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女性是一个颇受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如果撷取中国文学中一个特殊阶段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透视出女性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对于她们的婚姻、情感等方面都能够有较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2.
女性在生产关系中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后,便退缩到家庭的狭小空间里,并在社会强大的外部压力之下铸就成了女性极难克服的柔顺、屈从的依附心理,并代代相传,深深积淀于女性心里,成为“集体无意识”。在此种文化背景下,铸就了一种女性形象,且积淀在语言中。 相似文献
3.
杜予景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5):106-108
伊兹拉·庞德是美国二十世纪初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意象派诗歌的领袖人物,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新和探索。人们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意象派诗歌的技巧以及他对儒家思想的探索。我们用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研究庞德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可以为研究庞德对女性的看法提供崭薪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女性是一个颇受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如果撷取中国文学中一个特殊阶段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透视出女性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对于她们的婚姻、情感等方面都能够有较深入地了解。 相似文献
5.
元稹,中唐著名的诗人,有"才子"之称。元稹是位多产作家,其诗歌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描写了社会上的各种人:君主、官员、耕夫、女性等。他诗歌中的女性各自代表了不同的阶层,有与元稹朝夕相处的妻妾,有美貌多才的歌姬舞女,有幽居深宫的妃嫔宫女,也有辛劳生活的普通女子,同时还有不忘红尘的女道士,这些女性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形象鲜明。 相似文献
6.
老舍的著作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气质纯真秀美且富有灵性的女性,家庭恶妇女形象,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新式女性和贤妻良母型的传统女性。生活在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老舍,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接受了现代文明的洗礼。因此老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了深层的文化心理倾向——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尤其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对西方文化的怀疑和排斥。 相似文献
7.
李雪英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5)
张爱玲笔下的文学世界是一个地道的女性世界。其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以婚姻作为谋生手段的女性、良家妇女式的传统女性以及真正追求独立的都市女性这三种类型。这几类女性形象均体现了女人的特质与天性,尤其是女人在婚恋生活中的遭际等等,深刻的反映了作者对于中国传统女性形象所面临的生存困窘与危机的揭露与反思。同时这对于当代中国女性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枣庄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主要包括懒女与笨妇形象、境遇悲惨的女性形象、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巧媳妇与女强人等类型。这些女性形象一方面镌刻着深刻的男权思想印记,表现出对女性的歧视、嘲笑和丑化;另一方面,也客观地反应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间女性凄惨悲苦的生存状态。难能可贵的是,枣庄民间故事还塑造了许多聪慧的女性和能干的女强人形象,这些女性携带着民间文学特有的的爽朗气息,真实地彰显着女性的历史存在。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民族民间文学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其中有着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既向我们展示了哈萨克民族历史上妇女们的地位与作用,又为我们树起为了民族的振兴而斗争,为了爱情和自由牺牲生命、富于智慧、贤能而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0.
杜予景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9)
伊兹拉.庞德是美国二十世纪初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意象派诗歌的领袖人物,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新和探索。人们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的意象派诗歌的技巧以及他对儒家思想的探索。我们用生态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研究庞德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可以为研究庞德对女性的看法提供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李婷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2):113-114
以往对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叶芝早年爱慕的女演员毛德·岗身上,多数人认为叶芝诗歌以歌颂该女士的美貌及表达对其求而不得的思念及伤感为主。但通过对叶芝诗歌创作中众多女性形象的细致分类、总结,可以看出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创作的多样性以及内容表达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2.
李婷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3)
以往对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多集中在叶芝早年爱慕的女演员毛德·岗身上,多数人认为叶芝诗歌以歌颂该女士的美貌及表达对其求而不得的思念及伤感为主。但通过对叶芝诗歌创作中众多女性形象的细致分类、总结,可以看出叶芝诗歌中女性形象创作的多样性以及内容表达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3.
徐旭平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2):64-66
从诗歌在自我形象上的纯真高洁、傲世独立;在境界上的高远辽阔、苍茫博大;在情感上的至纯至真、直率诚恳三个方面,结合作品,具体论述了阮籍《咏怀诗》的高格调。认为吉川幸次郎对阮籍诗歌的评论是符合实际的,论阮籍的《咏怀诗》,应主要从这三个角度去着眼。 相似文献
14.
首先分析了《诗经》中郑卫婚恋诗中女性形象众多的原因,一是社会条件所致,二是男女性别差异。然后以具体诗歌为例,从容仪、品德、精神三个方面依次对女性形象之美作了分析。郑卫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容仪方面主要以修长高大为美,品德方面主要以恭谨柔顺为美,精神方面表现出了独立自尊之美。 相似文献
15.
王放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21(2):31-3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涌现出大量描写战争中女性生活及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对战争女性形象的描写,打破了传统的对女性世界的描写,开拓了女性创作的新空间,但也有雄化、失落、淡化等遗憾. 相似文献
16.
邓永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1):90-94
古代中国不仅是一个"诗国",而且也是一个"丝国"。诗与丝,前者作为精神文化的代表,后者作为物质文化的代表,两者很早就缔结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丝与诗的紧密结合,成为我国古代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全唐诗》中,出现大量与丝绸相关的"丝绸诗","丝绸诗"中有大量关于女性形象描写的诗句。"丝绸诗"中女性形象的丰富多彩,体现了女性在唐代丝绸文化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7.
通感在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个性特征鲜明,极富新意和独创性。中唐诗人李贺在诗歌创作中大量使用通感艺术手法,奇想联翩,构思精巧,体现出一种奇诡、冷艳和瘦硬的风格。本文探讨和分析了李贺诗歌中通感的基本形式,并从通感的角度分析了其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诗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俞世芬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3-79
女性主义在为唐诗研究带来崭新视角的同时,又容易造成为女性而叫屈的研究目的的功利性与研究定位的模糊性,而这成为限制诗歌与女性研究继续深入的两大基本问题。唐诗女性研究应确立女性诗歌批评价值标准,采取男性与女性交融的人文视角审视女性题材作品。在此基础上,唐代女性诗人文学实践的意义、男女诗人女性题材的表现差异性等问题才有可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9.
20.
《西洲曲》抒情主人公性别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政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1):79-81
《西洲曲》乃男子思念女子之诗。从全诗的叙事结构,抒情手法的文学传承,地点的变化以及称谓的考证上,能够证明上述结论的成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