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 患儿,女,13岁,因颜面苍白,尿呈红葡萄酒样4d伴发热1d,于2002年7月7日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躯干皮肤散在盘状红斑,心肺检查正常,肝脾轻度肿大,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54岁,以"全身多处被毒蜂蛰伤致红肿疼痛半小时"为主诉于2007.9.12收入院,颈部、双上肢、双肩、背部、大小腿等多处皮肤可见点状蜂蛰口,周围可见红斑伴有皮下血瘀。T36.0  相似文献   

3.
1病例 患儿,女,13岁,因颜面苍白,尿呈红葡萄酒样4d伴发热1d,于2002年7月7日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躯干皮肤散在盘状红斑,心肺检查正常,肝脾轻度肿大,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白红蛋白59g/L,红细胞1.77×109/L,血白细胞6.7×109/L,血小板182×109/L,网织红细胞0.26,血型“O”,血沉30mm/h;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4岁。25年前不明原因右手臂皮肤发出一红斑,偶有瘙痒。外用肤疾宁硬膏后,皮疹能消退,但停药后又易复发。数十年来皮疹逐渐泛发全身,头皮处亦有,全年反复发作,但无明显季节性,被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并常外用乐肤液等药物,病情拖延至今。最近,患者两下肢不明原因突发出少许红色疹子,瘙痒剧烈。随后红疹逐渐增多,且向躯干部发展,并继发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疱,瘙痒反而减轻。既往患有乙肝病史10年。家族中1个哥哥和  相似文献   

5.
屈红  王磊  郑君  张斌 《甘肃科技》2022,(13):102-106
为了观察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9月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妇产科并符合诊断的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只使用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加用我科协定方参菊洗剂外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3月及随访半年瘙痒症状、皮肤弹性、皮肤颜色等改变情况。结果表明:总有效率观察组(100%)稍高于对照组(9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观察组(26.66%)优于对照组(3.33%)(P<0.05);复发率观察组(3.33%)低于对照组(28.57%)(P<0.05)。治疗后同期瘙痒症状比较,两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远期疗效优势更加明显(P<0.01);皮肤颜色及弹性比较:2组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聚焦超声联合参菊洗剂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疗效确切,更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1病例患者,女,38岁.于20年前发现左小腿腓侧皮肤有一米粒大小肿物,无瘙痒及疼痛感,未予重视.而20年来肿物逐渐增大,尤以近2年来增速明显.2个月前,患者用偏方配药敷于肿物,具体配药不祥.但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肿物溃烂.查体: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左小腿腓侧见一大小约5 cm×4 cm×3 cm肿物呈菜花状隆起于皮肤,色灰红,肿物表面溃烂,伴有血性液体渗出,质较硬,有压痛,活动度小,有鱼腥样恶臭.肿物边缘欠规则.腹股沟区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足背动脉搏动有力.胸片及消化系B超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正>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是一种重症药疹,它发作较急,病情较重,病人常有持续高热和严重的皮肤及粘膜的损害,其预后与护理关系密切,如护理不细致不恰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1997年我科收治了一例该病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五官端正的人脸上有或大或小的青灰色或深褐色斑块,严重影响其形象.这种讨厌的疾病,可能是医学上称的黑变病,这种病症好发于成人,女性多见.而职业性患者大都是成人,且多见于职业男性,多在冬季发病,常伴有头痛、头晕、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顾名思义,职业性黑变病是指劳动或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是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馏产品,橡胶添加剂,某些颜料、染料及其中间体等)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黑变病的最初症状可能只是淡褐斑或淡红斑,随后慢慢扩大呈青灰色或深褐色弥漫性斑片,患者偶尔有轻微瘙痒感觉.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连续观察其他药物或手术后残余高眼压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42例(42眼),将患者从原药物替换为曲伏前列腺素单一药物治疗.采用Goldman眼压计测定眼压,观察基线眼压,治疗后4周及12周眼压的变化及安全性指标、结膜充血症状、睑皮肤色素沉着症等.结果显示,42例(42眼)中疗效显著者25例,占59.6%;有效者10例,占23.8%;无效者7例,占16.6%;基线平均眼压3253.05 Pa(24.40 mmHg),替换4周的平均眼压2306.47 Pa(17.30 mmHg)及12周为2119.82 Pa(15.90mmHg);结膜充血轻度37例,占76.2%;中度10例占23.8%;睑皮肤色素沉着症2例,占4.76%.研究表明曲伏前列腺素替换治疗能够显著降低目标眼压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患者的眼压,降压疗效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10.
微波及药物综合疗法治疗外耳湿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耳湿疹是指发生在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变应性皮肤浅表性炎症,主要特征为外耳瘙痒,多形性皮疹,易反复发作。2000年3月~2003年6月我科对66例外耳湿疹的患者行药物加微波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探究苦参汤联合湿疹膏用于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将甘肃省中医院2018年7月~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肛周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应用派瑞松软膏治疗,治疗组则采用苦参汤联合湿疹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用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较高(P0.05);两组红斑、丘疹、水疱、瘙痒等症状评分与用药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评分与用药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肛周湿疹采取苦参汤联合湿疹膏治疗,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红斑性肢痛病是较为少见的皮肤血管炎性疾病。其特点为下肢受热后出现阵发性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温度增高,发红、灼痛,严重者可出现下肢坏死,恰当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之一。1998年我科收治了1例该病患者,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1岁,因双下肢受热后红肿痛反复发作数年,近一月明显加重收住院,患者主诉6天前因疲劳过度,引起双足发红、发热,伴阵发性针刺样疼痛,曾在家服中药治疗,疗效不佳,且疼痛逐渐加重,夜间难以入睡。精神差,既往患糖尿病10余年。2 护理体会红斑性肢痛病其特点是下肢皮肤温度显著增高,有阵发性疼痛,特别在受…  相似文献   

13.
颌后区神经鞘瘤在临床上较少见,由于肿瘤位于颌后区,常常影响邻近的脑神经及器官组织,故在诊断与治疗方面都较困难,鉴于此区神经鞘瘤报告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患者报告如下。 梁某某,女性,31岁,于1991年4月自觉右耳后隐痛,并伴张口受限,在当地医院以冠周炎治疗无效,数月后出现右面部皮肤麻木,饮水进食呛咳,发音不清,并逐渐加重,半年后发现左侧软腭部隆起,吞咽困难,于1992年3月行碘造影,拟腭部血瘤,于5月中旬收入院,检查心肺正常,肝脾无肿大,右面部腮腺区稍隆起,无红肿,轻度压痛,患侧约有4×4cm的皮肤感觉迟钝,口角轻度下垂,张口约15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38例硬皮病患者活检皮肤组织和10例正常活检皮肤组织TGF-β1、Smad/3、Smad4、Smad7表达含量,并结合病例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硬皮病患者组活检皮肤组织的TGF-β1、Smad2/3、Smad4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硬皮病患者组活检皮肤组织的Smad7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在硬皮病患者组内活检皮肤组织TGF-β1、Smad2/3、Smad4和Smad7表达量与患者病情分类、分期、合并有无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没有差异.提示TGF-β1/Smads信号传导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是目前公认的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H.Z.V]引起的,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疾病.其特点是在红斑上水疱密集成簇,沿周围神经延伸,呈单侧分布,带状排列.病程约2—3周,治疗及时短期即愈.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极少复发.有少数病例在皮损痊愈后可遗留神经痛,甚则达半年以上.亦有少数发生于眼的带状疱疹,除引起剧烈神经痛外,可损害眼球各部而导致全球炎,失明;如逆行扩散至脑则可引起脑膜炎甚至死亡.带状疱疹在门诊中并不少见.一九八○年三月以来,我们采用旋磁治疗带状疱疹8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5岁,工人,住院号66482。患者因间歇发热伴关节痛4年,加重伴咳嗽1个月,于1989年4月12日入院。患者4年前因发热、关节痛验血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服强的松后缓解,以后渐出现蝶形红斑,颜面及双下肢浮肿。1988年5月曾因发热、关节痛在本院住院,当时体查头发稀疏、蝶形红斑,心肺无特殊,双下肢浮肿,ESR128mm/h,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38例硬皮病患者活检皮肤组织和10例正常活检皮肤组织TGF-β1、Smad2/3、Smad4、Smad7表达含量,并结合病例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硬皮病患者组活检皮肤组织的TGF-β1、Smad2/3、Smad4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硬皮病患者组活检皮肤组织的Smad7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在硬皮病患者组内活检皮肤组织TGF-β1、Smad2/3、Smad4和Smad7表达量与患者病情分类、分期、合并有无其他结缔组织疾病没有差异.提示TGF-β1/Smads信号传导细胞因子异常参与了硬皮病纤维化的整个发病过程,TGF-β1、Smad2/3、Smad4高表达和Smad7调控不足是促进硬皮病纤维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0岁,琼海县人。住院号:10875,入院日期:1984.10.30。1984年7月中旬出现面部皮肤发红,不痛不痒;一个月后,躯干与四肢亦累及,出现片状红斑;近十多天来觉皮肤症状加重,四肢疲乏无力,步行困难,吞咽动作慢。起病后无发热或关节疼痛。体格检查:面部双眼睑、双颊、双耳皮肤均有紫红色斑、肿胀、压之不退色。躯干与四肢近端可见敝在性、大小不等、形状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探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查1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常规石蜡切片,并对部分病例进行重复切片,18例中有10例术后复发,其中4例2次复发,1例4次复发,无1例转移.组织学特点为梭形瘤细胞围绕小血管排列呈车辐状结构,且遍布整个瘤体;瘤细胞成分单一,核轻度异型,核分裂像少见;瘤细胞常向皮下脂肪呈树枝状浸润性生长.结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发生于真皮,病程长,常反复复发,罕见转移.临床上第一次手术尽可能做局部广泛切除,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患者何某,女,26岁。后腰部皮下肿物,痛一个月就诊。查体:后腰部相当于第2~4腰椎两侧可触及鸽卵大、蚕豆大皮下结节四个,与皮肤无粘连,境界清楚,可活动,中等硬度,有轻度触痛。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在局麻下切除一个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