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枢反应电抗和同步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文选 《贵州科学》1998,16(1):52-58
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枢反应电抗、同步电抗、定子漏抗、齿顶互感漏抗和合群漏抗,导出了齿顶互感漏抗和合群漏抗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完善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设计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2.
内埋式永磁交流发电机低电压调整率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量法分析了内埋式永磁交流发电机带纯电阻负载且考虑电枢电阻、电压调整率等于零及负值时所具备的条件,得到了相应的负载变化范围,总结了电压调整率随电机参数变化的规律.采用场路结合方法设计了一台低电压调整率的电机,利用有限元计算了负载场,得到了电枢反应电抗的饱和值和电压调整率.计算和测量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这为设计额定负载时,其电压调整率低甚至为零的永磁交流发电机提供了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饱和对埋入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埋入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路结构与普通同步电机有很大差别,电感参数用传统计算方法难以准确计算.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和保存与运行点相对应的磁导率的方法(fixed permeability method,FPM),利用Ansoft软件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二维有限元计算,得到了电机的永磁体磁链λ_m、d、q轴电枢反应电感参数.分析了采用不同计算方法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了饱和对埋入式永磁同步电机永磁体磁链λ_m、d、q轴电枢反应电感特性以及磁桥宽度对电感特性的影响.总结出埋入式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的变化规律,为永磁同步电机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变极凸极同步电机磁场的特点,提出了电枢反应电抗的计算原理和方法。针对某蓄能电站100MW发电—电动机的转子变极方式,推导出计算公式。就不同的变极方式,论证了凸极效应消失(即X_(jd)=X_(aq))和凸极效应减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直轴电枢反应。主要分析了负载时由直轴电枢反应引起的漏磁通,其中包括合群漏磁和“曾氏漏磁”,并推导了这些漏磁通的定性计算公式,完善了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通过相量法建立起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内阻抗数学模型,研究了内阻抗特性及其对电压调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发电机内阻抗具有电流和功率因数角负反馈特性,使得电压调整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感性负载下的改善更多受益于发电机内阻抗的功率因数角负反馈,且中、低功率因数下电压调整率的改善效果主要取决于直轴反应电抗,阻性和近阻性负载下取决于交轴反应电抗,根据数值计算和分析确定出了获得最佳电压调整率时电枢反应电抗的变化范围。实验测量表明,电枢反应电抗处于最佳区域内可使电压调整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同步电机参数的测量与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同步电机的各种动态性能计算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如何简单有效地测定同步电机参数则是动态计算的关键。本文研究了加权最小二乘参数辩识法在同步电机参数测量中的应用,通过处理抛载试验过程中的电枢电压和励磁电流,直接得到参数,针对参数辨识的收敛性和多值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采用动态阻尼因子和动态增益矩阵,提高了参数辩识的精度和算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ZD系列永磁直流电动机在高速位置运行时,电刷为不对称旋转。这时的电枢反应与一秀直流电机不同。文中介绍了计算方法,并且阐述了在去磁电枢反应磁势作用下,主磁通的增儿应。  相似文献   

9.
以隐极同步电机为例,从同步电机的动态方程出发,结合同步电机的稳态条件,导出了考虑电枢电阻时隐极同步电机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磁转矩计算公式.利用Matlab7.1/Simulink6.3提供的强大绘图功能和丰富的电力系统仿真分析工具箱,实现了电枢电阻对隐极同步电机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转子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导出了它们的直轴和交轴电抗折算系数Kd和Kq的计算式,通过样机的性能计算和比较,指出分段凸极式结构是磁阻式同步电机较理想的转子结构形式,其运行性能可与相应的异步电机相比。  相似文献   

11.
2.5维有限元分析高铁荷载诱发非饱和土地面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一种非饱和地基2.5维有限单元方法研究高速列车荷载引起的地面振动.对时间进行Fourier变换并沿轨道方向进行波数变换将三维空间问题降为二维平面问题,结合边界条件和Galerkin法推导控制方程2.5维有限元格式.轨道结构视为非饱和地基上的Euler梁,所得频域-波数域内解答通过快速Fourier逆变换得到三维时域-空间域内结果.分析了车速和路基液体饱和度对地面振动及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从完全饱和转为近饱和状态轨道中心处地面振动位移幅值变化显著;非饱和路基地面振动位移随时间衰减更快.距轨道中心8 m远处,同一速度下饱和路基路面振动持时大于非饱和路基;车速提高非饱和土振动持续时间变短,而饱和土地面振动持时变长.近轨道处200 km·h~(-1)下地面振动位移幅值大于其他速度且均以相当速率快速衰减;地面振动加速度级在某些车速下的衰减会出现反弹增大现象,其位置与车速密切相关.轨道中心处超静孔隙水压力主要分布在地表下4.5 m内,最大幅值出现在1.5~2.0 m深,且随路基饱和度降低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2.
冻土单轴压缩损伤特征与细观损伤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冻土单轴压缩的CT动态测试,提出冻土单轴压缩下的损伤由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组成:其一是塑性硬化下的塑性损伤,其二是由于新产生的裂隙造成的微裂纹损伤。对两种不同损伤阶段下冻土微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各阶段损伤计量计算公式。采用该方法分别对饱水冻土试样和未饱水冻土试样的损伤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塑性损伤和微裂纹损伤阶段的损伤量及总附加损伤量。得出饱水冻土的塑性损伤和微裂纹损伤产生的应变条件门槛值分别为0.75%和5.0%,未饱水冻土的分别为0.70%和4.5%。  相似文献   

13.
非均匀介质的三维渗流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检验地下止水设施的止水效果,推导了不均匀介质中各向异性三维渗流方程,将饱和流动与非饱和流动的控制方程写成统一的形式,实现了三维空间问题的渗出面的迭代求解法,对通过任意断面的渗透流量的求法提出了新的见解,推导出有限元数值离散格式。对得到的非线性离散方程,用隐式和二阶精度的时间积分法进行计算。采用向量化的共轭梯度法求解大型稀疏线形方程组,具有计算速度快、占用机器内存少之优点。对复杂三维渗透流问题的实际计算,表明本研究可为江河堤防的防水施工和安全检测提供一个科学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电渗法是一种重要的处理软土的方法。电渗固结理论假设土是完全饱和的,而实际工程中处理的土多为非饱和土,电渗加固效果仍尚待研究。为此,采用自制的一维加固电渗仪,进行不同饱和度黏土的电渗对比试验,通过比较试验中电流、排水量、沉降、含水率、最终强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非饱和土的电渗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从电渗结束后土体强度增长幅度上看,含水率越低的土样强度增长幅度越小。与饱和土相比,电渗对非饱和土有一定的加固效果,但是加固效果不及饱和土。  相似文献   

15.
结合水溶液粘度的溶质聚集模型和拟二元方法,作者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水-有机溶剂-盐三元溶液粘度关联的拟二元溶质聚集模型(PSAV),能够成功地应用于以盐饱和与不饱和水溶液粘度的关联,平均相对偏差约1.0%,比作者早先提出的拟二元局部组成模型(平均相对偏差为2~5%)有较大的改善。对于盐不饱和溶液,模型参数随浓度和温度呈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液体在针织物纵向传导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shburn方程被广泛地认为是液体芯吸的动力学描述,但有争议的是其对所有有孔介质的有效性。本研究发现,液体在垂直放置的织物中传悍时有饱和区和非饱和区的存在,水平传导时没有发现明显的非饱和区。同时,Washburn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液体水平传导时传导距离与传导时间的关系,在垂直传导时Washburn方程仅能较好地描述饱和区传导距离与传导时间的关系,而考虑饱和区和非饱和区的传导距离与传导时间的关系时,Washburn方程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7.
非饱和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其渗透特性明显不同于饱和土,无法根据土壤的基本性质从理论上分析得出,试验难度也较大。本研究采用的稳态渗流试验装置,是根据非饱和土的特性设计出的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直接测量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对粉土和砂质壤土两种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了非饱和土含水量与渗透系数的基本关系。同时,对其关系曲线进行了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拟合,得出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非饱和土有效应力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饱和土和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的对比分析,以及非饱和土的土颗粒模型研究,总结了非饱和土的Bishop有效应力公式在理论上和应用上的不足。提出应当分别考虑外加应力和吸力对土样变形与强度的影响,推导出非饱和土的广义有效应力原理,并提出试验验证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采用GDS三轴仪试验系统对膨润土加砂混合物进行了饱和与非饱和状态下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状态下膨润土加砂混合物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与饱和状态下混合物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具有相似的形态,均为硬化型.随着基质吸力或净围压力的增加,最大偏应力均增大.试样发生鼓状破坏,并且无明显破坏带.非饱和状态下膨润土加砂...  相似文献   

20.
郭金鑫  史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2):5076-5083
为研究降雨入渗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及非饱和渗流参数敏感性分析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的非饱和参数交互作用影响边坡稳定,为此,建立基于有限元方法的边坡非饱和渗流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构建了边坡稳定性分析参数敏感性分析模型,分析了非饱和参数对边坡稳定特征的直接作用和耦合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降雨入渗时的非饱和参数共同作用下,降雨强度和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性孔压及饱和度特征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较内摩擦角和黏聚力更为明显.降雨强度对特征单元位移直接影响最大,内摩擦角与其他参数的耦合作用最显著.黏聚力对边坡稳定的直接影响最大,且对塑性变形作用时与内摩擦角、降雨强度及饱和渗透系数的耦合最为紧密.非饱和参数共同变化时,交互作用不是单项参数的作用效果直接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