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孟春 《奇闻怪事》2009,(5):110-111
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案暴露出我国公民知情权立法保障的不足.作为保障公民知情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不仅自身存在着诸多缺陷,它还与<保密法>、<档案法>等上位法存在冲突,因此需要修改和完善相关立法,但更重要的是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  相似文献   

2.
在民主法制的社会里,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要加强对公民知情权的确立和保障。我国在宪法上没有对其明确的规定,知情权在我国宪法中只是一项隐含权,随着形势的发展,应在我国宪法中把知情权当作一项基本人权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3.
公民知情权是现代社会中信息时代民主与法治的重要内容。公民知情权理论最早是由西方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被引入到全世界各个国家之中。从公民知情权的基本含义和本质属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公民知情权的现状及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4.
知情权的法理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劼华 《科技资讯》2006,(6):195-195
本文从法理角度对知情权的法律渊源、概念和性质进行了探究,指出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否被一个国家认可,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宪政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购房者知情权是购房者适当行使其他权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性权利,它的产生源于购房者的消费者地位、购房合同当事人地位以及社会的弱势地位.购房者知情权可以划分为积极知情权和消极知情权;法定知情权、约定知情权和诚信知情权;行政法知情权、经济法知情权、民事法知情权和诉讼法知情权等.购房者知情权具体包括主张权、查阅权、咨询(质询)权、复制(复印)权、受领权、选择权等.  相似文献   

6.
邵娟 《上海信息化》2005,(12):38-40
“法藏官府,威严莫测”,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奉行不衰的传统。而上世纪中叶以来,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满足公众知情权,业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现代民主发展的新趋势。2004年5月1日,上海在全国率先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如今一年多过去,这项工作究竟收到了怎样的成效呢?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环境知情权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环境信息供给上的限制和环境信息需求上的限制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环境知情权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外国立法经验对我国环境知情权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为了保障公众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已经建立并实行,城市规划部门负有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的义务。而城建档案馆作为城建档案的管理部门,负责对公众开放城市规划管理档案。因此,在城建档案工作中,应当与政府信息公开相结合,做好城市规划管理档案的开放工作,以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在这次的地震中充分体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汶川地震这个具体实例对我国信息公开的发展进行窥探,探索发挥媒介作用来完善我国的信息公开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玉茹 《科技信息》2009,(35):156-156
公民权和人权是两个涵义相近、内容交叉的不同概念,文章通过对公民权和人权关系的论述,将其关系的重点落脚于权利的本质属性——自由、平等、正义上,进一步选取知情权浅谈知情权入宪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以完善我国公民权和人权。  相似文献   

11.
知情权是民主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知情权同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隐私权的保护存在着交叉和冲突,因此知情权的实现要以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为前提。可采取利益衡量的方法寻求权利间的平衡,使之得到协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马琳  刘丽萍 《山西科技》2006,(1):51-52,54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没有受到与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同等程度的社会关注,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远远没有引起立法机关和学界的重视。法院在处理股东知情权诉讼上的认识不尽一致,有碍公平与正义的实现。文章对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实现途径、行使时间、司法救济体系做了阐述,并提出建立救济股东知情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3.
知情权具有综合的价值功能。这些价值包括普适性的基本价值和法律价值。在法律领域,知情权的价值主要包括民主价值、秩序价值、效益价值、程序价值、权力制约价值等。认识知情权的价值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知情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2月17日《广州市妇女权益保障规定》指出,夫妻一方可凭有效证件到相关机构申请查询另一方财产,此规定引起广泛争议。产生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该规定没有区分可查询财产的性质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属于个人财产。建立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制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应由全国人大出台法律规范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的行使主体为拥有合法夫妻关系的双方、客体为夫妻共同财产,并为财产查询制定科学合理的程序。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知情权和隐私权在法律环境中的关系,介绍了各国政府在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以期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中的隐私权保护制度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的个人隐私包括具有可识别性的个人信息数据、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和个人领域。网络赋予了隐私权以新的特点,其权项包括消极性权利和积极性权利两部分。通过对四种不同的侵权形式加以分析,建议加快一般法律与专门部门法的相应立法,积极推行行业自律,成立专门隐私权保护机构,从而实现对个人隐私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7.
立法公开与公民权利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公开是通过设置正当程序对公民权利进行保障的有效途径,其重要功能在于对公民广泛的权利进行全方位保障,尤其是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保障。保障公民知情权是立法公开的首要目的,保障公民参与权是立法公开的必然延伸,保障公民表达权是立法公开的核心价值,保障公民监督权是立法公开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不仅源自于公民的知情权,也源自于教育的公共性和社会治理。教育的公共性是高校信息公开的逻辑基础,公民的知情权是高校信息公开的权利本源,社会治理是高校信息公开的价值诉求。该制度的建立,确保了公众知情权的落实,推动了公众参与高校事务,增强了社会对高校的监督。然而在现实适用中存在着高校信息公开的主体、对象、范围、监督与救济机制不完善,高校信息公开的组织机构和实施机构依然缺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分析了公民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成因,以及当前受教育权法律救济途径的不足,提出应完善学校内部及教育行政部门处理学生及学生申诉的有关规定、完善司法程序、充分利用现行法律的相关条款、完善相应的实体法,以保证公民受教育权的切实实现。  相似文献   

20.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一直被历朝历代尤其是现代学者的普遍关注和广泛研究.其内涵也被诠释者不断地改写、填充,并对其进行了现代转换。本文拟回归到孟子提出“以意逆志”的历史文化语境,从孟子的阅读视野中寻求其内涵及其接受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