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费加罗的婚礼》与《塞维利亚理发师》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喜歌剧,本文以前人对《费加罗的婚礼》和《塞维利亚理发师》的研究作为基础,研究分析莫扎特和罗西尼歌剧中体现的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音乐风格特点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王瑞 《当代地方科技》2010,(20):166-166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在1786年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博马舍同名喜剧改编而成的四幕喜歌剧。描写了作为平民的费加罗,同垂涎于他未婚妻苏珊娜美貌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他以机敏幽默的方式取得胜利。莫扎特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对上场的每个人物在音乐上都做了精心的刻画,如:机智的费加罗、聪明的苏姗娜及忧伤的伯爵夫人等。并随着人物处境的转变,不断转变调性,达到戏剧冲突的最高点。他十分生动的描绘出人类微妙的感情世界,爱与妒忌,阴谋与误解等各种心机,以至最后达到宽容化解。  相似文献   

3.
解敏 《科技信息》2008,(15):200-200
苏珊娜与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多么温和的西风》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最优美抒情的二重唱,为推动剧情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苏珊娜的咏叹调《美妙时刻将来临》使整部歌剧剧情发展更加跌宕起伏,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常常用到这两首歌剧选曲。本文试图将这两首歌剧选曲在演唱中表演的方法及作用做简单的探索与整理,为声乐教学实践与演唱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莫扎特歌剧的《费加罗的婚礼》是意大利谐歌剧的代表作。本文对这部歌剧运用各种重唱形式表达复杂的戏剧内容以及运用鲜明活泼的音调来刻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手法,对他喜剧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进行了分析、论证、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博马舍     
启蒙话剧的最高成就是博马舍的有名的三部曲,说得更准确些,是他的两部喜剧,《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博马舍的这两部作品是法国喜剧发展到一个光辉的新阶段的标识。  相似文献   

6.
臧琳佳 《科技信息》2008,(17):175-175
罗西尼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浪漫乐派,喜歌剧大师,其作品《塞尔维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剧作家斯太尔比尼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第一部的故事编成歌剧脚本。本剧是一部意大利传统风格的二幕喜歌剧,成为歌剧创作中有代表性的精品之一,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7.
孙静 《科技咨询导报》2008,(34):181-181
奥地刺著名作曲家英扎特,被誉为“音乐神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体裁涵盖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门类。而其中,歌剧的创作在其艺术床沿生涯中无疑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他一生的36年中,有25年在从事歌剧创作,共写了22部。本文以其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为研究对象,对作品的创演背景.音乐创作手法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合分析,以期能窥探其歌剧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莫扎特歌剧的<费加罗的婚礼>是意大利谐歌剧的代表作.本文对这部歌剧运用各种重唱形式表达复杂的戏剧内容以及运用鲜明活泼的音调来刻画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手法,对他喜剧音乐语言的独特风格进行了分析、论证、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1日 1786年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演。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世界大博览会”开幕。1886年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规模罢工和游行,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此日后来被定为国际劳动节。1926年英国矿工举行大罢工,一直持续到当年  相似文献   

10.
《比雅》是清代亁嘉时期学者洪亮吉所著的一部仿《尔雅》而做的雅书著作,类聚同义词、反义词和类义词,搜录古书训诂和解释意义相类的词语集成一书,释义体例独具特色,是一部词义辨析词典;《比雅》保存有大量周秦两汉时期的字义,这些字义可作为语料补正《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释义方面的阙失,为大型辞书的编纂提供必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11.
《诗经》中有大量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反映了周代的聘婚礼和婚制的特点。《仪礼.士昏礼》中记载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聘婚礼的六个步骤,这六个步骤在《诗经》中都有明显的反映。由这些爱情诗亦可反映出周代婚制的诸如重视门第、同姓不婚、夫家专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诗经》中有大量的爱情诗, 这些爱情诗反映了周代的聘婚礼和婚制的特点.《仪礼·士昏礼》中记载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聘婚礼的六个步骤, 这六个步骤在《诗经》中都有明显的反映.由这些爱情诗亦可反映出周代婚制的诸如重视门第、同姓不婚、夫家专权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南朝共有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分别记载宋齐梁陈的历史。通过对《宋书》《南齐书》《梁书》民族列传的研究,可以看到在南北朝时期虽然大一统中国出现了多个政权分立的状况,但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仍然在延续,中华民族共同体仍然在发展,而且为下一个历史时期更大规模的大一统格局进行着质和量的积累,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故研究《宋书》《南齐书》《梁书》民族列传中的南北方民族关系便具有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鱼美人》是著名作曲家吴祖强与杜鸣心先生共同创造的一部钢琴组曲。作品取材新颖,具有童话色彩。作曲家通过对珊瑚、人参、水草及婚礼场面的细心观察,通过独立的创作手法与理性的音乐设计相结合,多层次、多视角地描述了那些自然生物时而愉悦、时而安静的情景。以及把婚礼场面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的文学活动从创作《女神》开始,郭沫若研究从评论《女神》开始。《女神》问世已经90年,但是对于《女神》和《女神》时期的郭沫若,仍有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女神》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研究文本,郭沫若同时创作的还有其他许多新诗;《女神》是一个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时期创作的,那是它所由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缺失了这样许多考察内容和研究视点的《女神》研究,只能算是一个"跛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的文学活动从创作《女神》开始,郭沫若研究从评论《女神》开始。《女神》问世已经90年,但是对于《女神》和《女神》时期的郭沫若,仍有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女神》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研究文本,郭沫若同时创作的还有其他许多新诗;《女神》是一个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时期创作的,那是它所由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缺失了这样许多考察内容和研究视点的《女神》研究,只能算是一个"跛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劲鹏 《科技信息》2011,(16):I0139-I0139
《尔玛的婚礼》作为一部带有原生态风格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以影视的手段将艺术的视角投射到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这一领域。影片以羌族少女尔玛在即将举行婚礼时所面临的困惑和矛盾为主线,揭示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本文通过对该片的人类学透析,思考影片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引发人们对文化传承手段和方式多样化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沈括(公元1031年——1095年)是我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第10卷,第152页)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积极拥护者和参加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名著《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在国际和国内都有较大的影响。今天我们研究沈括及其《梦溪笔谈》,对于认识我国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发  相似文献   

19.
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中很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而咏叹调女高音则是作者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有利工具。咏叹调女高音由于受生理及歌曲自身因素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声型特点与声音造型,并呈现出一系列文艺特征。《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第二幕开头的《求爱神给我安慰》一曲,是不可不提的咏叹调女高音优秀范例。通过这一曲来对咏叹调女高音的三个文艺特征进行实例探究,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比中以彰显歌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对研究《海上花列传》的成果作了一番详实的搜集和梳理。作者认为《海上花列传》的研究大体呈现出具有明显特征的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对相关史料进行一些收集和整理,是研究的基础时期。第二时期是开辟研究领地的重要时期,对小说研究有开拓性的发展。第三时期是前一时期研究的延续和补充,对小说的研究呈"大同小异"的状态。第四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丰富和发展,这一时期虽有重复性的研究但也提供了一些新视野。这种研究状况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留有未开拓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