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苏联宪法或比较宪法的人大概都知道,苏联的政治机构,是建基于劳工集团的专政上,而又包含有大量的德谟克拉西成分的.专政跟德谟克拉西骤看起来,是两不相容,可是如果从苏联政治的社会关系去观察,便可以看出,在苏联,德谟克拉西是和那种特种的专政分割不开的,专政是保障德谟克拉西实现和发展的制动机,而德谟克拉西又是使得专政能够活泼地运用的推进机.这一次  相似文献   

2.
世界点滴     
「亚洲没有和平」美国「新闻周报」前驻华记者伊罗生(Harold R.Isscs)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远东政治的新书,书名是「亚洲没有和平」(No Peace for Asia),由(?)米伦公司出版。艾罗生的名字,在中国有许多人是熟悉的。一九三二年前后,他在上海出版过「中国论壇」。第二次大战期间,他又出现在重庆,担任「新闻周报」驻渝记者。一九四五年初才返美国;因为对于中国政治有着尖锐的批评,被拒绝再来中国。后来他驻在越南,到过日本。这本书是他在远东各地旅行採访后的产物。艾罗生是一个有能力的记者,但在政治上他是一个托派。在「亚洲没有和平」一书中,也是处处透露着这样矛盾的政治观点。劳比逊胜利了美国著名的黑人歌唱家劳比逊在阿尔巴尼被禁止演奏以后,引起美国各方面强烈的抗议。美国的反动势力  相似文献   

3.
美国上院议员郎格(Huey P.Long)鲁易西安洲人,原为该州民主党机关的主持人,不久以前,还只是当地的一个出色人物.诚然,去年郎格的姿态,即已近于法西斯蒂型,反映着一部分政客的脱变,而倾向于特殊的「左倾」的法西斯主义;但是那时郎格还不是美国「全国」闻名的人物在今日郎格居然成了美国的伟人,这一方面表征着美国民心的激变;别方面又表征着罗斯福「新政」纠缠于重重矛盾中不克自拔.  相似文献   

4.
九月八日,菲律宾麦格赛赛政府遵照美国意旨,参加了所谓「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的签订。接着,麦格赛赛政府就加紧在国内进行备战部署,恬不知耻地要充当执行「防务条约」的「表率」。据在菲律宾美国人办的「马尼拉日报」九月十一日透露,菲律宾即将与英国在檀香山或美国本土再次举行「美菲理事会」会议,来讨论具体实施前此签订的「美菲联防条约」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承担「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所规定的侵略「义务」。另一方面,菲律宾又拟派出以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加西亚为首的「亲善访问团」,到亚洲一些国家去「访问」,目的是为「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争取更多的成员国」。  相似文献   

5.
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巴黎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议,就伦敦会议在武装西德问题上所业已同意的「原则」,进一步拟定了具体的计划。伦敦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中规定了结束英、美、法在西德的占领政权,废除「占领法规」和取消盟国的高级专员公署。至于所谓「恢复西德主权」的具体措施,则留待这次巴黎会议来解决。在十月二十一日举行的美、英、法、西德四国会议上,很迅速地就取消对西德的「占领法规」达成了协议,二十三日签订了所谓「关于终止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占领制度的议定书」。这个名为「终止占领制度」的议定书,实际上并没有「终止」「占领制度」,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恢复西德主权」。根据美、  相似文献   

6.
在成千成万的名词当中,意义最含混、最矛盾的,莫过于现在通行于日本政治社会各方面的所谓「革新」.什么「革新主义」,「革新思想」,「革新运动」,乃至「革新派」等等,充满于杂志及报章上.但若从字面来玩味这两个字,就无法了解它的本义.在右派势力狂暴发展的今日,日本所谓「革新」,差不多可以和右派一切的玩艺儿联在一起.「革新主义」就是「日本主义」;「革新思想」就是「狭隘的国家主义思想」,「侵略的军国主义思想」;「革新运动」就是排斥左派及自由主义者的保守运动,「革新派」也可以  相似文献   

7.
国际札记     
柯林斯的使命十一月三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任命前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柯林斯为美国驻南越的「大使衔特别代表」,来统一指挥美国在南越的一切机构的活动。白宫发麦的公报说,柯林斯将研究美国给南越以「直接援助」的计划并帮助吴庭艳政府「解决目前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点滴     
给美国的“纪念品”西德佐林根地方的著名的五金工厂,奉美国当局的命令,制造一批特殊的「纪念品」,输往美国去。这个「纪念品」是一种小刀,上面镌刻着一个「卐」字符号和一句口号:「一切为了日耳曼」。——这式样并不是什么新设计,在希特勤时代,最恶劣的法西斯分子都佩带这种小刀。  相似文献   

9.
门罗主义     
美国的反动报刊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的「舆论」妄图削弱周恩来和莫洛托夫外长在日内瓦会议上的演说对世界舆论的巨大影响,把两位外长在演说中关于亚洲问题的论点,加以歪曲,说那是「亚洲门罗主义」。  相似文献   

10.
自从柏林四国外长会议结束以来,美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复活德国军国主义、加深欧洲的分裂和国际局势的紧张状态,不惜采取粗暴的手段,逼迫法国及早批准签订已近两年的「欧洲军」条约.例如,杜勒斯曾向法国发出「最后通牒」,美国议员们不断以终止对法「援助」来进行要挟;美国以促使西德与法国解决萨尔问题为饵来诱惑法国等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想利用「共同安全」、「集体防御」的招牌来骗使所有东南亚国家参加侵略集团的阴谋失败之后,最近它正大声叫嚷要增加封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援助」,企图利用它认为更容易骗人的幌子来达到它奴役东南亚国家的目的。「纽约时报」十一月十八日载记者许密特的华盛顿电说,现在美国当局正在拟订的一九五五—一九五六年的全球「援助」计划,要求大大增加在从巴基斯坦到日本这个地区的支出,据初步的估计,将把全部对外援款的百分之七十或八十用在那里。  相似文献   

12.
在德国又有两种大报寿终正寝了.一九三五年初德意志新闻(Deutsche Zeitung)跟着德意志报(Deutsche)停止出版.前者是「泛德意志」(Dan German)的机关报,代表着易北河(Elbe)东部的地主们的观点;后者是「德国劳工阵线」的机关报由天主教工会领袖斯泰格华特(Stegerwald)所创办和前任总理白鲁宁有过密切的关系.当德国支出钜额国库作为备战之用,同时德国的贸易显示出虚伪  相似文献   

13.
刘青 《科技信息》2012,(16):157-157
移动表达是语言表达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任何语言中移动动词都占据着最基础的位置。人们在使用移动动词来描述移动行为时往往与视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视点所放位置直接影响着移动动词的使用。日语中最具代表性的移动动词是「来る」、「行く」。本文将试从视点角度,从说话人现在实际位置、说话人未来到达位置、说话人熟知位置、听话人位置四个视点所放位置来阐述移动动词「来る」、「行く」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艾森豪威尔的「陈列橱窗」朝鲜停战协定刚签字的时候,美国宣传机器吹牛说:艾森豪威尔已经批准了一个计划,要把南朝鲜「重建」成为「自由世界」的一个「陈列橱窗」。现在,几个月过去了。这个美国「陈列橱窗」里充满着的只是战争叫嚣、特务恐怖、毁坏、饥饿、疾病和死亡,看不到一点点重建和平生活的迹象。「印度时报」的一个特派记者最近在一篇报道南朝鲜情况的通讯中结尾说:「简而言之,李承晚的南朝鲜就是,用一个南朝鲜记者的话来说,『死亡和垂死者的地方』.」南朝鲜在停战后仍继续处于这种悲惨状况,是美国的「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侵略集团又在台湾问题上玩弄新花样了。华盛顿一面和伦敦正在策划一个所谓解决台湾问题的计划,一面把美蒋「共同防御双边条约」的谈判推进到「最后阶段」。它们要求中国人民不要解放台湾,而由美国「劝说」蒋介石卖国集团「撤出﹂我圃洽海岛噢。至龄美蒋军事倏构的﹁宵施称国﹂将限赞台瀚和澎溯列息,也就是就,在谊侗地匹内,由美团来保歌蒋介石吏圆政梗的﹁安全﹂和﹁镯立﹂.舆此同特,英圃外交大臣艾登在英  相似文献   

16.
国际札记     
「最沉重的一拳」帝国主义者一直在不惜采取一切卑鄙手段来挑拨中苏两国的关系,美国宣传机关不是说「苏联企图控制中国」,就是瞎(?)中苏共同使用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是所谓苏联的「侵略」,他们甚至还妄图把苏联从各方面给予我们恢复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巨大的慷慨援助也硬说成是「侵略」和「控制」,并说中苏两国政府之间有「摩擦」。但是现在,中苏会谈公报就在这方面重重地给他们迎头一棒。合众社在中苏会谈公报发表后的第二天从伦敦发出的一条电讯承认:「苏联最近的、也是最沉重的一拳是昨天晚上打出来的。」就是这一「拳」,使他们在中苏两国会谈公报和同时发表的几个重要文件面前,不得不可耻地自打嘴巴,承认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伟大友谊。「纽约时报」十月十三日刊载记者施密特的华盛顿电讯说:  相似文献   

17.
国际札记     
法国人民的新胜利法国国民议会八月三十日以三百十九票对二百六十四票通过了「先决问题」的动议,拒绝了「欧洲防务集团」条约。法国国民议会这一决定,是法国人民争取和平和自由运动的巨大胜利,是美国复活德国军国主义以制造新战争的罪恶阴谋的严重失败。  相似文献   

18.
当朝鲜停战刚一实现,美国好战分子和李承晚集团立即缔结了所谓「韩美共同防御条约」,企图继续侵占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并伺机再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与此同时,美国垄断资本家又以「医治南朝鲜的战争创伤」为名,叫嚷着要给予李承晚集团以大量「援助」,「复兴」南朝鲜的经济。从  相似文献   

19.
美国帝国主义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逐渐排挤了旧的殖民国家,在「援助」的幌子下,实现对落后国家的经济奴役。「援助」协定所具有的奴役性质,使接受它的国家的经济、贸易和财政政策处于美国垄断组织的控制之下。对美国资本的自由开放是美国「援助」这个或那个国家的不变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泰国和菲律宾的反动政权急不及待地要求为美国扩大印度支那战争卖命。泰国总理(?)披汶在六月二十一日声称,如果美国扩大印度支那的战火,「泰国将愿意尽其所能来协助」。为了扩大战争他还希望美国和其他国家派遣侵略军队到泰国去。他厚颜无耻地说:「在今天,外国军队将会受到欢迎。」菲律宾总统麦格赛赛驻华盛顿的特使罗慕洛也在六月十六日叫嚣说,美国应该「大胆地」对印度支那采取军事行动。他还表示,菲律宾将为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