲烷水合物导热性能,结合声子态密度分析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能量耦合过程;探究范德华相互作用对热导率温度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导率随着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间范德华相互作用的增强而增大。相互作用的增强令甲烷分子的振动峰值向高频区域移动,使得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的振动耦合作用增强,VDOS匹配程度增加,进而增大了甲烷水合物的热导率。高温下的温度相关性归因于弛豫时间声子的出现导致的非弹性散射,低温下主要受到光学声子模式和低频声子的约束影响。模拟的热导率的温度依赖性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