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研究了陕西蝮蛇三亚种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结果表明,蝮蛇短尾亚种仅有5条带,中介亚种和秦岭亚种各显6条带,其中,中介亚种LDH_5分化出一条亚带,秦岭亚种LDH_1与LDH_2间出现一染色稍深的同工酶带。三者间酶带的含量与分布亦有不同。可见,三者间在糖代谢的方式上存在着一定差异。这对应用LDH同工酶分析法解决蝮蛇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的蝮蛇分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东北的蝮蛇分灰问题,有过多篇报道。有的主张统一一个种为蝮蛇Agkistrodon halys^〔1,6〕,亦有分亚种的^〔2,3,4〕经过近十年的观察,发现东北的蝮蛇既不是一个统一的种,亦不仅是亚种关系,蛇岛上的蝮蛇也不是个独立种-蛇岛蝮。因为它们的形态、习性和分布均有不同,所以《辽宁动物志两栖类爬行类》中的蝮蛇分类,以及1982年所报的蛇岛蝮应改为短尾蝮Agkistrodon breviac  相似文献   

3.
东北蝮蛇重复序列DNA复性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NA复性动力学方法,测定和比较了东北产2种4亚种蝮蛇基因组的中度重复DNA序列的百分含量。在黑眉蝮中,蛇岛产群体与千山产群体的中度重复DNA含量比黑眉蝮模式亚种更类似,支持了将前二者借盼为同一亚种的观点;在白眉蝮中,白眉蝮乌苏里亚种体色为黑和黄的中度重复DNA含量非常相似,说明二者的亲缘关系很接近。  相似文献   

4.
陕西蝮蛇二亚种血液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产蝮蛇二亚种──秦岭亚种(AgkistrodonhalysginlingensisSong)和短尾亚种(A.h.brevicaudusStejneger)血液形态学作了研究,鉴识了各类血细胞形态,并在两亚种间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三种蝮蛇骨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陕西境内的三种蝮蛇:中介蝮Agkistrodonintermedius、秦岭蝮A.qinlin-gensis及日本蝮短尾亚种A.blomhoffibrevicaudus的头骨、椎骨、牙齿等进行了观察、测量、统计与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蝮蛇的骨骼和牙齿均存在明显而稳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支持了将它们划分为三个独立种的观点.文中还就此三种蝮蛇的种间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经ICP-AES对蛇岛蝮蛇和蝮蛇乌苏里亚种蛇蜕作了定性定量分析,发现两种蝮蛇蛇蜕中均含有Zn,Cu,Fe,Mn,Mo,Se,Sr,Rb和Ge等21种微量元素以及Ca,P,Mg,K等4种宏量元素。但其含量因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的不同而有差异。似乎说明利用ICP对蛇蜕等的定性定量分析,可以做为蛇类鉴定的一种新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生活在秦岭地区的蝮蛇短尾亚种(Agkistrodon halys brevicaudus)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并在方法上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8.
陕西3种蝮蛇血清及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聚胶电泳研究了陕西境内3种蝮蛇:日本蝮短尾亚种(Agkistrodon blomhof-fii brevicaudus)、秦岭蝮(A.qinlingensis)及中介蝮(A.intermedius)的血清及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3种蝮蛇的血清及酯酶图谱显示一定程度的共性,又存在明显差异,支持形态学将其划分为3个独立种的观点;秦岭蝮与中蛤蝮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日本蝮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
陕西蝮蛇蛇毒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分布的日本蝮蛇短尾亚种(Agkistrodon blomhoffii breuicaudus),秦岭蝮(A.qinlingensis)及中介蝮(A.intermedius)的蛇毒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结果表明,蝮蛇蛇毒电泳具有种的特异性,三种蛇毒泳图谱无论在带的数目,含量及分布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三者之间应为种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的目的是测定蛇岛和盘石两地蝮蛇毒的半数致死剂量,最低溶血剂量和中枢神经毒性最小剂量以及抗蝮蛇毒血清中和力;同时也比较两地蛇毒的免疫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图谱的不同,为蛇伤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东北地区蝮蛇毒成分提供参考。取得结果如下: (1) 经皮下、静脉和腹腔三种不同注射途径给小白鼠注射蛇毒,其LD50是:蛇岛蝮蛇毒分别为2.5,0.62和0.94毫克/公斤,盘石蝮蛇毒分别为12.25,1.60和0.31毫克/公斤。 (2)最低溶血剂量:蛇岛蝮蛇毒为1.8微克,盘石蝮蛇毒为1.2微克。 (3)中枢神经毒最小剂量:蛇岛为4.38毫克/公斤,盘石蝮蛇毒为0.052毫克/公斤。 (4)抗蝮蛇毒血清中和力:蛇岛为27.7,盘石为57.3。 (5)免疫电泳比较结果:盘石与浙江蝮蛇毒基本相似;蛇岛与浙江蝮蛇毒差别较明显。 (6)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比较:三个地区产的蝮蛇毒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蒙古黄芪对持续运动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持续运动Wistar大鼠的肝糖原、肌糖原、血乳酸、乳酸脱氢酶(LDH)及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蒙古黄芪对运动后大鼠的肌糖原、肝糖原的恢复有明显的作用,甚至出现了超量恢复;同时降低了运动后血乳酸的积累。本文提示,蒙古黄芪可能是很好的促进疲劳恢复的营养补剂。  相似文献   

12.
野生植物火棘抗疲劳的功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游泳小鼠肌糖原,肝糖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血乳酸和血清中尿素氮(SUN)含量的测定,分析火棘对小鼠的抗疲劳效应,结果表明:经火棘饲养一定时间的小鼠,其肌糖原、肝糖原,乳酸脱氢酶活力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运动后血乳酸水平和血清中尿素氮增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运动后血乳酸清除速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提示火棘能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的产生和加速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小鼠游泳试验研究回力胶囊缓解疲劳的作用。方法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氮、肝糖原、血乳酸测定。结果在连续给予小鼠回力胶囊30 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小鼠的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1)、(P<0.05);游泳后高、中剂量组的血乳酸增长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小鼠肝糖原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回力胶囊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验观察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黄酮醇苷类化合物AF-8B对小鼠机体是否有抗疲劳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肝糖原测定以及血乳酸测定对AF-8抗疲劳作用进行综合考察.结果AF-8B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增加小鼠肝糖原含量、减少小鼠血乳酸含量.结论AF-8B具有显著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草鱼摄食后血糖和肝糖原质量分数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w均为 30 %的酪蛋白为蛋白源 ,w为 45 %的葡萄糖、糊精、马铃薯淀粉和w为 45 %马铃薯淀粉 w为 0 5 %Cr2 O3 为糖源的 4种试验饲料饲喂草鱼 ,5 0d后测定其血糖和肝糖原在摄食后不同时间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 ,葡萄糖组、糊精组、淀粉组和淀粉 Cr2 O3 组草鱼血糖的质量分数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摄食后 1,3,2和 8h ,且葡萄糖组的最高值最大 ;肝糖原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摄食后 5 ,3,3和 8h ,且葡萄糖组肝糖原的质量分数最高值最小 ;糊精组和淀粉组血糖和肝糖原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差别较小 ,而作为同一糖源的淀粉组和淀粉 Cr2 O3 组差别较大 ,铬能促进葡萄糖向肝糖原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参归多维口服液对正常小鼠抗疲劳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参归多维口服液浓缩液0.1,1.0,3.0 m L/kg作为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30 d,末次给药30 min后,小鼠负荷5%体质量,进行负重游泳实验,观察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及对小鼠增重的影响;末次给予参归多维口服液30 min、游泳90 min、休息60 min后采血,进行血清尿素含量测定;末次给予参归多维口服液30 min后处死小鼠取肝脏,测定肝糖原;末次给予参归多维口服液30 min后采血,不负重游泳10 min,在游泳后立即(游泳后0 min)和游泳后休息20 min采血,测定以上3个时间点的血乳酸值.结果参归多维口服液各剂量组小鼠增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游泳时间明显长于阴性对照组(P0.01);参归多维口服液高剂量组小鼠游泳后血清尿素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参归多维口服液各剂量组肝糖原储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参归多维口服液高剂量组小鼠游泳后3个时间点血乳酸曲线下面积有所降低.结论参归多维口服液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吉林人参低聚肽对实验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将336 只SPF 级雄性ICR 小鼠随机分为7 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乳清蛋白组(0.500 g/kg)及5 个吉林人参低聚肽剂量组(0.125、0.250、0.500、1.000、2.000 g/kg).连续灌胃30 d 后,进行负重游泳实验测定各组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力,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各组小鼠血乳酸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肝糖原含量.各项指标中空白对照组与乳清蛋白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与乳清蛋白组相比,适当剂量的吉林人参低聚肽干预可提高小鼠运动耐力,延长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氮的含量,提高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肝糖原的含量.因此,吉林人参低聚肽具有缓解实验小鼠体力疲劳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花生肽对小鼠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进行了研究。动物耐力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花生肽组能增加小鼠耐力实验中的负重游泳时间,降低生化指标中的血乳酸和尿素氮的水平,提高小鼠脏器指数,提高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花生肽样品的中、高剂量组均有显著抗疲劳作用,优于阳性对照人参的作用效果。因此,给予小鼠每400 mg·kg-1的花生肽可明显提高机体的抗疲劳作用,能显著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和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铁皮石斛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图谱峰面积与其抗疲劳作用的关联性,为阐明其抗疲劳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本研究从4个不同产地采集铁皮石斛,分别制取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和制备其HPLC指纹图谱;并开展小鼠负重游泳和游泳疲劳实验,记录力竭游泳时间、检测血清乳酸含量和肝糖原含量,分析抗疲劳作用;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研究各提取物指纹图谱共有峰面积与药效的关联性。结果如下:分别制取了各产地铁皮石斛水提取物、醇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提取出30个特征峰;铁皮石斛水提物、醇提物显著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降低游泳疲劳小鼠血清乳酸含量、提高游泳疲劳小鼠肝糖原含量;与延长游泳时间相对应的色谱峰为第4,8,15,23号,与降低血清乳酸含量相对应的色谱峰为第1,3,5,7,9,11,20,24,25,30号,与增加肝糖原含量相对应的色谱峰为第27,28号。实验结果初步证明铁皮石斛抗疲劳作用显著,与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降低游泳疲劳小鼠血清乳酸含量或提高游泳疲劳小鼠肝糖原含量相关联的铁皮石斛提取物HPLC色谱峰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B Leighton  G J Cooper 《Nature》1988,335(6191):632-635
Insulin resistance occurs in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diabetes, obesity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but its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are unclear. In type 2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t is insulin-resistance in skeletal muscle, the chief site of insulin-mediated glucose disposal in humans, that predominantly accounts for the low rates of glucose clearance from the blood, and hence for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Human type 2 diabetes is characterized by a decrease in non-oxidative glucose storage (muscle glycogen synthesis), and by the deposition of amyloid in the islets of Langerhans. Amylin is a 37-amino-acid peptide which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islet amyloid and has structural similarity to human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2 (CGRP-2; ref. 8). CGRP is a neuropeptide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motor activity in skeletal muscle. We now report that human pancreatic amylin and rat CGRP-1 are potent inhibitors of both basal and insulin-stimulated rates of glycogen synthesis in stripped rat soleus muscle in vitro. These results may provide a basis for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cause insulin resistance in skeletal musc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