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药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GC-MS-DS对中药姜黄挥发油进行系统分析,共分离得到102个气相色谱峰,鉴定出70种化合物,其中a-铡柏烯,β-侧柏烯,2-辛醇,cis-芳樟醇氧化物,(+)-香芹酮,紫苏醇,γ-瑟林烯等25种化合物为首次鉴定。  相似文献   

2.
金钱草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从中药材金钱草的挥发油样品中共分离出48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38个组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6.63%。金钱草挥发油的主要组分为酮、醇和萜类化合物,分别占总化合物的36.19%、26.14%和19.56%。金钱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能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金钱草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芳香新塔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采用化学检识、薄层色谱法(TLC)、气-质联用(GC-MS)等方法对芳香新塔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经化学检识、TLC分析,芳香新塔花挥发油中含有酚类、酮类和不饱和化合物,芳香新塔花挥发油经GC-MS分析,计算机检索鉴定出29个化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胡薄荷酮(84.24%)、p-薄荷酮(5.90%)、薄荷烯酮(5.19%)。该研究结果可为芳香新塔花的质量控制以及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刺槐花样品微波辅助提取所得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从延安地区刺槐花挥发油中分离出57种组分,鉴定出42种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峰总面积的82.01%;鉴定出其中的成分有醇、烯烃、烷烃、醛、酯、酮等十多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7.40%,烯烃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6.74%,醇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5.87%,酯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2.35%。  相似文献   

5.
石荠Ning挥发油的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报道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育期对产于福建省的石荠Ning挥发油含量的影响。并用玻璃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机技术(GC-MS-COMP)测定福建省福州市高病山石荠Ning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离出48个成分,共鉴定了42种,占总油量的98.90%,其主要分为侧柏酮(22.50%)、β-石竹烯(14.47%)、异胡薄荷酮(13.50%)、律草烯(11.24%)、甲基丁香油酚(8.43%)。  相似文献   

6.
石荠苧挥发油的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道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育期对产于福建省的石荠艹宁挥发油含量的影响.并用玻璃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机技术(GC—MS—COMP)测定福建省福州市高盖山石荠艹宁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离出48个成分,共鉴定了42种,占总油量的98.90%,其主要成分为侧柏酮(22.50%)、β-石竹烯(14.47%)、异胡薄荷酮(13.50%)、艹律草烯(11.24%)、甲基丁香油酚(8.43%).  相似文献   

7.
研究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中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归-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出103个色谱峰,鉴定了6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6.01%,其中,茉莉酮和β-紫罗酮为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首次鉴定报道.结果表明: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28.59%)、龙脑(7.94%)、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6.62%)、4-甲基-1-(1-甲乙基)-3-环己烯-1-醇(6.56%)、樟脑(6.31%)、α-松油醇(3.82%),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8.
甘青青兰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鉴定出甘青青兰(Dracocephalum tanguticum Maxim.)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及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种化合物,占总色谱峰总面积的87.46%.结论:甘青青兰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反-松香芹乙酯和桉油精,两者分别占总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60.30%和9.31%.  相似文献   

9.
对红果樫木叶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H NMR、13C NMR和MS波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5, 7-二羟基-2-甲基色原酮(Ⅰ)、滨蒿内酯(Ⅱ)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Ⅲ)。化合物Ⅰ~Ⅲ均首次从樫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研究石香薷精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研究了石香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经鉴定,百里香酚(50%)和香荆芥酚(22%)为基主要成分。从石香薷精油中首次分离鉴定出肉桂酸异西酯、d-香芹酮等27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白苞蒿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白苞蒿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白苞蒿石油醚提取物中共分离出58种组分,鉴定出其中的57种,占流出峰总面积的81.565%,以酯类和萜类物质为主,其中含量最多的为酯类,种类最丰富含量其次的为萜类.酯类物质中含量最高的为蓓半萜γ-内酯(24.054%),乔木素(5.825%);萜类物质中含量最高的吉玛烯D(7.993%).本试验的结果可为白苞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GC/MS联用仪对刺梨籽乙醚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了31个成分并鉴定出了其中的25个化合物,占总提取的93.16%。其主要成分为香草醛(21.06%),苧烯(16.20%),(Z)-2-庚烯醛(7.95%),香草醇(7.45%),(E,E)-2,4-癸二烯醛(5.98%)。  相似文献   

13.
黔产黑骨藤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黔产黑骨藤全株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并结合标准谱库的检索,从得到的44个化合物中鉴定了27种成分,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成分的93.2%.其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45.6%.明确了黔产黑骨藤挥发油成分及其含量,为提高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辽宁油松松针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测得松针挥发油的含量为1.7%.用GC/MS法从油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并确认出22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HP-59970C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15.
GC-MS分析秀丽海桐叶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秀丽海桐(Pittosporum pulchrum Gagnep.)叶中的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从秀丽海桐叶挥发油中分离出51个组分,确认出其中的37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29.27%)、β-蒎烯(17.84%)、坎烯(3.90%)和桃金娘烯醇(3.60%)。确认的37种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鉴定出来。  相似文献   

16.
贵州产山蜡梅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贵州产山蜡梅不同部位(器官)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异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蜡梅根、茎、叶、果皮的挥发油,并用GC-MS联用仪鉴定各化合物,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含量.结果从山蜡梅根、叶、茎和果皮中共分离鉴定了76个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8个,分别占各器官挥发油总量的43.08%,7.87%,57.55%,66.72%.根中挥发油以桉树脑、4-萜品烯、芳樟丙酸为主;叶中挥发油以榄香脑和β-桉叶油醇为主;茎中挥发油以龙脑、α-杜松醇、桉树脑为主;而果皮中挥发油则以石竹烯氧化物和葎草烯氧化物为主.贵州产山蜡梅果皮和茎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基本一致,但与根、叶中挥发油组成存在差异.本研究为山蜡梅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了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归一化法确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116种组分,鉴定出66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5.26%.  相似文献   

18.
运用超声提取、回流提取、水蒸汽蒸馏、浸泡提取4种方法对缅甸产钝叶樟植物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通过气质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首次分析了缅甸产钝叶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42、40、22、36个成分,其中黄樟素(safrole)相对含量最高,达到19.76%~28.47%.比较4种提取方法,得油率分别为3.49%、2.50%、0.85%、1.92%,表明超声提取法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采用GC-MS技术对4个不同产区新疆雪莲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氯仿超声提取各产区药材,使用GC-MS分析鉴定出新疆雪莲脂溶性的主要成分,并对不同产区的结果进行比较.共检出56种成分,主要为不饱和脂肪族类、饱和脂肪族类、倍半萜类、甾体和三萜类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巴西菊内酯,亚油酸,...  相似文献   

20.
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水蒸汽蒸馏的方法分别对山东寿光产的香椿芽及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并且利用GC/MS方法对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鉴定.从同时蒸馏萃取和水蒸汽蒸馏提取的香持芽挥发油中分别鉴定了42种和36种化学成分;从香椿茎中各鉴定了30种化学成分,并且比较了两种方法及两个部位挥发性成分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