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十年磨一剑,创业板的推出已指日可待。上期针对创业板创建历程,推出创业板的意义及出台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相关背景进行了报道,让读者认知了我国的创业板。那么,酝酿许久的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内容、特点是什么?充满期许的成长型创业企业登陆创业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个新生事物在市场大潮中将遵循怎样的规则,会否成为市场化改革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2.
推出创业板     
即使用千呼万唤来形容我国创业板的推出也不为过。从两年前开始,市场就传出了要设立创业板的消息,但直到今天,大家也没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5月20日,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梁定邦非常肯定地说,目前推出创业板时机已经成熟。这位中国证监会首席顾问认为,无论是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还是香港的创业板,以及日本、韩国的指数目前都处于低迷的状态,证券市场的泡沫成份已经比较低,在这样的外部环境条件下,此时在中国推出创业板是大好时机。据介绍,目前,在深交所备案的准备上创业板的公司有300家,其辅导期已经开始,有1000余家公  相似文献   

3.
林立达 《海峡科学》2008,(9):18-19,34
即将推出的深圳创业板对中国初创企业和风险投资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以目前中小板的规定,企业上市前需要有3年的持续盈利,就迫使很多投资公司出于对资本效率的考虑,不能去投早期的项目,一来周期长,二来风险比较大.而推出创业板后,企业持续盈利的时间将会降低到两年甚至一年,随着证券市场的持续改善,中国的本土创投活动正逐渐成熟.为了促成中国初创企业与风险投资的有效互动,初创企业应该清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项目充满信心,项目要突出"卖点";与风投充分沟通,不卑不亢,取得认同;完善自身,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而风险投资则应该摆正心态平等合作,科学地判断项目的投资价值并且学会在恰当的时候抽身而退.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中小板设立两年多来,虽然时我国的股票市场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但是中小板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应尽快适时地推出创业板市场。本文将主要分析创业板市场的设立时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31日,随着中国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截止,历经孕育近10年的创业板市场,将在今年6月底前化蛹成蝶,首批60至70家企业将登陆创业板。 创业板的推出,意味着中国金融资源不再由国有企业垄断性使用,这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更为重要的是给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 本期开始,我们推出《创业板在路上》特别关注栏目。对创业板的孕育发展、上市管理办法及相关内容解读和对成长型中小企业带来的发展契机等予以报道。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立创业板市场”,让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充满期待。“目前推出创业板的时机已经成熟,希望年内能够成行。”全国政协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透露,深交所目前正同全国50多个国家高新区进行接触,并梳理了上述区域内的15000多家企业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谢立 《科技与经济》2002,15(Z1):33-36
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软件强国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除了政策的扶持、市场的导向外,优越的融资环境对于发展软件产业同样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政策、法规的逐步与国际接轨,国内的软件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到国际融资市场上去寻求新的空间和机会.境外融资正逐渐成为软件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为推动国内广大中小软件企业的成长,以及促进大型软件企业完善自身产品线,为国内软件厂商与国际接轨、进一步进军国际市场寻求道路提供了极好的交流空间.软件企业的资本来源不外乎三风险投资、上市发行及银行贷款.就企业的长期发展及融资成本来看,上市融资可能是上策.本文简要介绍了软件企业境外上市的情况以及南大苏富特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后的一点体会,和大家就振兴民族软件产业的问题作一个交流.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创业板的顺利推出,人们对创业板上市企业各方面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引入国外先进的EVA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是非常及时必要的。本文试图从EVA理论分析出发,结合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特征,对EVA理论在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在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香港交易所(联交所)于1999年10月推出创业板市场。其宗旨是:一、为主线业务明确的各行各业、各种规模的高增长性企业提供集资途径,助其发展,特别是为那些具有增长潜力但尚不符合主板上市条件的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二、为专业投资者和想投资市场的非专业人士提供资本运作的机会;三、为市场投资基金提供一个投资套现的渠道。 利用香港证券市场吸纳资金 香港的证券市场在经历七、八十年代的冲击后,逐渐发展成为稳健成熟的国际市场。随着香港创业板的推出,香港  相似文献   

10.
秦锐 《科技智囊》2014,(12):58-63
<正>自2009年10月30日启动以来,创业板的发展历程有曲折,也有争议。然而,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创业板市场依然实现了快速发展,创业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上市公司业绩显著提升,市场基础制度持续完善,正力推创新型企业成为经济战略性转型的中坚力量。成立五年,创业板呈现蓬勃生命力创业板诞生这5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相对低谷期。尽管如此,创业板市场依然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新上市公司逐年增加,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自首批28家公司挂牌上市以来,创业板市场快速发展,新上市公司数量逐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在高科技企业融资中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板市场作为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它的推出将会为更多的高科技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提供机会。运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的统计研究方法,对创业板在高科技企业融资中的功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对高科技企业融资具有显著影响,即创业板市场有利于提升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能力。进一步分析了创业板市场推出的必要性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创业板市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WTO与创业板     
中国的创业板市场经历了1998、1999年的酝酿,2000年紧锣密鼓的准备和“很有戏”的2001年之后,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2002年沉寂下来。创业板的推出仍然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尽管人们对目前就推出创业板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但中国的入世并没有给我们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慢慢的自我完善,让我们按部就班的解决当前资本市场上存在的所有问题。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是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迎接入世挑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创业板推出在即,由于创业板门槛低于中小板和主板,为企业融资开辟的新的通道,一时成为众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关注的焦点.究竟是上中小板还足创业板?企业如何准备上创业板?上市有何利弊?针对这些企业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给予初步解答.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投融资体制的重大改革举措,中国创业板市场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创业板的设立将有助于确定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提高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的高科技产业特别是中小型的成长型高科技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众多中小型企业对创业板市场表现出了相当高涨的热情,同时对于进入创业板的基本条件还存在着相当的疑惑。  相似文献   

15.
夷思 《科技信息》2001,(6):29-30
创业板推出的信息披露是一把双刃 剑 加快发展创业板市场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广大投资者的共识。发展高技术产业,必须要有高投入,因此必须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资本市场的高投入取决于上市科技企业自身的素质,因此必须促进完善  相似文献   

16.
设立二板市场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它将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替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机制。不过,国外经验表明,建立高科技板市场需要一些比较严格的条件,而且无论哪个国家,二板市场(高科技板)都是在成熟主板市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是由于二板市场的风险巨大,各国对发展二板市场都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如日本尽管早就建立了店头市场,但至今管制仍十分严格;香港为设立二板市场酝酿了14年之久,今年才刚刚推出。  相似文献   

17.
林华 《华东科技》2002,(10):22-25
自今年初始,一度停滞的香港创业板上市热再次升温,倍受资金短缺困扰的国内民营企业,将上市目标锁定香港创业板。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顾高昂的融资成本及自身问题.采取不同手段,甚至走地下灰色通道,去挖掘最后一座金矿——香港创业板。民营企业赴港融资真的准备好了吗?他们真能得到香港联交所及投资者认可,并在香港资本市场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8.
最适宜的思想 最近香港联交所又修改了一次创业板上市规则,主要修改的是:延长了企业的活跃业务记录期(由现行的1年修订为2年),同时放大了公众持股的数量。提高上市公司的背景筛选,同时活跃公众交易量。而中国大陆的创业板市场仍是思维盛宴,定位的困惑与监管的忧患交织在一起,《创业板规则》的咨询文件被国有股减持的时机所推后,确实的消息是,今年创业板的推出大概是  相似文献   

19.
一份来自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创业板设计报告近日出炉。这份报告除了呼吁建设创业板之外,还特别提供了时间表选项、制度设计,以及与中小企业板关系的处理方案。据悉,此报告不久将上呈国家领导。一波三折的创业板仍悄无声息,风险投资界人士在呼吁尽快设立创业板试点的同时,主动拿出方案来,以期缩短创业板推出时间。画出时间表这份名为《建设中国创业板市场:时机、制度设计与利弊分析》的报告在今年4月的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广为流传。据了解,去年7月,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专门成立了一个创业板市场研究课题组,负责开展“中国创业板市场研究”课…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总结创业板市场及其上市企业特殊性的基础上,依据风险预警建模过程提出了一个研究框架,总结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概述了建立创业板上市企业风险预警模型所面临的挑战,归纳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指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