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调查了2011年临床常见真菌、细菌、分离菌的耐药性.用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用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补充实验.临床共分离7961株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50.76%,真菌为28.16%,革兰氏阳性菌为21.08%.分离的前6位菌依次为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酮康唑对真菌敏感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菌株率分别为76.1%、65.9%,未检测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株.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产ESBLs株分别为54.4%、37.2%,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表现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0%以上,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其的耐药率达75%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分别为73.2%和87.2%.结果表明,真菌感染增加,三代头孢耐药率增高,非发酵菌呈多重耐药并存在泛耐药株,应加强菌株耐药性监测,及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从助剂厂废水和生活污水流经的污泥中分离出F2和H2菌株,经鉴定F2为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udomonasCapsulata),H2为泥生绿硫菌(ChlorobiumChlorobiumlimicola)。讨论了F2和H2菌株特征及功能,初步认为它们对助剂厂废水具有高效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的微生物类群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数量次之,真菌数量最少,且根系土壤微生物总数明显高于根外土壤微生物总数.对三江平原大豆根系和水稻根系土壤中的细菌进行分离,根据细菌个体特征、菌落形态特征及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大豆根系土壤中主要分布着芽孢杆菌属、黄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甲基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6个菌属;水稻根系土壤中分布着微球菌属、黄杆菌属、根瘤菌属、奈瑟氏球菌属、葡萄球菌属5个菌属.同时,探讨了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对大豆和水稻根系细菌数量的影响,明确了根系细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等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今后大豆和水稻田间施肥,提高粮食产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污泥中分离出两株降解水胺硫磷的细菌,编号为HDNJ-1和HDNJ-3;两者在琼脂平板培养时对40%水胺硫磷乳油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14%和12%;液体培养96 h后两株菌对水胺硫磷的降解率分别为67%和74%;根据两株菌的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沙雷铁氏菌属(Serrati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相似文献   

5.
建立一套高效的生物破乳剂产生菌筛选方法是解决破乳剂产生菌筛选困难的主要途径,利用这种方法从大庆油田采油废水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对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两种乳状液均具有破乳效能的高效生物破乳剂产生菌,该菌对这两种乳状液在20 h的破乳率均可达90%以上。生理生化鉴定及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菌株编号LH1。实验发现,LH1菌的有效破乳成分为胞外代谢物质,低温、高温及超声破碎处理均对其破乳活性无明显影响,说明破乳菌LH1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口东湖降解磷细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口东湖磷细菌研究的结果表明:至少有芽孢杆菌属等13个属的不同菌株以其对磷化合物的分解能力推动着湖泊中磷的循环;在以芽孢杆菌属,假单孢菌属,微球菌属为优势的菌属中,假单孢菌属的解磷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大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研究得出,齐市地区大气细菌主要由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氮单胞细菌属(Azomonas)、奈瑟氏球菌属(Neisscria)和大肠菌群(Coli—form bacteria)等6个群属组成,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总菌数的88.4%,革兰氏阴性菌占总菌数的11.6%,变化规律为1,3月份芽孢杆菌为优势菌,9,11月份葡萄球菌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豹蛛属四新种,定名为:海北豹蛛Pardosahaibeiensissp.nov.,米泉豹蛛P.qinhaiensissp.nov和湛江豹蛛P.zhanjiangensissp.nov.。?  相似文献   

9.
本文定义了p维Lipschitz向量函数及其广义梯度,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p维Lipschitz规划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抗汞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污染物中分离到一株细菌KH4,经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该菌可在40韌/mL的HgCl2中生长,当HgCl2浓度为30韌/mL时,24h去汞率为91.7%*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为7*该菌经质粒检测和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具有一抗汞质粒,且可通过转化转移.  相似文献   

11.
从长期施用有机磷农药的土壤取样,通过驯化、富集培养,筛选到2株能降解甲胺磷农药的菌株HK-1和GLY-1.利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菌株在含1.5 g/L MAP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培养72h下的降解率,菌株HK-1和GLY-1的甲胺磷降解率分别为85.71%和80.25%.2株菌的遗传稳定性较好,对甲胺磷农药的耐受浓度为3 g/L,且可降解有机磷乐果和久效磷.菌株生长的最适甲胺磷浓度、温度、pH和接种量分别为1.5 g/L、25-30℃、7.0和4%-6%.两株菌对常用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金属离子对菌株降解甲胺磷农药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通过Biolog鉴定系统,将HK-1和GLY-1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sp.)和特瑞特西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tritici sp.)。  相似文献   

12.
加料煤在焦化过程中需先经干燥阶段,且热量由炭化室炉墙逐步向中心移动,即所谓“成层结焦”。本文应用移动边界理论,详细地讨论了炭化室内水分变化情况,并与焦化过程离散状态空间模型结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在重钢焦化厂进行了工业测试。结果表明模型满足工业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 Cl O2 氧化法预处理印染废水 ,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 ,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 GB8978- 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ClO2氧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ClO2氧化法预处理印染废水,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酿造污水、焦化污水及化工含酚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BOD_5(及COD)的去除动力学,提出了受有毒物质抑制情况下的动力学方程,并讨论了方程中各参数对去除速度的影响.文中利用这些关系,建立SBR法动力学特性,利用SBR法处理酿造污水时,如污水浓度低,应提高充水期的负荷,缩短工作周期,如污水浓度高,充水期的负荷对工作周期没有影响.处理含酚污水时,SBR中有一个最优充水期负荷,在此负荷下工作,运行周期最短。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改传统连续流方法为间歇运行——脉冲式活性污泥工艺.在不曾加任何设施的情况下,运用该工艺可以消除传统连续流方法存在的污泥膨胀的二个关键起因,并能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保持系统稳定运行。研究还表明,该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脉冲投水时间、充水有机负荷、平均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城市污水氮、磷处理工艺.研究表明,用活性污泥一藻共生的间歇法有效地去除模拟城市污水中的氮、磷.采用人工富营养形式利用氮,可以取消惯常缺氧反硝化过程.活性污泥在系统中提供良好的絮凝作用,无需专门除藻措施.混合条件不影响藻类生长.藻类死亡后形成的有机物能被活性污泥利用。  相似文献   

18.
对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处理中药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并基于ASM1号模型建立了膜生物反应器内有机物和氮同步处理的数学模型.根据SMBR反应器内污泥的生化特性和污水特性对ASM1号模型进行了修正.采用1阶偏微分方程组表示了SMBR反应器内有机碳和氮的转化过程,并利用MATLAB软件应用模型对不同溶解氧浓度条件下的MBR处理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和试验值符合较好,模型中采用的参数可较好的描述有机碳和氮的转化过程.模型可用于评价处理效果和模拟操作过程,并为优化SMBR设计和运行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活性炭、活化煤和石油焦对水中ABS-Na(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等温吸附规律,确定了3种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类型,算出了吸附等温式中的各个特征常数。  相似文献   

20.
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原生动物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捕食作用和影响捕食作用的因子,并且分析了它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