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东西部地区运输发展差距日益显著。东部地区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对外贸易等方面均占有优势;西部地区在以上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东部地区充当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政府给予的政策倾斜明显比西部地区多,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就运输而言,东西部也存在着极大差距。本文,笔者对东西部地区运输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东西部地区运输发展差距日益显著。东部地区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对外贸易等方面均占有优势;西部地区在以上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东部地区充当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3.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实用型”教育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于东部而言,差距越来越大,教育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要改变现有状态,需要在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投资的基础上,转变教育发展模式,实行“实用型教育“模式,形成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的决策。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迸民族团结,维护国内稳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3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  相似文献   

5.
戴伟 《河南科技》2013,(12):231-232
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差距很大,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提高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但能提高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入研究信息化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可以为处理好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技术的GDP空间化处理方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基于LANDSAT TM信息获取的1∶10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建立与统计型GDP数据的多元相关关系模型,计算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的GDP系数,在GIS支持下计算出西部12省区1 km2格网GDP空间分布数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北地区轮藻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北四省区轮藻植物种群组成,种群分布,相似性比较,相似性系数等研究,发现该地区的轮藻植物不但种类繁多,种的组成与我国其它地区地有显著差异,具有该地区独特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高山 《河南科技》2000,(4):12-12
今年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西部 ,一般指西南的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0个省市区 ,面积达56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3亿多。西部 ,伟大而神奇 ,山地、高原、盆地错落有致 ,自然天成 ,孕育了黄河、长江两条母亲河。这里地域辽阔 ,人口稀少 ,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特殊、经济发展落后。河南 ,地处东西连接地带 ,承东启西 ,贯南穿北 ,既有交通、通讯枢纽之便利 ,又有“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中西部各省区之首”的综合经济实力 ;既有参与“陇海经济开发带”、“…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高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际、国内的横纵比较,研究了中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度,并得出结论,一是我国西部地区现阶段产业结构高度大致相当于全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加速初期相似;二是从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至少落后全国平均水平20a以上;从工业发展阶段考虑,我国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DEA模型评估我国30个省份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并采用Malmquist指数对能源效率值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工业部门能源效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并且地区间的差距较大,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的工业部门能源效率值最高,宁夏和贵州的工业部门能源效率值最低。同时,研究期间我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值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3.1%,表明我国工业正在向低碳模式转变,但是地区间的差距未能缩小。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