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学习适应性测验(AAT)、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592名进城农民工子女进行问卷调查。社会支持与学习适应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除父因子1(温暖理解)外,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其它因子与社会支持在学习适应性上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高社会支持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发展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海霞 《科技信息》2010,(10):15-15,17
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和我的班级问卷对252名3-6年级进城农民工子女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班级环境与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适应水平与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秩序纪律"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同学关系融洽、团结向上、秩序纪律性强的良好班级环境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重庆工商大学2015级学生心理适应性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2015级学生的总体适应性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没有差异,但在性别、专业类型、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独生与多子女家庭等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在总适应维度和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CCSAS、SCCS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大学新生适应性和自我和谐显著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平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进城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受教育机会不公平,社会歧视等。因此,研究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方面的问题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从政府、学校、社会层面深入分析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随着外来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他们随迁子女的学习、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采用国内标准化心理测评问卷——《学习适应性》(AAT)量表,对岳麓区某小学三、五年级共143名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进行考察,发现外来务工家庭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心身健康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开展对外来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强化学生家庭教育的作用,应成为当前亟待重视和实施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39名高一、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高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孤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在性别城乡维度上差异不显著;(2)孤独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乡村学生高于城市;(3)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张彩丽 《科技信息》2012,(22):178-179
从以限制编码为主的语言环境转换为以精密编码为主的语言环境是进城农民工子女必须面临的英语学习环境。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安排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文化背景不符;教师英语教学的实际内容与农民工子女原有的认知结构差距较大;学习评估的标准与农民工子女生活经历有明显的不同。教师、学校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以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福建省内476名辅导员为被试,采用MBTI量表对辅导员进行人格类型、工作满意度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有五种人格类型的人数比例最多,合计占64.1%;(2)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水平不高,且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3)工作满意度与MBTI总体及其四种人格维度存在着显著负相关;(4)十六种人格类型辅导员在工作满意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5)在四种人格维度上,除思维情感型外,其它三种人格维度的工作满意度水平之间都存在着显著差异;(6)“E—S—J”组合可以预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卢谢峰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5所贵州高校的464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和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学校适应性总分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学校适应性的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及身心症状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其中角色适应相关最高;在各维度中,角色适应和身心症状对幸福感最具有预测力。  相似文献   

10.
闫婷婷  周路路 《科技信息》2012,(33):245-245,241
本研究通过总体幸福感量袁(GWB)和人际信任量表(TTS)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性别维度上存在差异性;(2)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在年级维度上存在差异性;(3)主观幸福感和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对重庆市578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城市人角色认同、自尊和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探讨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学校适应不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城市人角色认同水平和自尊水平均显著低于城市儿童.②城市人角色认同与自尊呈正相关,而城市人角色认同、自尊均与学校适应呈负相关.③自尊在城市人角色认同对学校适应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分别计算时发现,自尊对流动儿童起部分中介作用,对城市儿童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对62名超常儿童(初、高中生),52名常态儿童(初二年级)的阅读动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超常儿童的阅读动机是多维度的,包括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社会性动机与自我效能感,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2)总体上超常儿童的阅读动机没有显著的年级与性别差异。(3)同年龄的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的阅读动机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选取836名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为问卷调查对象,考察了流动儿童的自尊和幸福感的特点及关系。结果发现:城市儿童的自尊和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流动儿童,不同学校类型的流动儿童的自尊和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流动儿童,自尊在年级与不同学校类型上的交互作用显著;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自尊可以显著预测其幸福感;年级在流动儿童自尊和幸福感的关系上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在我国非常普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流动儿童的教育连续性问题。随着城镇拆迁改造的推进,以及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流动性增强,大量流动儿童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拆迁、家长工作地点变迁等原因不断转学甚至辍学,这对学龄流动儿童的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区某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家长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和分析了对流动儿童教育连续性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因素以及家长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低期望使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职能被弱化,托管职能增强,学费、学校声望较之于学校拆迁对流动儿童教育的连续性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不仅应做好流动儿童的分流工作,还要出台关于社会资金办学的行政方案以及相关法规,使得流动儿童教育更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选取1 032名少数民族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学生自信问卷",考察了少数民族中学生自信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学校类型及城乡类型差异。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中学生在自信总水平上性别差异显著,整体自信和身体自信均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在整体、学业和身体自信及其分维度以及社交自信的仪表表情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初一年级自信总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年级;整体和学业自信及其分维度存在显著学校类型差异,重点中学学生显著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但在否定自我和身体自信的动作身材层面上,非重点中学学生显著高于重点中学学生;少数民族中学生在整体自信的综合确认层面,社交自信及其同学他人与仪表表情层面上存在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的城乡类型差异,但在自我否定、体育运动、动作身材与健康素质层面上,农村学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  相似文献   

16.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罗城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的方法是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431名仫佬族农村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阳性检出率为0.5%,八个分量表中至少有一项呈阳性的检出率为59.2%;心理健康问题女生高于男生,单亲儿童高于非单亲儿童,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年级问题检出率最低,5年级其次,6年级最高。这些结论表明,仫佬族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家庭、社会应特别关注女生、单亲家庭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外来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家庭、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从而导致其社会认知、社会交往、社会情绪和情感、自我意识等社会性发展的障碍。现通过论述外来就学儿童社会性发展障碍的表现、原因及应对策略,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外来儿童身心健康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对目前上海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除了应继续改善在沪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硬件设施之外,更应该注重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体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研究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对在沪农民工随迁子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流动儿童的角色认同及其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7所中小学569名儿童为被试,用问卷法考察流动儿童角色认同的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整体低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的城市人角色认同水平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在年级变量上,角色认同整体呈现出先上后下的趋势,其中五年级是角色认同的最高点,但在角色认同的行为倾向的维度上,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流动儿童自尊与角色认同各维度相关显著,角色认同的能力知觉和行为倾向两个维度可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杭州市下城区XX小学四年级全体流动儿童家长的调查及对部分外来务工人口子女的家访,对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反映了外来务工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一些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