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湖盆古水介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量分析化验对柴达木盆地第三纪湖盆古水介质的演化进行了研究,第三纪湖盆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微咸水-咸水,并且在湖盆演化的不同时期其古水介质条件有明显的变化。碳酸盐岩,膏盐,盐岩组合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在垂向上的变化反映出第三纪经历了两次盐湖旋回的演化,并且这种盐湖演化同第三纪湖盆沉积中心,沉降中心的迁移是一致的。在盐湖盆地沉积中粘土矿物呈现正常型和非正常型的两种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西部相当数量的中新生界盆地中,发育半咸水-咸水的沉积,水介质条件决定了这类盆地中碳酸盐储层的形成、发育和分布.因此,对于这类湖盆古水介质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酒东盆地营尔凹陷为例,利用稳定同位素、微量金属元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等方法,综合分析了中生界湖盆的古水介质条件.根据中生界地层古水介质相对盐度和岩性等特征,把古湖盆分为正常湖泊和咸化湖泊两种类型.通过各种方法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整个营尔凹陷南、北部的中生代的沉积水介质是比较一致的,基本上为微咸水到半咸的水介质条件,其中偶夹淡水河流相沉积.以下白恶统中沟组沉积水介质盐度最大,这一层段也是碳酸盐岩最为发育的层段,是碳酸盐岩储层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厘清陆相盐湖盆地油气形成和运聚特征,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岩芯分析的古生物、地球化学测试数据等,恢复盐湖古环境,分析盐湖沉积特征,厘定烃源岩发育及其演化特征,探讨油气排烃及运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盐湖干湿交替周期变化的古气候,造成了湖盆咸淡交替,形成了碎屑岩、碳酸盐岩、蒸发岩有规律地韵律沉积,沉积岩性为成分复杂的混积岩;盐湖优质烃源岩发育在咸淡转化期,盐湖烃源岩演化相对滞后,发育未熟低熟油演化阶段;特殊的盐湖沉积特征导致了烃源岩排烃效率低,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烃源岩油藏;油气主要沿侧向运移,常规砂岩油藏具有顺层、近源、砂控、源控的特点。陆相盐湖盆地的沉积、油气形成与运聚特征与海相或淡水湖盆具有明显差异性,在勘探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针对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发育的多类型储集体成因机制不明、成岩演化不清等问题,利用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早、晚沉积期形成的中盐湖盆和多盐湖盆从沉积、成岩2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预测有利储集体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中盐湖盆与多盐湖盆在沉积期的气候、水体和地貌环境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各自形成不同类型的储集体;受控于膏岩层产生的碱卤水,2类湖盆都经历酸碱交替的成岩环境,其中多盐湖盆受碱性流体影响较大,导致两类湖盆在各成岩阶段的成岩作用强度不同;砂岩滩坝和扇三角洲前缘为中盐湖盆有利储集体类型,近岸水下扇扇端和扇三角洲前缘为多盐湖盆有利储集体类型,多盐湖盆寻找有利储集体应尽量避开受碱性流体影响较大的2.8~3.3 km深度段。  相似文献   

5.
利用介形虫化石群的分异度确定了湖盆的古水深;利用孢粉的古生态环境推断了早第三纪古气候;利用孢粉和介形虫化石组合及有关地化指标研究了湖盆的古盐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早第三纪湖盆前期水体深、盐度大、气候温湿;湖盆后期水体浅、盐度低、气候干旱炎热,从而为准确研究东濮凹陷东南部早第三纪湖盆的岩相古地理和石油地质综合概况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第三纪盐湖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柴达木盆地第三纪盐湖的沉积环境。方法利用稳定同位素分馏理论及其分析技术,分析了现代青海湖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并与柴达木盆地第三纪盐湖的沉积环境特点进行了对比。结果柴达木盆地第三纪咸化湖泊沉积碳酸盐岩中富集δ13C与δ18O,具有较高的Z值,并且大多与海洋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区间值重叠,说明第三纪咸化湖泊的盐度与海相相当或高于海水;柴达木盆地硫酸盐的δ34值大大超过海洋硫酸盐的δ34S值,且在第三纪盐湖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化学分层特征,在湖盆下部产生了强烈的硫同位素分馏现象,导致较高δ34S值蒸发岩沉积的形成。结论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盐湖沉积地层中可发育较丰富的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古盐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应用Adams公式与Couch公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期的湖盆水体古盐度进行定量计算。由于受到伊蒙混层转化的影响,利用Couch公式计算出的盐度可能偏低,而Adams公式计算结果更加符合长8沉积时期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湖水盐度的平面规律。研究表明: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期湖盆水体具半咸水—咸水的性质,盐度从北东和北西2个方向往湖盆中央及东南方逐渐升高。盐度值较高的区域为相对闭塞的湖湾和湖盆中心的半深湖区。平面上,古盐度顺河流入注湖盆的方向逐渐降低。根据古盐度变化恢复了古地理。较高盐度的水体在早成岩阶段有利于绿泥石环边胶结和浊沸石形成,前者有利于原生粒间孔隙保存,后者有利于溶蚀形成丰富的次生溶孔。  相似文献   

8.
李靓 《科技信息》2009,(22):I0342-I0344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缓坡带发育了大量的滩坝砂沉积,这些滩坝储集体近油源、储集性能较好、生储盖组合配置较为完善,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油气田。根据前期滩坝砂研究成果、研究趋势和研究区滩坝砂的沉积和电性特征,缓坡带樊131地区滩坝砂沉积类型主要包括湖岸滩坝沉积、三角洲侧缘滩坝沉积和开阔浅湖滩坝沉积,各个沉积类型形成于不同的湖盆演化阶段,并且受到物源、古地形及水动力的控制作用。通过构造演化和滩坝砂形态特征分析、结合地震古地形恢复和频谱成像调谐能量分布可以确定研究区各个区域滩坝砂沉积类型的分布情况以及有利的储层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9.
东濮凹陷是华北地台东部一系列老第三纪断陷盆地之一。本文用沉积学方法探讨了该盆地渐新世早期常年盐湖沉积体系的沉积相特征、成盐方式、相带分布及控制因素。在构造地貌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孢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古盐度和古气候特点。结果表明该区以岩盐为主的蒸发盐是在深水下沉积的,占浊积相、浅湖相,三角洲相和扇—三角洲相组合成常年盐湖沉积体系。这种常年盐湖是在亚热带封闭谷地内蒸发强烈和有充足入水补给的环境下形成的。该沉积体系有利于油气的储集。  相似文献   

10.
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应用沉积学、地球化学理论和油源对比等方法,对我国咸化湖盆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陷湖盆和前陆湖盆优质烃源岩(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烃源岩)是与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盐等蒸发盐类矿物相伴生的,有机质沉积的有利环境是半咸水、咸水和盐水湖泊。湖水在重力作用下易形成盐度分层,表层水盐度小,适于广盐和嗜盐性浮游生物的生存;深水部位的底层水盐度大、缺乏游离氧,适于有机质的保存;表层水生物高产率区与底层水缺氧区的叠合部位就是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区。由气候变化引起的突发性洪水会破坏分层水体,使得湖水淡化,形成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烃源岩,因此咸化优质烃源岩与淡化普通烃源岩常呈互层分布,咸化沉积物数量越多,生烃潜力越大。  相似文献   

11.
先锋硅藻土矿床发育在一小型山间地盆内,时代为晚第三纪中新世,属水体平静,适温内陆湖相沉积。成矿物质来源于晚二叠世峨嵋山玄武岩地层和早寒武世磷块岩。先锋硅藻土矿床,蛋白石含量低,烧失量高,但是,硅藻土矿厚度大,储量大,充分利用先锋硅藻土矿有深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青海油田三大产油气区之一。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下干柴沟组(E3)到下油砂山组 (N12 )地层中 ,前人认为此地层主要以河流相和泛滥平原相为主。对该地区的地面、井下岩性和岩相进一步研究表明 ,自下干柴沟组至下油砂山组的储集砂体主要为滨—浅湖滩坝亚相和湖泊三角洲相。这一结论对正确估算柴北缘地区的第三系油气储量及促进青海油田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第三系的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结合野外露头、岩心、测井解释和地震相特征,研究了沉积相的纵横分布特征并建立了柴北缘第三系沉积体系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盆地边缘的马北、马西和平台地区一带主要以冲积扇和辫状河沉积为主,靠近湖盆中心的南八仙、冷湖Ⅵ号和Ⅶ号、鄂博梁等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或前缘相带。路乐河组(E1+2)冲积扇较为发育,辫状河相对发育;下干柴沟组(E3)主要发育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下干柴沟组下段(E13)到下干柴沟组上段(E23)是一个辫状河向辫状河三角洲演化的水进沉积序列;上干柴沟组(N1)和油砂山组(N2)发生进一步湖侵,湖盆扩张,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滨浅湖的交互沉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柴北缘古近纪—新近纪从物源区向盆地中心发育的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模式,并探讨了沉积体系演化过程及其油气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海北部新生代古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中国南海北部新生代古环境的变迁,在分析参考相关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综述该区域的古环境的变迁。早第三纪珠江口盆地以陆相、河湖相沉积为主,气温凉爽,属暖温带至北亚热带环境;晚第三纪,从晚渐新世到上新世晚期,该区域由淡水湖泊沉积环境,逐渐过渡到海、陆交互环境、潮问带或浅水滨海沉积环境、浅海环境等,气候也演变成潮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第四纪,随着冰期、间冰期的波动,沉积环境也分别呈近岸陆面剥蚀环境一浅水滨海沉积环境或浅海环境的交替。香港地区“岗岭山坡”区段属陆面风化剥蚀环境,而在“河谷平原”则由陆面风化剥蚀环境演变为陆面河、湖相或沼泽沉积环境。古环境的变迁主要受太阳幅射脉动状态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及界面识别标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为基础.论述了陆相断陷湖盆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界面识别标志。湖盆沉积按湖平面的变化特征可划分出层序、体系域、准层序组、准层序等层序地层单元.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边界在地震、测井、岩心、古生物、地球化学等资料中均有特征性反映.通过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边界的识别,可以建立起层序地层格架.进而研究每一单元的地层展布及沉积学特征.以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伊犁盆地是西天山褶皱带中一个构造残留盆地,纵向上发育二叠系、侏罗系两套烃源层系,形成上、下两套油气系统.伊宁凹陷是伊犁盆地中最大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其中二叠系油气系统经历了侏罗纪末期及第三纪以来的两次成烃充注,分别与晚海西及燕山期所形成的构造圈闭相匹配,是伊宁凹陷有效的、主要的油气系统.南部斜坡带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断块、断鼻及岩性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是主要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吉隆盆地构造、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位于喜马拉雅北麓的晚新生代吉隆断陷盆地,在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沉积了总厚约300m的河湖相地层。根据沉积学、碳氧同位素及控盆构造分析,结合已有的古生物学孢粉学资料,恢复了晚新生代盆地构造控制、沉积环境、气候变动及其演变过程;探讨了构造演化和气候变动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指出盆地由早期半封闭型断陷湖盆,中期开放型湖盆,向后期封闭型湖盆的演化。  相似文献   

18.
Li  Yu  Wang  NaiAng  Li  ZhuoLun  Zhang  HuaA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1,56(6):535-546
The Shiyang River drainage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Previous studies reached different conclusions about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basin. Some studies suggested the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Asian monsoon and that the climate was relatively humid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11.6-7.1 cal ka BP). Other studies found the mid-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 (7.0-5.0 cal ka BP), and this climate condition was similar to the Holocene westerly wind pattern in arid Central Asia. The modern climate is affected by the Asian monsoon and westerly wind in the drainage basin, and the Holocene climatic records showed two different Holocene climatic patterns-a westerly wind pattern and monsoonal pattern.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at caused the two different Holocene climatic patterns to co-exist in the region. The palynological records are the main evidence for the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bas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palynological records f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drainage basin. Among them, QTH02, QTL-03 and Sanjiaocheng records are located in the terminal lake, and the Hongshuihe record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basin. In the terminal lake, the palynological records of QTH02 and QTL-03 are similar, but the Sanjiaocheng record differs. The difference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variable pollen assemblages in the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lake basin. From comparison and synthesis of the four palynological records, we concluded that the millennial-scale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 were affect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Asian monsoon and westerly wind in the drainage basin, which show the complicated Holocene climatic pattern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Asian monsoon.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南海北部碳酸盐岩台地的淹没事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酸盐岩台地广泛发育及其淹没事件是南海新生代地层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钻孔揭示的地层,古生物等资料对位于南海北部的东沙和西沙碳酸盐岩石地发育,演化及其淹没层序进行了分析,首次提出了本区自新生代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淹没和若干次小的淹没事件,分别相当于Haq提出的三级和四级层序。  相似文献   

20.
二连盆地盖层条件与油气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二连盆地盖层封盖条件 ,寻找有利的储盖组合发育对二连盆地的油气勘探意义重大 .二连盆地是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 ,在其构造和沉积演化过程中 ,形成了众多的彼此分割、相互独立的断陷湖盆 ,每个湖盆都有各自独立的沉积体系 ,接受了下白垩统巴彦花群一套粗 -细 -粗完整的正旋回沉积 ,暗色泥岩较为发育 ,以腾格尔组和阿尔善组最为发育 ,是 2套主力烃源层 ,同时 ,在与构造和储层相配置的有利区 ,又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封盖条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