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现在传统剩余污泥的处理方法存在投资大、处理成本高等各种弊端,所以有必要对污泥处理进行新的研究,本文总结了目前比较新的污泥减量化技术及工艺(生物法、氧化法、机械破解法、热化学法等),并介绍了各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污泥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闫家怡  聂丽曼 《科技信息》2010,(24):I0340-I0341
随着污水处理量增加,污泥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大。如何使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3种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的污泥减量化工艺:(1)降低污泥中微生物的合成量,包括投加解偶联剂和改变污泥所处的环境(如厌氧—沉淀—好氧工艺,即OSA);(2)强化微生物的隐性生长;(3)微型动物捕食。包括在常规污水处理系统中培养微型动物和两段法处理工艺。并针对目前传统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并分析了新技术研究情况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向处理系统中投加填料对污泥减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投加填料后处理系统的污泥浓度平均值为3 509 mg/L,出水CODCr平均值为42 mg/L,CODCr平均去除率为88%;未投加填料处理系统的污泥浓度平均值为4 815 mg/L,出水CODCr平均值为77 mg/L,CODCr平均去除率为77%.投加填料处理系统的污泥浓度、出水CODCr值均低于未投加填料的处理系统,因此是一种可行的剩余污泥减量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实现污泥减量化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对当前污泥减量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应用上的概述,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今后污泥处理的方向应当是以减量化为主,资源化和无害末端处置为辅;并对将来减量化的发展给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热处理污泥和原污泥的混合比对污泥减量化和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将原污泥和热处理污泥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投入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消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处理既可以提高污泥减量率,又能改善污泥厌氧消化性能,提高污泥产气量.各实验组在混合初期由于溶液的水解酸化作用,pH值均有所下降,而后逐渐恢复到中性;氨氮浓度稳定上升,不仅抵偿了有机酸浓度增大造成的pH下降,而且提高了污泥体系的缓冲性能,有利于后续的厌氧消化;各实验组的SS浓度变化幅度相当,SCOD浓度降解度最大的是混合比为3:1实验组,达到80%,较原污泥提高了26%.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实现污泥减量化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对当前污泥减量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应用上的概述,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今后污泥处理的方向应当是以减量化为主,资源化和无害末端处置为辅;并对将来减量化的发展给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解偶联代谢对活性污泥工艺中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减少活性污泥法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采用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工艺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减量化研究。研究比较了5种化学解偶联剂对活性污泥系统的污泥减量化短期效应以及对基质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影响其作用的因素和解偶联剂在水和污泥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解偶联剂,减量化效果差异明显,硝基类化合物比含氯类化合物的污泥减量化效果好。所有解偶联剂在对微生物进行解偶联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微生物对基质的降解去除效果。污泥产率随着解偶联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污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所选择的温度范围内(20℃~30℃),温度对解偶联作用的影响甚小;酸性条件能提高解偶联剂对污泥的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具有污泥减量化功能的菌株,对柠檬酸发酵废水生化处理二沉池剩余污泥进行摇瓶减量实验。通过对初筛菌株进行定向驯化,再通过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实验,确定菌株污泥处理优化培养条件后进行优选菌株污泥最终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个周期的驯化,菌株W1-6、W1-10好氧处理后污泥MLSS减量与同期对照相比分别从17.62%提高到24.61%和从16.60%提高到23.17%。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污泥MLSS与MLVSS分别减量27%和40%以上,污泥清液中SCOD值从521.7mg/L提高到1700mg/L左右,原污泥91%的SV30可降低到54%~57%。污泥减量效果明显,同时污泥脱水性能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姚飞  吴桂峰  褚成新 《科技信息》2009,(19):323-323,267
近几年建设的污泥厂,多采取不同程度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的手段,包括污泥处理的关键设备污泥脱水机、沼气压缩机、沼气锅炉,及检测、控制仪表、泵类产品等,使运行稳定性提高,运行效果较好,但工程造价及运行管理费用并无明显降低。本文对污泥的减量化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0.
含油污泥焦化处理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含油污泥的组成特点,利用矿物油的焦化反应机理,以自然干化含油污泥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的焦化反应装置对含油污泥进行焦化处理,获取了大量的试验数据.通过系统分析,确定出利用焦化法处理含油污泥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490 ℃,反应压力为常压.在此条件下,液相产品的收率为88.23%,产品主要为汽油、柴油和蜡油.对该工艺进行了工业化经济核算,为该项目的工业化实施确立了可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初始浓度Cu2+、Zn2+和pNP对污泥增长率、污泥容积指数(SVI)的影响,对比分析Cu2+、Zn2+对污泥COD去除率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随Cu2+、Zn2+及pNP浓度的增加,污泥增长率呈下降趋势,SVI值则变化较小,且三者最佳抑制浓度分别为9、15、20 mg.L-1.Zn2+对污泥分解有机物(COD去除)活性的抑制作用小于Cu2+.Cu2+-pNP共存时对污泥减量化作用更为明显,最佳抑制浓度比(Cu2+∶pNP)为9∶1.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含油污泥的组成特点 ,利用矿物油的焦化反应机理 ,以自然干化含油污泥为原料 ,利用自行设计的焦化反应装置对含油污泥进行焦化处理 ,获取了大量的试验数据。通过系统分析 ,确定出利用焦化法处理含油污泥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 :反应时间为 60min ,反应温度为 490℃ ,反应压力为常压。在此条件下 ,液相产品的收率为88 2 3 % ,产品主要为汽油、柴油和蜡油。对该工艺进行了工业化经济核算 ,为该项目的工业化实施确立了可行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臭氧化污泥减量技术的原理及组成,并从臭氧对污泥的破解性能及臭氧化污泥减量工艺两方面阐述了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最后分析了该技术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臭氧化污泥减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市政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以及污泥减量、污泥处理处置中的常用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及存在问题。说明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及污泥特性,选择合适的"污泥减量/污泥稳定/污泥处置"组合工艺,才能实现污泥管理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剩余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研究现状,设计研发了适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剩余污泥臭氧氧化减量技术以及清液中磷的沉淀法回收技术。本实验项目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的技术前沿,具有先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环境领域中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回收的同时降低其产生量与最终处置难度,采用调质 三相分离工艺进行减量化处理。研究了破乳剂与絮凝剂种类与用量,加热温度、离心转速与离心时间3个工艺参数对油田清罐底泥和炼厂污水处理厂底泥的减量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破乳剂与絮凝剂的最佳组合为P-A(1%)+ CPAM(1.5%),加热温度、离心转速、离心时间分别不低于80 ℃、4 000 r/min和10 min,分离后出泥中的含固率可超过40%。  相似文献   

17.
转炉污泥对氧化球团还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RD,SEM和EDX从矿物组成和矿相结构研究配加转炉污泥和未配加转炉污泥球团的还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热制度下,配加7%转炉污泥的氧化球团还原度均高于无污泥球团的还原度,其原因是污泥球团赤铁矿含量多,污泥球团的主要黏结相为钙铁橄榄石,基准球团主要为Fe2SiO4与其共熔混合物形成的玻璃质黏结相;基准球团表层致密,且基准球团内部孔隙壁被极难还原的Fe2SiO4与其共熔混合物形成的玻璃质黏结相包裹,不利于还原反应的进行,而污泥球团表层相对疏松且未形成包裹.  相似文献   

18.
构建以序批式反应器(SBR)为主体工艺并联合蠕虫反应器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保证系统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蠕虫对SBR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摄食减量约23%(以质量计)。利用ANSYS FLUENT 16.0软件提供的欧拉两相流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蠕虫反应器内部速度场、含气率以及湍流强度等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蠕虫反应器内曝气量约为0.2m3/h、 蠕虫投放在P2位置即蠕虫密度为1.63g/dm3时,蠕虫反应器内部流场适合蠕虫减量污泥,减质最高达23%,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响应曲面法(BBD)进行试验,所得污泥减量率与BBD预测值基本相符,进一步佐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利用CFD数值模拟可以指导蠕虫反应器优化运行,从而为蠕虫减量污泥系统的放大设计及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