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立足于规范论考察,编辑规范是用来指导和调控编辑共同体成员编辑行为的具有长效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它具有科学性、普适性和行为指向性等特征.为了更好地揭示和把握编辑规范的功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编辑规范进行分类.在实践中,编辑规范有多种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编辑的内涵与外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学报编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办好高校学报,提升学术品位的关键。要解决高校学报编辑素质提高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界定和规范“高校学报编辑”这一概念或职业的内涵与外延。高校学报编辑的内涵是学者型编辑,外延是文化型编辑、学习型编辑和职业型编辑。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编辑的兼职现象较为普遍 ,这与新形势下期刊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实现编辑的专职化 ,是办好学报的基础和关键 ,应重视编辑部建设 ,明确编辑部地位 ,把学报编辑列入教学科研编制 ;兼职是办好学报的必要补充 ,是专职编辑与教学科研人员的双向兼职活动 ,要进一步规范兼职行为 ,职责明确 ,优势互补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4.
陈剑娜 《韶关学院学报》2001,22(11):131-134
面对新世纪出版业迅速发展的形势,编辑人员的素质对于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和效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编辑的主体性与编辑活动过程层面谈编辑的素质和属性,应首先区分编辑素质与编辑修养这两个概念,在论述编辑客体的特点和评价标准的同时,还应从理论上论证编辑素质的受动性及编辑主体在出版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将编辑行为作为实践活动来看,它具有三种基本本质属性,即选择性、整合性与开拓性.  相似文献   

5.
郝秀清 《天津科技》2024,(2):105-108
防范学术不端行为是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通过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原因,并对其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完善制度和规范处理流程、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提升科技期刊编辑自身素养和能力等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希望能为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针对科技期刊的作者和编辑在编辑期刊过程中出现部分编辑元素使用不规范的情形,指出编辑应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和《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为依据进行规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理公式编排的技巧,数字使用的规范,标点符号运用的准确.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自然学报的特点,阐述了自然学报编辑应该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熟悉标准与规范,能够利用计算机修改插图与表格,利用网络进行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学报编辑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崇高的职业,高校学报编辑因其参与并组织精神生产,有一套相关的关于编辑的权利、义务与规范。编辑应清醒地认识自己角色应承担的义务、责任和规范,才能扮演好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9.
针对计算机文字处理中的编辑规范问题,介绍与之相关的语言规范、符号规范、数字规范、行文规范的国家标准和通用标准.以文字处理软件Word为例,从内容编辑和格式编辑这两个编辑的主要方面阐述实现编辑规范的方法,列举编辑规范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中的相应功能和具体实现方法,得出使用Word可以快速提升规范化行文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家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中没有规定微波电路中多字母物理量符号的编写形式,各种期刊采用的形式各不相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也存在与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不一致的地方。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家行业标准和编辑规范需要进行补充和修订;编辑人员在尊重国家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将规范和编写格式灵活结合。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良性循环中的和谐编辑氛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倡编辑氛围和谐,目的是促进科技期刊的良性循环。通过列举编辑工作中的典型不和谐现象,提醒编者正确梳理和平衡编辑领域的人际关系,调动相关各方积极性,使之相互信赖、和睦相处、协同工作。和谐编辑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弥补编者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先天不足,保障编辑工作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作为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刊物,编辑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刊社的效益。文章从思想政治、业务技术、开拓创新三个方面对提高编辑人员素质的途径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学报编辑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价值取向是编辑价值观的一般原则在编辑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进行选择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学报编辑的价值取向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它与学报编辑管理活动有互动性,也与高校的主体活动密切相关。它支配着编辑的一切活动,决定着刊物的模式、方向,影响着稿件的取舍标准以及刊物的品位、质量,甚至还间接地影响着作者、研究者的学术思维。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编辑工作能力与学报质量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认为编辑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仅体现个人在工作中的实际水平,而且体现出编辑部综合实力的大小,某个编辑环节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学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编辑劳动是指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过程。编辑主体指的是编辑,编辑劳动属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编辑的心理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编辑劳动的特点可表现为智力性、专业性、创造性和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与协作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论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学术精神的缺失是导致当今社会学术腐败不断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包括执着、淡泊、求实、创新四个主要方面。加强学报编辑的学术精神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素质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期刊作为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刊物,对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从5个方面对提高编辑人员素质的途径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科技期刊责任编辑的著作权界定模糊且容易受到侵犯等问题,分析责任编辑行为的法律属性,提出保护科技期刊责任编辑著作权的措施,包括确立责任编辑著作权法律概念、界定各著作权人法律关系和采取技术性保护。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情报学角度出发,试图将情报工作融于高校学报工作之中,以唤起高校学报界同仁对情报工作的重视。文章重点围绕高校学报主编情报意识功能和价值,从思想素质与情报意识功能关系;业务素质与情报意识功能关系;管理才能与情报意识功能关系;开拓创新与情报意识功能关系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信息社会”中,高校学报主编应具有强烈的情报意识,方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学报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浅议学报编辑的职业道德与学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菊梅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0):168-170
高校学报作为重要的学术园地,也存在着不严肃署名、刊发低水平重复稿件、不能有效防止一稿多投等学术失范问题,而这其中,编辑的职业道德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面对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制度上落实,编辑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收到实效,才能使编辑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学术使命感,从而成为“学术规范的鼓倡者、鉴定者、把关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