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绿色,大自然的象征。地球,在被人类侵犯以来,早已面目全非。因此,保护环境,回归大自然,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当今,许多国家、团体、公司、企业纷纷扯起绿色大旗,以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商品、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广告、绿色团体等投入这场绿色革命。 绿色产业 竞争热点 美国《环境工程》报道,环境保护法规日趋严厉,环保设备需求大幅增长,正在使“绿色产业”成为投  相似文献   

2.
绿色衣装     
在21世纪,随着人类对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全球掀起了一股“绿色消费”浪潮,如绿色食品、绿色衣装、绿色家居等。绿色象征着自然和生命,绿色象征着朝气与健康。  相似文献   

3.
编读交友     
本期内容再一次警示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科学探索活动,一方面可以使我们趋利避害,使我们在如地震、火山等毁灭性灾害面前得以生存。像对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巴布亚新几内亚拉包尔火山的研究,让人们有了预测它们“何时喷发”的可能,并使得“逃生火山”的应急计划得以成功。但是在另一方面,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却可能使我们面临灭顶之灾。为害的蝗虫遮天蔽目,有益青蛙的畸形、灭绝,大西洋海象数量锐减,南极磷虾“血染长滩”,甚至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和玛雅文明以及楼兰文明的“消亡”,阿纳萨基人的“大逃亡”,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所致。 让我们一起成为环保的主力军,用我们的行动去影响上至各级决策层、下至普通老百姓,人人讲环保,人人做环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代代接传。当前,就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也有人敢找借口去染指,如此下去,美如斯的“三江并流”也将不复存在。我们要大声疾呼:“再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了!”本刊将始终不渝地做好环保——这一功德无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就刊物的选材.我还有点想法。今后选材时能否“大气”一些.少登一些诸如《连体人之谜》、《撕开“吸血鬼”的画皮》之类的文章,能不能在“特别报道”栏目再增加一些反映科学发展前沿内容的文章(如上年度国内、国际的重大科技进展)。山西稷山彭俊集本刊的宣传力度太不够了,篇幅小了点,不能让人尽兴。何不成立一个“大自然探索俱乐部”什么的组织,以环保为主.将本刊的读者组织起来,一起为环保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在本刊中多增加一些环保小知识,背后封面最好不要登广告,以免破坏刊物的完整性。广东澄海黄衍文我非常喜欢《大自然探索…  相似文献   

5.
吴沅 《自然与人》2010,(6):14-16
风能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重要的是它是绿色能源!但贴近地面的风有间歇性,不稳定,有时还达不到转化成电能的要求,有时干脆吹的是和煦的软风.只够“清扫”地表上的落叶,风车甚至会处于“休闲”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6.
海之殇     
不久前发生的印度洋大海啸令举世震惊,受灾之地生灵涂炭,田园毁损,城市遭劫,大地满目疮痍,人间的生离死散事件继续上演,人类又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面对这么一场震撼人心的事件,学术界又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有人提出“人类要敬畏大自然”,持这样观点的大多数为环保人士。而有  相似文献   

7.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生命呼唤着绿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今天,随着全人类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绿 色概念已日渐在全球风行。一些有关绿色的新名词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汽车、绿色住房、绿色电脑、绿色纸张、绿色产业、绿色空调、绿色交通……绿色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呢?为了向广大读者介绍、传播、推行绿色概念,我们专门开办了这个“绿色走廊”专栏,希望健康、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希望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充满绿色。以后,我们将在每期为大家陆续介绍一些绿色要领和绿色产品,欢迎各大厂家在我们这个“绿色走廊”里介绍、推广你们的绿色产品和绿色理念。这里,我们首先为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的绿色汽车。  相似文献   

8.
最近,美国一家旅游杂志采用了问卷的方式,从世界各地搜索出十大令人惊叹的绿色生态建筑。这些生态建筑大多是旅游者十分喜欢的酒店类建筑,它们不但外观设计十分美观奇特,而且满足了人们接近大自然的绿色心态。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都具有绿色环保特性,它们有的采用了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有的采用了可以生物降解的建筑材料.有的具有回收雨水或垃圾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西方 《知识就是力量》2009,(7):F0002-F0002
2009年6月14日~17日,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围绕“绿色产业绿色消费”主题.来自国内外308家企业参加了展览。  相似文献   

10.
千百年来,人类在和大自然各种事物共存中,没有等级差别,没有谁主宰谁的现象,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一起在平等的状态下维持着人类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人类由于自私和贪婪,逐渐把自己从自然中“拆卸”下来,成为万物之尊,甚至“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为其自身的发展,无视自然界的法则,不顾一切,恣意妄为,对大自然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为此自然界开始对人类进行惩罚。怎样才能改善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呢?人类必须回到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状态下,才有可能缓解这种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1.
如今,房地产开发商总是大肆宣扬自己建造的商务大楼是如何的“绿色”、如何的“环保”。而事实上全美国近5000幢商务大楼中的90%是新建的,这些大楼目前正在等待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nited States Green Building Council,USGBC)的评估认证。  相似文献   

12.
欺世盗名的“宇宙语”毕东海大仙张香玉轰动京华时,她的“宇宙语”便是其一。据介绍,大仙张香玉“文化水平不高”,但会讲“宇宙语”,能与“外星人”交流信息。用“外星人”的信息拯救地球上的人类。吹捧者说,大仙张香玉能“勇敢地带领人们走向大自然,这是最好的拯救...  相似文献   

13.
郭不靖 《科学之友》2004,(10):52-53
人类已经从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生物品种那里受益匪浅。大自然生物基因库对人类未来的绿色革命有着重要的意义。稍懂农事的人都知道,许多农作物由于长期单一栽培而发生退化,需要从野生植物中吸取新的改良基因。然而,我们正在遭受植物物种流失带来的痛苦。野生植物资源已越来越难以寻觅。许多人大概没有注意到,就在他们身边的田野、山边、水沟,一些不起眼的野生植物正在悄悄灭绝。他们也许不会想到,这是一场绿色生命的劫难。我国不少世界上稀有的野生植物资源,由于缺乏保护,自生自灭,一旦灭绝,就不能失而复得。  相似文献   

14.
“感悟大自然”征文第一辑如期而至。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两种极致:面对动物,人类的尴尬和面对自然,人类激情的挥洒。在此,我们用期待着你更多的关注和参与,让你对大自然的感悟流淌在你的笔端,铺展在我们的纸页上。  相似文献   

15.
一垃圾一般指固体废弃物,它是伴随人类文明而来的副产品。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活动所带来的垃圾不但数量少,而且非常分散,成分也比较简单,这些垃圾来自于大自然,最后又还给大自然,垃圾尚未破坏大自然的和谐。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发展,城市垃圾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国家在“商品用过即扔”、“新的就是好的”观念影响下,垃圾数量激增。1995年以来,全世界每年平均新增垃圾(不包括工业废渣)17.85亿吨以上,人均年产垃圾大约300千克,其中美国人均超过800千克…  相似文献   

16.
绿色电脑     
近来,"绿色"成了一个时髦的词,在人们的感觉中绿色象征着大自然和生命,因此,凡涉及到环保、健康一类的事物,人们都冠以"绿色","绿色电脑"一词即由此而来。所谓绿色电脑,是指具备环保功能的电脑,主要内容包括节能、无污染、可再生、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等特点。据美国有关方面调查,电脑系统的用电量占商业用电量的5%,预计到2000年会增加到10%,因此,在电脑业若能做到节能的话,其效益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节能性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环保”意识大行其道、“环保”活动大张旗鼓的时代。生存在地球上的每个人,头顶上时时刻刻都扣着一顶“环保”的帽子。环保,已然成了时代的主旋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走到今天,不知不觉间就形成了一种瓶颈状态。说明白点,这全“仰赖”于人类长期以来与环境建立的关系——以所谓主人翁的姿态对环境指手划脚,直到环境被蹂躏得威胁到人类自身时,才想到为了留给未来子孙的不只是一片荒芜,才不得不承担起“环保”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环保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一个有主人翁责任感的人的心中,这才是关键。6月5日,恰逢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值得国人关注的是,这第三十个“世界环境日”的焦点将对准中国深圳。本刊为了配合这一活动,特编发3篇文章,形成一个集纳,以期引起世人的注意。为了让地球母亲充满生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时注意“环保”。  相似文献   

18.
室内园艺,对任何都市人都是无法拒绝的绿色诱惑。只要一点改变,即使不出门,也可以坐拥鸟语花香,把家装点为绿色空间,让绿色环保成为现代居家的时尚。如今,园艺设计的平台,不再限定在草坪或者花园里。室内园艺,已经把大型的园林景观,浓缩成精致小巧的室内点缀,让人们随时随地贴身感受植物生长的无穷乐趣,大自然与居家环境之间完全实现了零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19.
马栓  任华 《科学之友》2002,(7):47-47
人类诞生和成长在大自然的森林环境中,当人们从原始森林走向农业社会进而产生城市后,没有一天忘记对绿色环境的追求。人们在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在居住地附近建造花园,在城市边缘地带的森林中游乐、狩猎,城市绿地有了一定种类。而随着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在史无前例地改变着地球环境,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爆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人类受到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一家旅游杂志采用了问卷的方式,从世界各地搜索出十大令人惊叹的绿色生态建筑。这些生态建筑大多是旅游者十分喜欢的酒店类建筑,它们不但外观设计奇特,而且满足了人们接近大自然的绿色心态。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都具有绿色环保特性,它们有的采用了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有的采用了可以生物降解的建筑材料,有的则具有回收雨水或垃圾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