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空探索新期待:“火星之旅”试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美国与欧洲公布的人类火星登陆计划均在2030年之后,但各国科学家显然并不局限于此,而是未雨绸缪,努力将此时间表加速提前.5月18日,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在莫斯科宣布,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火星-500"将于6月3日在该所正式实施密闭,一场激动人心的"火星之旅"即将面对全世界试演(5月19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
发展中的航天空气动力学SomeProgressinAerospaceAerodynamics¥//邓宁丰(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北京100074)毛国良(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74)一、引言空气动力学是研究飞行器或其它物体与空...  相似文献   

3.
《创新科技》2010,(4):28-28
在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载入航天工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2008年9月6日宣布,神舟7号载入航天飞行任务将于今年9月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神舟7号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这将标志着中国载入航天技术达到一个新水平,并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全独立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航天基金会是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成立于1983年,主要研究航天发展态势和市场状况等,研究数据比较客观。从2006年起,航天基金会每年发表一份《航天报告》。报告对前一年全球航天产业的动态进展进行全面而清晰的综述,对政府和商界领导人、教育工作者、金融分析师、学生和航天相关企业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13年航天报告》仍分为5篇,即航天产品与服务、航天经济、航天基础设施、劳动队伍与教育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6.
史国栋  翟源景 《科技信息》2012,(33):444-444,448
航天试验系统比较庞大,受到影响的因素比较多,航天试验任务的成败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有效控制各种影响航天试验任务顺利完成的风险是各航天大国的重大关注点之一。详细介绍了美国和欧洲航空(空间)局在航天试验风险管理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未来在航天试验风险管理方面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史国栋  翟源景 《科技信息》2012,(35):81-81,70
航天试验系统比较庞大,受到影响的因素比较多,航天试验任务的成败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有效控制各种影响航天试验任务顺利完成的风险是各航天大国的重大关注点之一。详细介绍了美国和欧洲航空(空间)局在航天试验风险管理方面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未来在航天试验风险管理方面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宗跃 《合肥科技》2005,(11):5-5
10月19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给合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公司发来贺电,称赞该公司为“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次“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工程中,地面测控系统、卫星通讯设备选用的JF390-1银碳石墨电刷,产品质量万无一失,保障了地面测控、卫星通讯设备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9,(5):6-6
美国航天基金会日前宣布.将该基金会的2009年“太空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等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并领取了奖项。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起,航天科技工作者汞统总结了在戒固航天30年实或中形成的理论、方法和工程经验,壕纂了一部《导弹与航天丛书》,对我目航天科学技术的继承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是中国政府首次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公开介绍中国航天的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白皮书的发布是中国航天史的一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里程碑事件。文章介绍了白皮书中一些重要的新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大航天”的内涵、不同领域在航天活动中的作用和定位等,并简要阐述了由此引出的航天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民用航天近期发展思路和规划等。  相似文献   

12.
庞之浩 《科学世界》2005,(11):16-24
2005年10月12日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在太空飞行5天后于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六号飞船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为目标。搭载了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试验设备和科学试验设备,全面验证和考核了载人飞船的生命保障功能,以及结构与机构系统和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等。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揭幕之战。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研究所,正经历着知识经济、国家变革以及世界经济调整带来的三大变革,即合作发展、多元经营和纵向产业链延伸。本文主要针对航天研究所事业部改革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革发展的建议及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代地方科技》1999,(6):79-79
人类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以数万人40年不懈的努力并数以千亿美元的投入为代价的,这样高的投入是否值得?中科院院士、中国空间协会理事长、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王希季先生撰文阐述了这一问题。1961年4月12日,俄国人加加林进入太空轨道并返回地面,掀开了世界载人航天史的第一页。截止到1998年底,全世界共进行了216次载人航天飞行,其中美国124次,俄国92次,共有795人次上天,开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实验活动。但这些载人航天取得的巨大发展,是以上万人40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投入为代价的。时至今日,人类并没有从载人航天得到多少回报。这就引发了"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和值不值得搞载人航天"的旷  相似文献   

15.
朱幼文 《科技馆》2004,(2):23-25
2004年4月30日和5月4日,中国科技馆连续举办了两个大型专题性科普展览——《火星交响曲》展览(以下简称“火星展”)和《中国载人航天科普展》(以下简称“航天展”)。这两个展览产生了中国科技馆自2000年新馆建成开放以来少有的轰动效应,不论是观众量,还是  相似文献   

16.
欧建成 《科技馆》2004,(2):28-28
2004年5月4日,由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工程图形学学会承办的《中国载人航天科普展》(以下简称“航天展”)在中国科技馆隆重开幕了。出席开幕式的贵宾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  相似文献   

17.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敏感器件部针对航天海洋领域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器的特殊应用需求,攻克多项关键技术,研发出的NTC热敏电阻产品在国家重要航天海洋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在航天领域,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卫星、嫦娥探月工程、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等;在海洋领域,应用于国产XBT仪、国产CTD仪等海洋环境监测仪表的研制,为国家建设航天海洋强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航天发射场与军事导弹发射试验紧密相联,因此,一直处于绝密状态,鲜为人知。随着航天事业的国际化、商业化,航天发射场逐步向公众开放,甚至还邀请国外军政要人和航天同行前来参观,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使多年保密的“禁区”解密了。下面介绍三个典型的著名航天发射中心,以飨读者。一、“甘蔗开垦地”的“月球港”D在北美洲东南部怫罗里达半岛上,有一个著名的“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传说17世纪西班牙探险家来到这个北美大陆最东南处,发现它是一块长满甘蔗的尖角地带,便给它取名为“卡纳维拉尔”角,在西班牙语里…  相似文献   

19.
2003年2月1日,人类航天史上一个黑暗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途中失事,飞机解体,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相似文献   

20.
《少儿科技》2009,(12):6-6
“航天之父”钱学森于2009年10月31日不幸去世。11月3日,航天界响当当的功勋科学家们齐聚中国航天科技大厦,追忆钱学森鲜为人知的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